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奥

中国冬奥
作者: 孙晶岩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3.36
折扣购买: 中国冬奥
ISBN: 9787020170715

作者简介

孙晶岩,女,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著有《中国动脉》《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两卷)、《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五环旗下的中国》等17部长篇报告文学及4部散文报告文学集。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正泰杯”全国报告文学奖、中国文联优秀图书奖头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微电影展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冰刀在冰场闪亮 1991年底,叶乔波到韩国汉城参加世界速滑比赛,赛前那天下午四点冰上训练时,她脚下的冰刀突然甩了出去,人也跟着飞出了冰面。夜色朦胧,国家体委国际司的翻译刘军赶紧带着她找到汽修店,修理工说:“我会修车,不会修刀。” 当时中国不富裕,买一双冰刀鞋 2000 多元,而买一副冰刀管 500 多元,冰刀鞋坏了叶乔波不是频繁地换冰刀鞋,而是换冰刀管节省经费。那个年代中国选手都没有备用冰刀鞋,她只带了一双冰刀鞋赴韩国参赛,滑冰运动员必须用自己熟悉的冰刀鞋滑冰,在韩国现买即使质量好也不能用。她借了电焊和焊锡, 笨手笨脚地焊起了冰刀管。第二天上午比赛,她穿着自己焊接好的冰刀鞋夺得了女子速度滑冰500米、1000米两枚金牌。 马上就要备战冬奥会了,国家体委的领导说:“不能穿这双旧冰刀鞋,给你买双新的吧。” 她坚决不同意。这次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熟悉冰刀鞋。冰刀与冰面产生摩擦,磨损很大,每天运动员都要磨一两遍冰刀。冰刀开焊是极其罕见的事情,偏偏让乔波在韩国汉城参加世界比赛的前一天下午适应场地的训练课时赶上了。 乔波在汽车修理店焊接冰刀时牢记一点:刀托和 刀刃一定是90度垂直角,哪怕有0.1毫米的头发丝误差,都会导致滑行时偏离方向,甚至摔倒。乔波在没有机器测量的情 况下,凭借对冰刀、滑道、 肢体三者合一的感悟,硬是穿着自己焊接的冰刀鞋,在第二天的世界比赛中,夺得两枚金牌。她同样穿着这双伤痕累累的冰刀鞋,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骑兵爱战马,乔波爱冰刀鞋,只有爱到骨子里,她才能自如地驾驭它在冰 场纵横驰骋。 冰场伉俪 在北京,我与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刘秋宏相约见面。我提前到达,一边看书 一边等候,突然走过来一个女士问道:“请问您是孙老师吧?” 我没有告诉她我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样? 可茫茫人海中她居然一眼就认出 了我,她的聪慧令人佩服。我仔细地打量着她,瘦高的身材,清癯的脸庞,明 亮的眼睛,一身白色 T 恤衫,显得简约干练,这是一个清澈得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姑娘。 …… 2006 年,18 岁的刘秋宏与孙琳琳、孟晓雪等人一起进入国家队,成为中 国短道速滑女队的主力队员。她爆发力好,擅长短距离项目,尤其是500米和 1000米手到擒来,进国家队一年就出成绩,2007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荣获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金牌。她留 下一串串闪光的脚印: 世界杯2007—2008赛季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金牌; 2008年,短道速滑世界团体锦标赛金牌; …… 2009 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青岛)3000 米接力金牌; 2009 — 2010 赛季,世界杯韩国(首尔)站 3000 米接力金牌; 加拿大(蒙特利尔)站 3000 米接力金牌; 美国(马凯特)站 3000 米接力金牌; 2010年,全国短道速滑联赛北京站500米金牌。 2009 年,短道速滑世界团体锦标赛(荷兰海伦芬)站金牌; 2009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哈尔滨)500米金牌、 …… 2010年,全国短道速滑联赛北京站500米金牌。 马上就要备战温哥华冬奥会了,她状态达到巅峰时刻,她和王濛是中国队 的双保险,枫叶之国的征战势在必得。正当她拿金牌拿到手软之际,不幸向她悄悄袭来。一天,她在首都体育馆冰场上滑冰,滑得太累了,不知不觉一个寸劲儿,右腿抬腿时,左腿绊了一下,右腿的冰刀从左大腿前方切割下来,把左腿切了巴掌长的一个大口子,肉往外翻着,鲜血喷涌,她顺势倒在冰上,昏了过去。她被送往医院,医生给她的左腿缝了200多针。 巅峰时刻本应施展才华,可是因为受伤不能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决一雌雄。她不服输,坚持训练。尔后,2010—2011赛季世界杯,她斩获女子短道速滑 3000 米接力金牌;2011 年,再次夺得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 3000 米接力金牌。 …… 2012 年对于刘秋宏是个特殊的年份,一是因为她荣获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3000米接力金牌,二是因为这一年国家队来了一群新队员,其中有一个来自吉林队的16岁的小伙子叫韩天宇。 刘秋宏像对待弟弟那样对待韩天宇,天气冷了,提醒他多加衣服别感冒;残忍地将刘秋宏咬得遍体鳞伤,伤口流淌着殷殷鲜血,韩天宇就是来抚平刘秋宏伤口的那个人。 韩天宇1996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抚顺,这是雷锋当兵的地方,也许是雷锋工作过的城市自带光芒,雷锋精神能够熏陶人,韩天宇真诚、朴实,有一种善根。 他6岁开始学习轮滑,于2002—2006年间拿到了8个国家级冠军和5个省级冠军,共计20枚奖牌。10岁开始练短道速滑。因成绩优异被选入吉林省滑冰队,2012年从吉林队入选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他滑冰综合能力强,耐力、速度、超越都很突出,进入国家队后,很快崭露头角: 2012 年 2 月,获短道速滑世青赛(澳大利亚墨尔本)男子超级 1500 米冠军,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该项目世青赛金牌。2013 年 2 月,获短道速滑世青赛(波兰华沙)男子 1000 米、1500 米冠军及全能亚军,3项成绩均为中国选手的历史最佳战绩。 索契冬奥会马上就要举办,李琰主教练让韩天宇练男子5000米接力,与武大靖、石竟男、陈德全配合滑接力。武大靖是第一棒,快速起跑,抢占位置;韩天宇是第二棒,也叫超越棒、主力棒;第三棒是石竟男,要守住位置,迅速超越;第四棒是陈德全,练习最后冲刺的路线,四个人配合默契才能成功。 2013 年,索契冬奥会备战训练最紧张的时候,韩天宇和刘秋宏相约备战索契冬奥会,为国争光。那时韩天宇初出茅庐,上升势头明显,但要想取得参赛资格不易;索契冬奥会成为刘秋宏圆梦奥运的最后机会。互相鼓励、一起拼搏的那段日子,是两人度过的最美的时光。 …… 韩天宇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滑冰成绩一路上升,前途无量。而此时的刘秋宏已经退役,不可能在国际比赛上出场。韩天宇的后劲儿越发明显,恰恰是在他春风得意时,他坚定地向刘秋宏表白了感情。 2016年3月,短道速滑世锦赛在韩国平昌举行,20岁的韩天宇对父母说:“爸妈,我要是比好了就把秋宏带回家让你们看看。” 母亲说:“嗯哪,你要是比好了就把秋宏带回家吧。” 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刘秋宏的支持下,韩天宇在韩国首尔举办的世锦赛上荣获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冠军,这是中国男队在世锦赛历史上的首枚 1500米金牌,随后又夺得男子个人全能金牌,成为继2001年李佳军之后,时隔15年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又诞生的一位全能王,同时帮助中国队卫冕男子 5000米接力冠军。 他没有食言,从韩国回来休假,就带着刘秋宏回到抚顺,韩天宇的父母一口一个“姑娘”地叫着刘秋宏,整了一桌菜招待她。看到儿子与秋宏如胶似漆相濡以沫,老两口开心地笑了。后来,刘秋宏热情地陪同韩天宇的父母到哈尔滨旅游。 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韩天宇作为主力冲刺棒与队友一道获得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同年6月,22岁的韩天宇和30岁的刘秋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韩天宇看到秋宏因为爷爷和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有时候悲伤,细心地安慰妻子,刘秋宏也无微不至地关心丈夫,韩天宇喜欢看电影,刘秋宏就陪同他到电影院看《战狼》,鼓励他向英雄学习;韩天宇比赛,刘秋宏就帮他分析对手的特点,应该如何超越对方;韩天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比赛时摔倒,短暂休克, 腰受伤,刘秋宏就时刻关心他的冷暖,爱情给了他无往不胜的力量。2019—2020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他又斩获上海站1500米银牌、1000米金牌。 2019 年,刘秋宏生下了儿子,取名韩楚恒,夫妻俩觉得搞体育的人必须有恒心。小家伙不仅长得和韩天宇一模一样,而且性格也像爸爸,爱说话,喜欢表达。韩天宇深深懂得在自己获得的金牌背后,有妻子刘秋宏的付出。当他成绩平平时,是刘秋宏鼓励他;每次结束训练,他一个人留在冰场加练时,是她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他深有感触地说:“滑到最后,真的没有力气了,但只要看见秋宏,就会有更多的动力滑下去。” 体育改变了刘秋宏的人生,小时候她很腼腆,不愿意与人说话,从事体育运动后,她逐渐变得开朗。她现在是首都体育学院冰雪运动教研室的教师,教滑冰,全力以赴培养冰雪运动员。 为了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刘秋宏和韩天宇又天各一方。每天晚上是韩天宇的按摩恢复时间,刘秋宏就带着儿子与他视频,楚恒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我想你!” 韩天宇一边与儿子唠嗑一边对妻子说:“媳妇,你带孩子辛苦啦。” 听了温馨的问候,她的鼻子一酸,忍住泪水鼓励道:“天宇,好好练,为了 北京冬奥会,我和儿子支持你!” 人生能有几回搏? 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英如镝心花怒放,申奥成功对于中国冰雪运动是极大的促进。 2016 年,18 岁的英如镝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到祖国。他真是与 9 有缘,人生第一个9,9岁生日当天,告别故乡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出国打球;人生第二个9,在18岁生日当天与昆仑鸿星奥瑞金冰球队签约,参加大陆冰球联赛,雏鹰的心中充满了渴望。 大陆冰球联赛前身为俄罗斯冰球超级联赛,与北美冰球联赛并列为世界顶级两大冰球联赛,同时也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职业冰球联赛。此前,英如镝没有打过职业冰球联赛,上场坐冷板凳在所难免。队友都是20多岁的队员,有的都结婚了,而自己是18岁的球员,不上学了,参加职业联赛特别孤独, 尤其是自己出去吃饭感觉很孤独,之前在学校从来没有一个人吃饭,都是跟同学和伙伴在一起,说说笑笑多热闹,可是这回吃饭他一个人坐在餐厅,吃的寿司,为了掩饰尴尬,只好拿一张报纸边看边吃。 英如镝的成人礼是在冰上迎来的,年仅18岁的他在大陆冰球联赛当中度过了自己步入成人社会最关键的一年。那个赛季,他又爱又恨,无论是陆地还是冰上训练,技术方面提高很快,是他整个冰球生涯中提高最快的赛季。但很多时候要坐冷板凳,一场比赛只能上两三分钟,那个赛季对于他不是享受而是磨炼,人正是在磨炼中成长壮大。好在俄罗斯教练弗拉基米尔 · 尤津诺夫(Vladimir Yurzinov)对他很好,他是一名退役的冰球运动员,曾经在苏联冰球联盟效力,经验丰富。在他的指导下,英如镝的冰球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他学会独立生活,自己看好护照、钱包,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增强了生活能力, 变得自律。 冰球运动由苏联传入中国,在昆仑鸿星,英如镝还认识了俄罗斯教练亚历山大 · 巴尔科夫,这是一个苏联的老教练,带着两个俄罗斯教练教学。2016 年中国曾经邀请他担任青年冰球队教练。 一般来说,冰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灵活性是相悖的,身高块儿壮的人往往灵活性欠佳,而灵活性强的人往往又比较瘦,冲撞力量不足。英如镝身高1.85米,块头较大,但是在场上灵活机敏,速度很快,敢于冲撞。他打球不吃独食,不搞个人英雄主义,经常在场上控制球佯装进攻,骗过对方球员,突然把球传给队友,让队友进球,他很享受给别人创造进球机会的瞬间,因为冰球是团队项目,助攻和进球同样伟大。执教经验丰富的亚历山大 · 巴尔科夫一眼就看出英如镝在冰球事业上前途无量,他欣赏英如镝的冰球意识和冰球风范,毫无保留地教给他职业打法,鼓励支持他,推荐英如镝当副队长。 2018年,英如镝参加大陆冰球联赛的跨国联赛,见多才能识广,冰球运动锻炼了他的意志,他作为出色的前锋敢打敢拼,打法发生了改变,从气势上压住对方,同时头脑非常灵活,这个腼腆的内向的羞涩的男孩儿长大了,敢于与人沟通,也敢于坐过山车,曾经在一个赛季内凭借自己优秀的技战术狂揽98 分,成为队里的核心人物。 2017年至2018年,他参加俄罗斯冰球超级联赛,打了40场比赛后进了两个球,队友们为他鼓掌,他的心和球队贴得更加紧密了。 2018年,他的球衣前多了一个 A 字,这是球队副队长的意思。在其位必须谋其政,他在职业联赛中要起到领袖的作用,得为整个球队负责,他意识到必须不断学习,不仅是荣誉,而且是责任。他成熟了,在教练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为一个职业冰球运动员。他的性格变了,小时候害怕与生人打交道,现在活泼开朗,在昆仑鸿星即使打不了冠军,进入这个团队也对自己性格和球技有帮助。2018—2019赛季,他主要在俄罗斯冰球联赛打球。他1998年出生,自命为98号球员,穿98号球衣。他在队里虽然年龄小,实力却不可小视,打出了新成绩。 他的技术突飞猛进,那个赛季,他 50 场比赛得 20 分;下一个赛季,50 场比赛得16分,在当时联盟里破了中国球员的纪录,在联盟成员里也是突出的成绩。 他在昆仑鸿星奥瑞金队担任副队长,逐步扮演着中国冰球名片的新角色,昆仑鸿星是在俄罗斯打比赛,同时他加盟北体职冰球队,全称北京体育职业学员队,实际上就是北京队,主要在国内打比赛。 在北京冰球主场奥众冰上运动中心,丝路超级冰球联赛(SRHL)的比赛现场总有一个忠实的观众,这个人就是英达,他是英如镝的忠实粉丝,更是他的坚强后盾。 2018年8月份,刚刚痊愈的英如镝又头戴头盔出现在冰球场上。我是医学院校科班毕业,我知道颧骨骨折有多么痛苦,打四根钢钉有多么难受,那毕竟是异物啊! 阴天下雨会难受,咀嚼硬东西会难受,喝啤酒撸羊肉串更会难受,然而,英如镝向我讲述这段经历却讲得云淡风轻,好像只是腿上擦破了块皮那么简单。我心疼地问道:“你妈妈当时一定哭了吧?” 他说:“没有,我妈当时看我满脸是血还拍照发朋友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