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

中国古代玉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
作者: 王俊|主编:傅璇琮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0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玉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
ISBN: 97875044853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左传-襄公十一年》,此文不足百字,但寓意 深邃,文章记述春秋时, 有人送给当时任宋国正卿的子罕一块宝玉,献玉人一 再恳切表白:“这是经过 玉工鉴定过的,绝对是宝玉,我今天特意献给您。” 而子罕却正气凛然地说: “此玉虽是宝,但我以不贪为宝!”坚辞不受。 数千年的历史围绕着玉石演绎出无数动人心扉的 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永 恒的爱情主题也可以用玉串起来,故事不计其数。例 如: 《搜神记》中就有公子雍们得仙人指点、种玉得 妻的神话传说。 《紫玉记》讲的是十郎薄幸误婵娟,直到残钗玉 化烟,留下了无限哀怨。 《荆钗记》写的是贫士王十朋以荆钗为聘礼,与 钱玉莲结为夫妇。不想王 十朋考中状元后,因不愿背叛结发,拒绝了丞相招婿 ,得罪权贵,祸端陡起, 落走他乡。其妻钱玉莲则被逼投江,幸为好人所救。 数年后,两人都以为对 方身亡,到道观追荐亡人,相逢不敢相认,终以荆钗 为凭,夫妻团圆。 《玉环记》表现的是书生韦皋与妓女玉箫以玉环 为记转世相续的爱情 传奇。 唐诗中有关玉的典故也很多,例如: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提到的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位于 敦煌以西的一座重要关 隘,由于西域的软玉源源不断地通过这座关隘输入内 地,因此这座关隘取名 为“玉门关”。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诗中提到的夜光杯,据汉东方朔撰的《海内十 洲记》所载:“周穆王 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 ,光明夜照。”根据现代 的认识,“白玉之精”即今新疆和田最好的白玉—— “羊脂玉”,用它雕琢成 杯壁极薄的酒杯,可透过月光,斟酒时可见月影而得 名。 文学巨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引用神话 女娲补天,用石三万六 千五百块,独独剩下一块未用,留在青埂峰下,此石 经女娲之锻炼灵性渐通, 而进入红尘,云游一遭,又将所经历之事镌刻在奇石 之上,故日《石头记》。 男主人公衔“通灵宝玉”而生,那块宝玉被称为“有 命无运”的蠢物,得之 则人寿宁安,失之则丧魂失魄,诵之则消灾减病,弃 之则升仙成佛。“假”亦 真来“真”亦假,贾宝玉其实是曹雪芹心目中真真正 正的一块无瑕宝玉,玉 是他的一切,是他的生命所在,是他的生命所系。曹 雪芹《自题画石诗》中 日:“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 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 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唯一将玉与人性相结 合,融会贯通,水乳交 融的只有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早在远古时代便开创了 制作、使用玉器的历史。 玉器,在中华大地孕育、发芽、生根、成长、开花、 结出丰硕的果实,连绵 数千年,虽历经曲折,仍不断发展。极具东方特色, 举世无双的中国玉器代 表着中国灿烂辉煌的玉石文明,也是中华文明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自古以 来,我们以玉比人,以玉喻事,以玉祭祀天地,寄托 理想,直抒情怀。人们 身上佩玉,掌上玩玉,家中藏玉,玉器不再只是简单 的装饰,它有着身份、 情感、风度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与 国家的政治、艺术、文 化、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伦理、道德等层面都密切相 关。 什么是玉 人类生活的地球有着美丽的自然环境,大自然的 力量造就了海洋、山川、 湖泊、河流、森林、草原和沙漠,不仅孕育了我们人 类,也为我们的远古祖 先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使他们的大脑与双手通过 工具的制作使用与改进 实现了质的飞越,淡化了野性而走向文明,逐渐成为 地球的主宰。在自然界 存在的各种物质中,石块是人类最早作为工具使用的 重要物质之一。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