贵博论丛(第二辑)

贵博论丛(第二辑)
作者: 贵州省博物馆 编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105.84
折扣购买: 贵博论丛(第二辑)
ISBN: 9787559848604

作者简介

贵州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1958年正式开馆。该馆馆藏文物、标本20余万件。2020年已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执行主编李甫,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贵州近代史、博物馆学。

内容简介

清代贵州家刻本的利用建议 清代贵州家刻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当时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如何保护及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充分体现其价值,是古籍保护和研究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代贵州家刻本的征集和收集工作,通过扫描和出版的方式对这些刻本进行再生性保护 首先,针对散佚民间的版本,应由贵州省古籍保护中心牵头,联合省内各家存藏单位,申请专项经费,成立专项小组,尽量以征集购买方式或有偿借用的方式收集。其次,参考《中国古籍总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等古籍目录,对省外古籍公藏单位的收藏情况进行摸底,以扫描或拍摄的方式将我省缺失的版本补足。最后,由专家对版本进行再次甄选,对较为珍稀的善本,进行点校注释出版。 2.加强清代贵州家刻本的收藏与保护,以现代技术和修复技艺延长古籍生命 收藏单位应增强保护意识,加强人才的培训,除了输送人员到省内外学习传统的修复技艺外,也应该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古籍加以保护,贵州省博物馆设有文物修复保护中心,有专门的实验室,购置了大量先进设备,最有条件开展古籍的科学保护和修复工作,在这方面应起到牵头作用。 3.建立清代贵州家刻本专题数据库,让公众共享文化成果 笔者作为一名古籍保管人员,接待最多的就是清代至民国期间贵州地方史和版本学研究人员,其中家刻本查阅率最高。针对这种情况,省内收藏单位应打破界限,共同建立清代贵州家刻本专题数据库,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录入,另一方面,人员和资源整合,有助于数据库能更快建立和完善,更早投入使用,更好服务于公众。 4.开办清代贵州家刻本主题展览,使文化资源服务于当代 联合存藏单位,开办一场以清代贵州家刻本为主题的互动式展览,以实物为主体,图片、视频、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加入专家讲座和与书籍相关的社会教育活动环节,一方面可以从书籍的角度展示贵州清代雕版印刷水平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借传授有关书籍的各类专门知识,从而传递“爱护书籍,尊重知识”的理念,发挥好古籍保护单位的社会教育职能。 近年来,贵州经济迅速发展,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多彩文化”也备受关注,随着人们对地方文化的重视,清代贵州家刻本的价值被不断挖掘,不仅在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发展上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提升贵州文化影响力、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们要加强贵州家刻本的传播与研究、开发与利用,使这一珍贵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当代、造福于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