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精)

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精)
作者: 文思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50
折扣购买: 受益一生的北大国学课(精)
ISBN: 978751134431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前不久,一个传教士为了赶时髦在他的一些文章 的封面称自己为 “宿儒”,招致了很多笑话。毋庸置疑,这个想法自 然是十分荒谬的。在 整个中国,可以很确定地说,还没有一个人敢大声标 榜自己是宿儒。 “宿”在中文中的意思是一个文人学者所可以达到的 *高境界。然而, 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某个欧洲人被称作中国学家。《 中国评论》中的广 告语说:“在传教士中间,高深的中国学正在被辛勤 地耕耘着。”接着它 便罗列了一堆撰稿者的名字,并且声称他们相信这些 学者的一切研究都 是可信和可靠的。 在这里,如果仅仅是试图了解所说的在华传教士 勤劳耕耘的学问的 高深程度,我们就没有必要将德国人费希特在其演讲 《文人》中,或者 美国人爱默生在《文学伦理学》中所言及的高标准去 进行衡量。前任美 国驻德公使泰勒先生被人**为大德国学家,实际上 ,他却仅仅是一个 读过席勒的几个剧本,在杂志上发表过几首海涅诗歌 的译文的英国人, 虽然他在其社交圈中被尊捧为德国学家,然而他自己 是决不会在印刷品 中如此自诩的。那些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人,一旦他出 版了几个省市方言 的些许对话或者是收集了一百条中文谚语,就会马上 被予以汉语学者的 称号。当然取一个名字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在不违 背条约的治外法权 条款的前提下,只要自己乐意,一个在中国的英国人 可以将其称作孔子 而不*任何惩罚。 由于一些人认为中国学已经走过了*初的开拓期 ,立刻要进入一个 新阶段了,因此我们被引导着去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在新阶段,从事 中国研究的人将不单单满足于字典编撰那样的简单工 作,他们想要写出 专著,翻译中华民族文学中***的作品。他们不单 十分理智并且论据 充分地对它们进行评判,还决定挑战那些中国文学殿 堂中**人推崇的 著作。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 考察一下那些经历 了上述变化的欧洲人,他们究竟具备何等程度的中国 知识;其次,之前 的中国学家都做了什么样的工作;再次,考察现在中 国学的具体的实际 情况;*后,指出怎样的中国学才是我们研究发展的 方向。俗话说,一 个站在巨人肩上的侏儒,很容易将自己想象得比巨人 还要伟大。然而, 有一点必须要承认,既然侏儒拥有了位置上的优势, 也一定能够具有* 加广阔的视野。所以,我们将站在先人的肩上,对中 国学的过去、现在 以及未来进行一番审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 了和先人相左的意 见,希望我们不会被认为是在炫耀,我们只是自己利 用了自己所处位置 的优势而已。 首先,我们认为欧洲人具备的中国知识已经发生 了变化,这也就表 明学习一门语言知识所具有的困难已经被克服。翟理 斯博士说过:“以 前人们普遍认为会说一门语言,尤其是汉语中的方言 是十分困难的。这 种现象很早就在其他的历史小说中就有所表述了。” 的确,即便是对书 面语言来说也是这样。现在一个英国领事馆的学生, 一旦在北京生活两 年、在领事馆工作一两年,就可以大致看懂一封普通 电报了。故此我们 十分乐意地看到,现在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的 中国知识构成已经 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可是对那些超过这个界限的 夸张之语,我们则 感到十分怀疑。 在*初的耶稣会传教士以后,马礼逊博士的那本 **字典的出版被 **为一切已经完成了的中国学研究的新起点。的确 ,那部著作可以看 做是一座初期新教传教士的认真、热情,以及尽职尽 责的纪念碑。在马 礼逊博士之后的那批学者里,应当以德庇时爵士、郭 士腊博士等人为代……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