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班禅走向世界(写在十一世班禅大师坐床20周年之际)(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活佛不只是个名号,更重要的在于功德 关于班禅大师的传说,我听到过很多。这些传说 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说班禅大师天具异 禀,他身上显现出的种种灵异,说明他确实就是十世 班禅转世而来;另一部分是说班禅大师的聪明智慧。 关于灵异的部分,我多是间接听来的,也有的见诸过 报端。而属于智慧部分的一些事,有些是听得比较直 接的。 比如说,班禅大师刚刚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后,到 北京来,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接见。之前,班禅大师 的随行人员也向班禅大师介绍了有关礼仪事项。可是 在会见时,服务人员送上了一块热的小毛巾。这下随 行人员有点紧张,因为没有人告诉过班禅大师小毛巾 的用法。当时才仅仅5岁的班禅大师,坐在领导旁, 不慌不忙,先不动毛巾,而是看领导怎么用。领导很 自然地拿起毛巾,因为有点烫,抖了一下才擦脸擦手 。班禅大师看得很仔细,于是也拿起毛巾,先抖一下 ,再擦脸擦手…… 再比如说,到北京后,在学习汉字时,老师从最 简单的字教起。一次老师讲了“开”字,说这是“开 门的开”,班禅大师就写了一个“关”,说这一定就 是“关门的关”。老师问,是学过吗?班禅大师说, 没学过,但是在电梯里看到过这两个字,既然这个是 “开”,那个就应该是“关”…… 记得1995年的年底或1996年的年初,我在电视上 看到了班禅大师的坐床典礼,没想到一个来自高原牧 区的孩子,在坐床时,法相庄严,雍容大度, 俨然 活佛气象。我当时就惊叹:十世班禅真有了继承人了 !接着,又在电视上看到中央领导接见班禅大师的新 闻。班禅大师给领导敬献哈达,领导弯腰接过,还没 直起腰来的时候,班禅大师的小手就已经伸出来准备 握手了,引得领导高兴地笑了。 我当时真的很感动。想到爱国爱教的十世班禅大 师有了继承人,还写了一首诗:“金霞千道绕菩台, 万朵莲花映日开。六岁灵童佛气象,爱国护教又归来 。”(在2009年我在北京举办书法展、2011年在拉萨 办书法展时,这首诗曾两次写出来展出)。 在和班禅大师聊起这些往事时,我说,班禅大师 确实是真正的、注定的活佛,藏传佛教有这样的领袖 ,有这样的代表人物,真是一种幸运。 班禅大师笑了,说,其实活佛不只是个名号,更 重要的在于功德。 接着,班禅大师进一步说,宗教领袖,不是起一 个名字而得来的,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弘扬佛法和普度 众生做出贡献,才能称之为宗教领袖。 对此,班禅大师解释说,弘扬佛法,首先是修行 。自己必须在佛学的修行上努力,研究佛法、传播佛 法,并应该有关于佛法的论述著作。而普度众生,很 重要的就是要在护国利民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对于“护国”,班禅大师说,就是要维护社会的 稳定,维护社会的发展。因为只有社会稳定和发展了 ,人民才有好日子过。境外有些人,对我说社会稳定 和发展不理解,说了一些闲话。难道他们在外国就天 天鼓动那里不稳定、在那里闹事吗?要真是那样,那 里的政府也不会允许他们长期在那里了。那为什么我 们这里就不能说维护稳定和发展呢? 关于利民,班禅大师说,大体是两个方面,一是 物质,一是精神。物质方面,其实和社会发展、社会 公平很有关系。精神方面,应该是以佛法教义安慰众 生心灵,使他们达到心身清净,得到解脱。 班禅大师又强调说,宗教领袖的称谓可不是轻易 就能得到的,需要在弘扬佛法、护国利民方面做出贡 献。像我的前世,他就是藏传佛教界的杰出领袖。我 也会向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我有一次问过班禅大师,金瓶掣签时,你只有5 岁,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 班禅大师说:当时一下子就感觉很重大的历史使 命落在了我的肩上,没有别的想法。后来知道了,继 承历代班禅大师的优良传统,这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 的重任。其实很早就有人称呼我是宗教领袖,那不是 说我很厉害,主要就是我有班禅的封号而已。而班禅 这个封号,就是由于历代班禅的丰功伟绩而得来的, 我也将要努力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历代班禅的继承者。 我其实是很疑惑的。“重大的历史使命”对于一 般的成年人都可能很难承受,更何况是5岁的高原牧 区儿童? 班禅大师出生于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嘉黎乡一户 普通的藏民家庭。嘉黎县地处那曲地区东南部、唐古 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平均海拔是4500米,名副 其实的高原、边远地区。在被金瓶掣签认定为是十世 班禅转世灵童真身之前,他一直在这个高原边远地区 生活。 但是,他的表现却又确确实实很不“普通”。 认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是1995年 11月29日举行的。前一天,一些亲属很关心地对班禅 大师说,你今天晚上要多多祈祷,祈祷佛祖保佑明天 你中签。班禅大师笑着回答说:“你们不用担心,明 天肯定是我!” 金瓶掣签从早上5点开始,到6点钟剃度完成,这 一个小时内经历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身份变化。 据 很多当时在场的人说,班禅大师当时非常镇定自若, 有位在现场亲历的人士说,他当时感觉班禅大师就是 为此而生的。 从班禅大师以后的表现看,他真的或许就是带着 使命来的。 为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了能够真正成为名 副其实的活佛,班禅大师已经度过了近20年的正规严 谨繁忙辛苦的读经修法生活。从清晨六点半起床,拜 释迦牟尼佛像,诵经 ;到上午念经、学经、辩经, 再到下午晚上或学经或学习藏文汉文和现代文化科学 知识,每天的安排都很满。有限的一点休息时间,又 常常被一些社会活动占用。近20年这样的生活,会不 会也有感到累的时候呢? 班禅大师说,为了成为名副其实的活佛,对佛教 的教义、经文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使命的 需要,我必须很努力地学习,这方面的积极性很高, 也不感觉到累。而语文、英语、数学、电脑、科学知 识,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感兴趣的。凡是做自己 愿意去做的事,应该都不会累吧。 我想,这或许就是孔夫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说,班禅大师的经师、教文化课的老师都夸班 禅大师是一个好学生,和班禅大师有较多接触的工作 人员也都说班禅大师的悟性高、学习刻苦,班禅大师 学习比别人快,领悟快、记忆快,有的课程,别人要 学一年,班禅大师半年就完成了。 我回忆起2008年的春节,那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 合听班禅大师的讲话。他没有稿子,即席侃侃而谈。 短短几分钟的讲话,讲到了国家的进步,讲到了56个 民族的团结,讲到了发展,讲到了自己的学习,更没 有忘记传统节日的祝福。他思路清晰,口齿清楚,讲 得很有亲和力。这哪里是一个18岁的青年能够达到的 水平呢?坐在我旁边的一位藏族博士生导师当时听得 激动万分,连声说:这是真正的班禅大师!这是我们 的班禅大师! 我说,大家都说班禅大师的智慧,真的和别人是 不一样的。 班禅大师说:我并没有感觉到有这种情况,我觉 得我和别人一样,而且, 我觉得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因为佛教理论就像大海一样,博大精深,必须依靠 顽强的毅力去学习,我必须潜心修行。如果说和别人 有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时刻感觉到我的使命,这使 命既是压力,也是动力。(P14-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