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6.40
折扣购买: 中国血--抗战十四年(1931-1945第3卷相持阶段)
ISBN: 9787556106127
王纪卿,著名文史作家、翻译家。湖南长沙人,1953年生,潜心研究湘军及湖湘文化二十余年,曾在凤凰卫视、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讲述晚清湘军的故事。主要著作有《湘军》《清末有个左宗棠》《帝国余晖》《湘军为什么这么牛》《我是湖南人》等,其中译著有《左宗棠传》《曾国藩传》《李鸿章传》《袁世凯传》等。《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是作者参阅百余册抗战史料,历时数年著成的心血之作。
日军调集大军向徐州进攻的同时,他们的航空兵 开始了对武汉的空袭,企图摧毁中国军队的作战指挥 机构、军工生产基地和空军机场,瘫痪中国军队的交 通运输,为日军地面部队大举进攻武汉创造条件。 1938年春天,本该是花红柳绿、鸟鸣莺啼的季节 。但是,日军铁蹄践踏中国大地,春光破碎,一片战 火狼烟。上海的大火燃烧了半个多月,绵延几千米。 南京变成了废墟,大街小巷,陈尸遍地,空气中弥漫 着刺鼻的焦糊味和浓浓的血腥气。 天空也是昏暗的。一群群、一波波八八式、九四 式、九六式日本战机,像饱食中国人血肉的魔鬼,狰 狞地抖动翅翼,飞来窜去,向地面抛洒死神的火药。 尖厉刺耳的俯冲,撕扯着中国士兵和平民的神经。成 吨的炸弹嘶鸣着,飞向守军的阵地,飞向安宁的城市 ,飞向大路上蜂拥逃难的人群。大地在震颤中龟裂, 横飞的血肉染得天空一片殷红。人们多么希望中国的 战鹰飞上天空,拦截和打击日军的空中魔鬼。但是, 中国的机场上已经没有战机可以起飞了。 的确,中国的战机已经打完了。淞沪会战中的中 日空军大战,震慑了骄狂的日本空军。他们变得非常 谨慎小心,改变了战术,每次轰炸机出动,总有大批 驱逐机随队护航,空中袭击也尽量改在夜间进行。中 国空军很难捕捉到大规模聚歼日军机群的战机。在持 久的消耗战中,中国空军感到自己飞机太少。 空军打了几次胜仗,为蒋介石带来了国内外军界 和舆论界的赞誉颂扬,民心和士气也随之高涨。蒋介 石太需要这种效果了,他需要更多的空中捷报吸引西 方国家的眼球,于是,他不断向空军总指挥周至柔上 将施加压力。当然他也没有忘了给予鼓励,在军事会 议上当着众多高级将领夸奖周至柔指挥有方。周至柔 决定再接再厉,锦上添花。他向各地的空军部队发出 命令,要求他们主动出击,轰炸长江口的目军战舰, 拦截日军机群,突击境内外日本空军基地。 中国空军很乐意频繁作战,但是战机的损耗急剧 增加,可以说是竭尽所能了。一批空中英雄怀着悲壮 的骄傲,无憾地陨落在生养他们的大地上。南京快要 陷落的时候,中国空军只剩下最后一架战机,告别京 城,孤独地向西飞去。 中国空军不乏勇士,却没有可以将他们载上天空 的飞机。 蒋介石也知道,没有飞机,伺来空中的胜利!德 国不会给他援助了,还撤走了军事顾问。英美的飞机 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他情急之下,写信给斯大林:飞 机需要之急,急如星火。 斯大林给予了回应,握住了蒋介石伸过去求援的 手。希望在除旧迎新的时候从空中飞来,飞到寒冷的 武汉,飞到蒋介石身边。湖北樊城机场和南昌青云浦 机场仿佛从冬眠中苏醒,顿时生机盎然。小巧轻灵的 苏制M-15和M-16驱逐机(当时称谓,现称歼击机)、庞 大结实的轰炸机,结队而来,迎着中国空军将士含泪 的惊喜降落到机坪。中国飞行员们欢呼雀跃,扑向将 与他们生死与共的战机。 1938年2月18目的武汉,晴空一片,宽阔的长江 上,空气清冷,江面风平浪静,舟楫稀疏。这里地处 中原,离当时的抗日前线还有几百千米,但日军的飞 机不时靠近侦察骚扰,空袭警报声不绝于耳。将近中 午12点,日军的二十六架战斗机和十二架轰炸机,在 安徽和江西的交界处会合后,摆着长蛇阵直扑武汉。 日军动用刚刚装备部队的新式飞机进行这次空袭,其 中九六式战斗机是1936年才正式投产的。该机身长七 点七一米,翼展十一米,乘员一人,最大时速四百千 米,最大航程一千三百多干米,机上装有两挺七点七 毫米口径的机枪,携带两枚小型炸弹。汉口机场,中 国空军第四大队指挥所,大队长李桂丹命令下辖的三 个中队全部起飞,迎战日机。尽管不是第一次出战, 李桂丹仍然很激动,他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前任大 队长高志航惨死在日军轰炸之下的情景。 第四大队组建于1936年10月,原驻河南周家口机 场,1937年8月14日,在大队长高志航率领下,开赴 华东抗日前线。同一天,第四大队在杭州首次与日机 交战,取得六比零的战绩。此后,第四大队越战越勇 ,连续击落几十架日机。 “八一四”空战的胜利,使中国空军一战成名, 令世人刮目相看。8月14曰成了中国空军的节日(见本 书第二十八章)。高志航从这一天起,被中外舆论推 崇为“中国军魂”“抗日天神”。不幸的是,11月21 日,高志航正要率领转场到周家口机场的第四大队起 飞迎敌时,一群日军攻击机突然飞临机场上空。日机 炸弹的弹片嵌入高志航的身躯,鲜血染红了座舱。高 志航牺牲时,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