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论

百论
作者: 强昱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百论
ISBN: 9787506086226

作者简介

强昱,一九六四年出生于内蒙古。哲学博士,教授,兼任韩国西汉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道教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内容简介

外曰:“布施者皆是下智不?” 内曰:“不然。何以故?施有二种,一者不净①,二者净。行不净施是名下智人。” 外曰:“何等名不净施②?” 内曰:“为报施是不净,如市易故(修妒路)。报有二种,现报后报。现报者,名称敬爱等;后报者,后世富贵等,是名不净施。所以者何?还欲得故。譬如贾客远到他方,虽持杂物,多所饶益,然非怜愍众生,以自求利故,是业不净,布施求报亦复如是。” 外曰:“何等名净施③?” 内曰:“若人爱敬利益他故,不求今世后世报。如众菩萨及诸上人④,行清净施,是名净施。” 外曰:“持戒皆是中智人不?” 内曰:“不然。何以故?持戒有二种,一者不净,二者净。不净持戒者,名中智人。” ①不净:指污秽、鄙陋、丑恶、罪过等。 ②不净施:两种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者。 ③净施:与不净施相对,以清净心所行不求名誉与福报,只以资助解脱的善根及涅槃为目的。布施本指给他人以福利,原义为施与财物即财布施,还有以法度他的法布施,及救人危难的无畏施。 ④上人:上德之人,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者。 外道问:“布施的人是否都智力平庸呢?” 释子答:“不是。为什么呢?就给予施舍来说有两种,一是为求福田而进行的不纯净施舍,二是以慈悲心救度他人而布施的净行。只有作求福利益施舍的才叫下智人。” 外道问:“如何是不纯净的施舍呢?” 释子答:“只为了个人有所利益的施舍是不纯净的,就好像人们在市集中进行交易(修妒路)。果报有两种,现世就报和来世报应。现世报应的,是生时就获得人们的尊敬和亲誉等;后世报应的,是后代享有荣华富贵等,这就叫不纯净的施舍。原因何在呢?因为布施的人心中还有欲求。就如同商人远走他方从事贸易,虽然他带的货物,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益处方便,但他本人不是怜悯众生,因为他是为了自身求利的缘故。这样的行为是不纯洁的,以布施来求好果报正是如此。” 外道问:“如何是纯净的施舍呢?” 释子答:“如果人们是爱护他人,为了他人能得到利益,不是追求自己今世或后世的果报,像各位菩萨以及上人,所做是纯粹无染的布施,这叫作纯净的施舍。” 外道问:“持守戒律的人都是中等智力吗?” 释子答:“不是的。为什么呢?持守戒律有两种,一是不纯净的持守,二是纯净的持守。只有不纯净持守戒律的人,叫中等智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