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花再醉一会儿(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常山胡柚 李青松 衢州常山,是著名的胡 柚之乡。在中国,仅有这一 块地方产胡柚,真是奇也。 胡柚是一种有趣的鲜果,生 长在南方,在特定的经度与 纬度上,却偏偏穿着说厚不 厚,说薄不薄的棉衣。看来 ,这棉衣不是为了防冻,而 是另有功能了。 那年11月初,我到常山 走动了一番,感受到了胡柚 给常山人带来的喜悦。在常 山,山岭上的胡柚多得碰头 ,要弓腰俯首才能穿行。偶 尔,有求欢的鸟从这个枝上 跳到那个枝上,叫上几声, 然后隐入密密的树丛后面。 浪漫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 芳馥,如入仙境般美妙。我 忽然想起一句诗:“我喜欢 听鸟歌唱,如果它不歌唱, 我就在树下等它开口歌唱。 ”不过,我可没时间等鸟歌 唱,因为在常山,倾听胡柚 的故事胜过欣赏鸟的歌唱。 常山人戏称胡柚是“自备 冰箱”的鲜果。自然温度状 态下,胡柚可以放置长达七 个月的时间。味道不是越来 越糟,而是越来越美。有了 “自备冰箱”,全世界任何角 落的人不都可以吃到胡柚了 吗?在常山的乡间,淘宝的 网店就设在胡柚园旁边,比 比皆是,方便极了。你想吃 哪个园子里哪棵树上的哪个 果子,手指轻轻一点鼠标, 就等着吃吧。 胡柚比柚子小,比橘子 大,像橙子,却跟橙子没有 关系。荔枝是甜的,但甜得 太猛烈了。柠檬是酸的,但 酸得太端庄了。黄连是苦的 ,但苦得太粗鄙了。胡柚则 有一种圆融的本领,把甜、 酸、苦融合在一起,创造出 一种独特的味道——酸甜适 度,甘中微苦。我孤陋寡闻 ,还真说不出来,除了胡柚 ,还有什么鲜果有这种本领 ? 总体来说,胡柚性凉, 清凉祛火,镇咳止痰,能排 除体内的毒素。像李逵、鲁 智深这等性格鲁莽、脾气暴 躁之徒,火气大,脾气大, 也许是因为没吃过胡柚,如 果吃一段时间,性子一准温 和了,火气也没了,看啥都 顺眼了。而颇具大唐气质的 女生们,对胡柚更应该青睐 无比,它排毒去脂,每日吃 上一个,身形自然苗条。 淳朴的常山人打理胡柚 遵循的是生态法则,一切顺 从自然:不施农药,不用化 肥,全靠力气和汗水。他们 在胡柚林里养鸡,鸡在树下 无拘无束,抓虫擒蛾,鸡粪 则可以肥树,肥果,肥柚农 的日子。 实际上,并不只有常山 产胡柚。早在1825年,葡 萄牙人就从常山的青石乡胡 家村把胡柚引种到同纬度的 美国佛罗里达,胡柚居然很 适应那里的土壤和气候,长 势很好,味道也不赖。不过 ,人家不叫胡柚了,而叫西 柚(也叫葡萄柚)。胡柚转了 一圈,回到中国,身价倍增 。在北京的超市里,我见到 过这种傲慢的西柚——大多 时候也只是看看。当然,阔 绰的吃货们是不在乎价钱的 ,不过,吃也要吃个明白— —西柚的祖籍是中国的衢州 常山。 吃胡柚是有讲究的。不 得法的话,吃到的都是苦。 衢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许 彤老师是吃胡柚长大的。她 告诉我,一个胡柚到手后, 先去掉那层棉衣(胡柚壳), 里面会露出一层棉絮状的橘 络,橘络包着的就是肉,一 瓣一瓣的。注意,那层橘络 也是可以吃的,但是你可别 嫌苦。其实,胡柚的一切秘 密就在那层橘络上。打个比 方吧,那层橘络就相当于暖 水瓶的胆,其作用不言而喻 。撕去橘络,吃一口,先微 酸,后微甜,接着,淡淡的 酸、甜、苦混杂的味道就出 来了。 “棉衣”也别扔呀, 它可以和冰糖一起,用小火 熬煮约六十分钟,再舀入蜂 蜜,金黄、油亮的胡柚蜜茶 便炮制而成了,据说味道不 是一般的好。她还郑重其事 地说,未打过蜡的胡柚皮与 川贝、冰糖炖出的汤汁,堪 称镇咳化痰的特效药。 胡柚尽吸天地之灵气, 幽谷之精华,深得阳光的朗 照和雨露的滋润,绵长而深 厚。常山人有福气! 回京前的那个晚上,我 拿起一个胡柚,漫不经心地 剥着那层“棉衣”,橘络未舍 得扔掉,连同一瓣一瓣的果 肉吃了下去。当我一边翻阅 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 湖》,一边回味着胡柚那独 特的味道时,猛然间获得了 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一 当甜和酸太容易得到时 ,微微的苦就是一种难寻的 境界。过度的甜,会使我们 忘乎所以;过度的酸,会使 我们意志消沉。唯有微微的 苦,才会使我们的头脑清醒 ,激励我们去寻找快乐和幸 福。 这不是名人说的,是我 说的。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