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作者简介
丁凤麟,1938年7月生,祖籍江苏阜宁,1961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师从陈旭麓教授攻读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现为解放日报社高级编辑,新闻研究室副主任。从事新闻工作之余,继续潜心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多年来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还编撰专著十多本。最近十多年来,注重薛福成专题研究,已陆续出版《薛福成选集》、《薛福成》和专题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然而,薛福成的建策是极端真诚的。他又认真地提出“二弊既去,乃严 考课”的观点,进一步寻求澄清吏治的良法。如何对现职官员进行考课呢? 薛福成认为:“考课之行于州县,始在慎其选,继在养其廉,究在尽其才, 三者备而后考课之法,不劳而立。” 如何“慎其选”?薛福成依据自己心目中“张官置吏,所以为民”的原 则,揭露了晚清选拔人才问题上的种种流弊:“今州县选补,吏部拘之以资 格,大府私之以爱憎,不能为地择人久矣。软美巧滑,工于趋避者,则举世 以为明白公事。其翘然名能吏,通省不一二数者,虽凡事勤敏,往往可观。 至于利源所在,征取无艺,亦不后于他人,尚安望其抚循民瘼,变化风俗哉 。”为了克服这一弊端,他提出:“今宜先择悃幅无华,有实心及民者畀之 县,有干略者次之。”薛福成本着儒家的传统观点,在识拔人才标准上首先 重德,其次重才。他深知德才兼备者难得,与其选拔才高于德者,毋宁选拔 德高于才者,因为能官干吏倘若缺德,不能“实心及民”,对民众的危害则 更为深重。 因何“养其廉”?清朝后期,民间虽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 讽喻,但实际上朝廷颁发给地方官员的俸禄并不十分丰厚。地方官员既要支 撑门面,又要牟取资财,便在手中的权字上动脑筋,想方设法搜刮民脂民膏 ,从而显现出无官不贪的腐败局面。于是,朝廷将官员俸禄称之为“养廉” ,反而成为颇具讽刺意味的名词,不能不引起薛福成的重视。他指出:“虽 然,州县之俸廉,大者无过千两,而所谓杂款陋规,及幕友修脯,与一切办 公费,奚翅倍蓰。如是而欲其不妄取于民,不可得也。”在这里,薛福成将 朝廷命官操守的廉洁程度归之于薪俸的大小,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为此,他有的放矢地指出:“方今之务, 莫如严饬司道以下,革陋规,除杂派,限幕友修脯之制。其办公费,令各县 筹经费之羡,渐置公田。俾长民者,不拮据于财用,而州县始有清廉之吏。 ”他的这一建策能否保证官员们廉而不贪,实在是个很大的问号,但他提出 “革陋规,除杂派”等主张,却道出了薛福成关心民瘼的赤诚之心。 如何“尽其才”?薛福成认为,当时的任官制度不能保证官员“尽其才 ”,这是因为“上下以空文相束,虽贤者亦奉法救过之不赡,而不肖者反得 以容其弊。又或以燕齐之人仕滇黔,瓯闽之人仕秦陇,语言不谐,土风人情 不悉,孑身万里之外,叹息而思归,甚者疾病攻之,尚安望其能修职业哉? 比其稍习而安之,则迁调而去矣”。封建官场“上下以空文相束”,为防止 官员营私而频繁迁调至异乡任职,确实不易为官员提供一个充分发挥才智的 环境。为此,薛福成明确提出:“欲尽州县之才,则必重其职任,涤去烦文 ,务持大体。”这些措施,对加强官员的职责,提高办事效率,应该是积极 的。 薛福成对自己提出的这几条“整饬吏治”的方案是持乐观态度的。他满 怀信心地认为:“考课之行于州县者如此,而又无捐班以参之,门丁以蔽之 ,则贤才孰不劝?不肖孰不诫?吏治蒸蒸,百废具举,凡所以复创痍为富庶 ,化凋敝为敦朴者,不外是矣。”他的整饬吏治的建策虽然切中时弊,也渗 透着真知灼见,但遗憾的是,日暮途穷的清王朝统治集团,包括拥有实力的 地方大吏曾国藩在内,根本不可能扭转晚清吏治腐败的局面。 (4)裁汰绿营。在“厚民生”一节中,薛福成明确提出将裁绿营和减厘 金作为“复苏民困”的两大措施,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晚清王朝赖以生存的 军队及其饷源。 绿营,是清朝入关后募编的汉族地主武装,以绿旗为标识,以营为建制 ,分驻京师和全国各地,与满清八旗兵相表里,成为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武 装力量。但自清朝中叶开始,绿营兵日渐腐败,战斗力涣散,不仅不能起到 为朝廷镇压人民的作用,六十万人的兵额开支,反而成为清政府巨大的财政 负担。薛福成清楚地看到:绿营“为额至六十余万人,约支俸饷二千万两, 去天下岁人之半。迁流既久,积习益深,乾隆以后,日形窳敝。虽叠降明旨 ,饬所司实力整顿,而地广势散,颇难著效”。他根据绿营在镇压太平军战 斗中望风披靡、节节败退的事实,严正指出:“绿营不足恃,而兵额仍未稍 减,坐糜二千万金之岁饷,病民病国,莫此为甚。”为此,他提出“普减天 下绿营十分之四,可省岁饷八百万金”的建议,并提出将所留的六成绿营兵 “以供守汛护饷解犯之用”,不作为拱卫疆土的基干力量。 厘金,系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为了解决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 而对运销商品设卡抽取百分之一税金以助军饷的临时性筹款措施。1857年开 始推向全国。这是一种不算正税的变相捐输,深深加重了百姓负担,阻碍了 经济发展。虽日临时,但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并未撤销,仍作为搜刮民 脂的重要手段。薛福成对清政府采用厘金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析。他认为 ,厘金初创时,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倡募乡勇”,组织湘、淮军,提供 了饷银,起到了“□持全局,弥缝阙乏”的效用。但他又根据自己耳闻目睹 的事实,严正揭露了官吏们乘机巧立名目,大肆搜刮民间钱财的内幕。他说 :“夫厘金每百分而取其一,征诸商者,似不为多。然以福成所亲见者论之 ,即如江北淮扬等处,自江宁藩司所设厘局外,有漕捐、河捐、抚捐、粮台 捐,及清淮筹防、各府筹防、各县镇团练之捐,收数混淆,名目诡寄。三四 百里间,卡局不下数十。是殆征其十之二也,而吏役之勒措,司事之需索不 与焉。彼为商者工于牟利,则仍昂其价于货物,而小民之生计日艰。”为了 解决关卡林立、层层盘剥、官吏侵蠹致使平民百姓“生计日艰”的局面,薛 福成大胆提出了裁汰厘金的呼吁:“然则天下当有事之时,国计之不能不借 资于厘金者,势也。虽然,昔之创为此法,不过济变一时而已。若军事稍纾 ,循是不革,非所以厚民生而培元气也。今巨患削平,跳梁之寇,非复前日 比,似可斟酌盈虚,先减厘金,渐减渐少,以至于尽裁,蕲以濯痍嘘枯,稍 苏民困。”应该承认,薛福成对厘金制所持态度,还是极其现实的。他既清 醒地看到清政府当年推行厘金制乃大势所趋,否则不能“济变一时”,但又 敏锐地看到,厘金制确实给平民百姓增加了极其沉重的负担,导致了“民困 ”,在“巨患削平”之后,倘不及时裁减,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 喻的。然而,薛福成这一关心民瘼的呼吁与建策,并未引起朝廷的正视,即 便曾国藩等大吏也不愿在自家军队赖以生存的饷源上采取高姿态。为此,搜 刮民财的厘金制不仅清政府继续推行到自己的灭亡,继之而起的北洋军阀政 府也视之为利薮,直至1931年方才开始裁撤。 (5)加强海防。这是薛福成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出现的新局面,为 抵御外患而提出的重要建策。P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