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高一孩子(新父母教材)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高一孩子(新父母教材)
作者: 编者:朱永新//孙云晓//孙宏艳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45.60
折扣购买: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高一孩子(新父母教材)
ISBN: 9787553957418

作者简介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孙云晓自1972年起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至今。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孙云晓主要教育作品:《夏令营中的较量》、《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对话》、《孩子,别慌》、《好好做父亲》、《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等。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孙云晓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如:“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应试教育必然导致教育荒废”、“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等等。

内容简介

P15 初中与高中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也许孩子在初中阶段很“辉煌”,也许孩子的中考没考好,但对整个求学生涯来说,那都是“过去式”;对未来的漫漫人生路而言,也只是一个瞬间。父母要帮助孩子及时告别过去,转变角色,用全新的心态迎接高中的学习生活。转变角色,需要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否则,孩子既难以及时转换角色,也不可能用恰当的心态对待新生活。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聊聊,帮助孩子全面地了解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了解自己的不足。 P24 进入高中学习的孩子,多数要在未来参加高考,也有的孩子选择出国留学。无论哪一条路,父母都要在孩子进入高中一年级时多与孩子讨论,协助他们及早确立未来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孩子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就有目标可循,学习起来也更有劲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准确的评估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而言,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动手能力等都非常必要。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发现薄弱环节,找到有针对性的方法。有的孩子进入高中以后,还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或者对自己定位不准,仍然好高骛远,都会影响在高中阶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P65 教孩子学会共处,在家庭里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是因为责任感是与人共处、关系和谐的基础。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他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例如,教师的责任是教好学生,交通警察的责任是维护交通秩序,环卫工人的责任是保持环境整洁……没有责任感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以受人欢迎。家里是最容易使孩子推卸责任的地方,他的身边有喜欢大包大揽的父母,有无微不至的祖辈。在学习压力面前,孩子的责任心易被忽视。正如小悦那样,用学习做挡箭牌,推卸她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高中生的生活能力比初中生更强,他们理应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 P108 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来看,在高中阶段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有利于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思考,也有利于孩子的创新精神培养。因此,父母不可放过高中一年级这一养成反思习惯的关键期,要多为孩子营造有利的环境,在家庭中形成反思的氛围。思维可以通过锻炼来促进其发展,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尤其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和孩子一起阅读完一本书时,要反思一下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他是通过哪些细节表达这样的意图,用了什么表达方法等。同样,看电影或电视剧、玩游戏等,都可以增加这样的反思环节。 孩子从初中升入高中,新的生活开始了!望着站在青春拐点上的孩子,为人父母的你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青涩的自己,既有所欣喜,又有所希冀,还有所烦恼。当中年期撞上青春期,你又该怎样来拥抱这个离你忽近忽远的孩子呢? 人生两件事——左手做人,右手做事。高一孩子正站在青春期的入口,是学会做事的黄金年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不仅指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力性,还包括“学会”,即运用方法与技巧。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从知到行的实践力、活用知识的创造力、管理事物的协调力、开发潜能的觉知力。 与孩子和谐相处,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过程,也是父母们不断修炼升级的过程。来吧,为了那青涩版的儿女,为了让其高中生活开个好头,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精彩观点: 1.使孩子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也都有自己的缺陷,从而引导孩子积极地欣赏当下的“我”。 2. 请父母们校准自己的养育目标,把培养健康的人格作为养育子女的核心目标。 3.培养孩子对法律与规则的敬畏感,让孩子拥有充实完整的精神空间,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信仰,从而拓展孩子生命的高度。 4.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无论是一次小考后的反思,还是与父母拌嘴后的反省,都在个人成长史上留下或轻或重的足迹。 5.通过家庭交流与家庭文化建设活动,高一的孩子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亲情,更能内化为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成长为家族乃至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者。 6.青春不只是风和日丽,风平浪静,还会遇到乌云蔽日,巨浪暗礁。这些“巨浪暗礁”即青春期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行为。父母的职责就是当孩子遇到“乌云蔽日”时助孩子一臂之力;同时,又要提醒孩子那些成长中的“巨浪暗礁”,为孩子的青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