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9.45
折扣购买: 绚丽的植物世界/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
ISBN: 9787553432304
植物界的地盘争夺战 动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本能地会与同类或不 同类动物争夺地盘,这种弱肉强食的现象已是众所周 知的事实。但是,在植物界也会出现争夺地盘的现象 。 在俄罗斯的基洛夫州生长着两种云杉,一种是挺 拔高大,喜欢温暖的欧洲云杉;另一种是个头稍矮, 耐寒力较强的西伯利亚云杉。它们都属于松树云杉属 ,应该称得上是亲密的“兄弟俩”,但是在它们之间 也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地盘争夺战。 人们在古植物学研究中发现,几千年前这里大面 积生长着的是西伯利亚云杉。经过数千年的激烈竞争 ,欧洲云杉已从当年的微弱少数变成了数量庞大的统 治者,而西伯利亚云杉却被逼得向寒冷的乌拉尔山方 向节节后退。学者们认为是自然环境因素帮助欧洲云 杉赢得了这场“战争”,因为逐渐变暖的北半球气候 更加适于欧洲云杉的生长。 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 可是仅仅用自然环境因素来解释植物对地盘的争 夺,对另外一些植物来说似乎并不合适。因为许多植 物的盛衰似乎只取决于竞争对手的强弱,而与自然环 境无关。 比如在同一地区,蓖麻和小荠菜都长得很好,可 是若将它们种在一起,蓖麻就像生了病一样,下面的 叶子全部枯萎。 而葡萄和卷心菜也是绝不肯和睦相处的一对。尽 管葡萄爬得高,也无法摆脱卷心菜对它的伤害。 把蛮横霸道发展到极点的是山艾树。这是生长在 美国西南部干燥平原上的一种树,在它们生长的地盘 内,竟不允许有任何外来植物落脚,即便是一棵杂草 也不行。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为了证实这一点 ,不止一次地在它们中间种植一些其他植物,结果这 些植物没有一种能逃脱死亡的结局。经分析研究发现 ,山艾树能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而这种化学物质很可 能就是它保护自己领地,置其他植物于死地的秘密武 器。 土长植物与外来植物的战争 最令科学家们不解和吃惊的是土生土长植物与外 来植物之间的地盘争夺战。为了美化环境,美国曾从 国外大量引进外来植物,没想到若干年后,这些外来 植物竟反客为主。 比如原产于南美洲的鳄草,从19世纪80年代引进 以来,至今在佛罗里达已统治了全州所有的运河、湖 泊和水塘。过去长满径草的西棕搁海滩,现在已经成 了澳大利亚树的一统天下,土生土长的径草反而变得 凤毛麟角,难得一见了。而澳大利亚胡椒也成了佛罗 里达州东南部的植物霸主。还多亏了有人类干预,否 则,这些外来植物会把本地植物杀得片甲不留。 说这些外来植物的耀武扬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似乎没有道理。因为从理论上说,土生土长的植物应 该比外来者具有更强的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 如果外来植物是靠分泌化学物质来驱赶当地植物 的,那么为什么当地植物在自己的地盘上却反而显示 不出这种优势呢?这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发 现。 植物中的共生效应 到过森林里的人就会知道,那里浓荫蔽日,因为 树木都相距不远。如果是在杉树林,它们就更是相互 紧挨着,全都缩手缩脚地笔直站在那里。它们挤在一 起不是为了暖和,而是为了大家都能快快活活地成长 ,这叫做共生效应。共生效应的结果是共同繁荣,对 大家都有好处。 同种的植物可以有共生效应,不同种的植物也有 共生效应。生物学所说的共生含义,主要是指不同种 的两个个体在生活中彼此相互依赖的现象。例如,有 一种植物名叫地衣,可它并不是单一的植物,而是由 藻类和真菌共同组成的复合体。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 造有机养料,菌类则从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为藻 类进行光合作用时提供原料,同时使藻类保持一定的 湿度。 不过,正如达尔文所说的,大自然在表面看来, 似乎和谐而喜悦,实际上却到处都在发生搏斗。实际 情况也确实如此,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现象无处 不在。植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它们之间的斗争也是非 常激烈的。如果说亲善是植物之间相互生存手段的话 ,那么,斗争就是植物最常使用的求生办法了。 P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