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4.40
折扣购买: 霍蒙库鲁斯(趣味生物学简史修订版世界自然科学经典名著)
ISBN: 9787515352688
尼·尼·普拉维利希科夫( Н. Н.Правильщиков),是俄罗斯**的动物学家、昆虫学家,生物学博士、教授,同时还是一位**活跃并备*爱戴的科普大师。普拉维利希科夫一生著有几十部科普图书和文章,其作品广*欢迎,从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到大学生和教师,从自然科学业余爱好者到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无不被他精妙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吸引。俄罗斯大众甚至认为,普拉维利希科夫将大自然诗化的能力超过了法国**科普大师法布尔,正是他用*为符合国情的现代语言将法布尔**作品《昆虫记》呈现给一代又一代俄罗斯读者。普拉维利希科夫一生为科学普及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每年完成大量出版物的学术编辑校订工作,参加电台科普节目,设立科学信箱回答各种科学问题,他的作品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出版,流传至今。
“万物皆生于卵!” 1 1600年,当伽利略和开普勒刚刚开始著述时,有位英 国青年威廉·哈维离开了自己的故乡。 当时哈维只有22岁。他从剑桥大学毕业,然后取道法 国和德国前往意大利。在意大利的帕多瓦,有位**的教 授叫法布里休斯·阿夸彭登泰,此人的大名在整个欧洲都 如雷贯耳,许多年轻的医生和大学生像飞蛾扑火一样慕名 前来求学。 年轻的哈维也成为他的学生。 阿夸彭登泰在静脉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瓣膜,可惜他 的脑子并不爱好总结,身为学者的想象力也沉睡不醒。于 是这位“科学泰斗”只是记录了事实,并在书刊上发表成 果,将新发现的瓣膜编人自己的荣誉桂冠(其实就算没有 这个发现,他的荣誉也已经相当可观了),然后就心安理 得地结束了研究。 可哈维并不是这样的人。 “事实?这还远远不够!需要总结概括、分析研究。 瓣膜不过就是瓣膜,可它们有什么用呢?” 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哈维不知不觉地踏上了“猎手的 小径”。追寻血液循环之谜的狩猎就这样开始了。 哈维并不是个经验丰富的猎手,他没有人可以请教, 只能一切靠自己解决。他时不时地跌倒在地,绊跤*是习 以为常,但这些挫折并没有让他感到难堪。上百次射击都 落了空,命中目标的次数寥寥无几,但就是这命中的几* 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哈维费了将近25年的时间苦苦追击,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猎物”,举*瞄准,将其捕获。 *初的“射击”哈维是在自己身上进行的:他把自己 的一只手系上了。哈维是个低调的人,他并不怎么相信自 己的能力,害怕事情闹大了遭人耻笑,所以没有找助手和 见证人。他设法用松紧带扎住自己的一只手,靠牙齿和另 一只手拉紧结子,然后坐在椅子上等候结果。 他的折磨并未持续多长时间: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仅 仅过了几分钟,那只手就开始发麻,血管发青凸起,皮肤 也开始变黑。 哈维是医生,很清楚这样的实验不无风险,于是连忙 拿起小刀,试图把松紧带割开。可事情没那么简单!一只 手已经肿了,松紧带深深地勒入皮肤之中,而只用另一只 手来工作既不方便又很困难。 “请帮我割开松紧带吧。”哈维只好向邻居求助。 “你干吗要把手扎成这样呢?”邻居大惑不解,但还 是帮他割开了松紧带。 哈维避而不答。 “手**发青了,”哈维回家后喃喃自语道。“这是 怎么回事呢?” 于是他又扎上了另一只手。 “这只手也**发青……看来是结子阻碍了血液的流 动。可这是哪一种血呢?” 想知道*阻的是哪种血液,这是能够做到的,可哈维 总不能切开自己手上的血管呀。虽然他很热爱科学,也具 有浓厚的求知精神,但总得在合理的界限内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