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岁叛逆期父母引导女孩的100个细节(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细节3:10~16岁,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 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 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 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从心理机制上看,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 不这样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习惯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的督 促、提醒,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力。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行为。 如果女孩能养成各种好习惯,将会对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 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 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老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 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 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 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 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作为科学家 、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的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自修法 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 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就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 的13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 庸、清洁、平静、纯洁和谦逊;然后,富兰克林决心获得这13种美德,并 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张成功记录表,每一项美德占去一页,画好 格子,每天晚上反省时若发现有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做个记号。就 是把这些美德化为习惯使富兰克林走向了成功。 富兰克林在79岁时,把这个发明写到了自传里,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 与幸福都来自于这个伟大的发明,那就是对习惯的控制。富兰克林在自传 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能效仿这种方式,并有所收益。” 而一旦养成坏的习惯,那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 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 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 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 德破产的地步。”确实如此,如果女孩养成了一种坏习惯,她将一辈子受 这种坏习惯的折磨。 教育学家威廉·坎宁安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 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 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 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 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 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父母今天怎样教育女孩,明天女孩就会有怎样的 收获。好习惯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女孩一些好习惯,明天 女孩就会得到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般价值不菲的成绩。所以,从现在开 始为女儿多捡一些“卵石”吧,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女儿一生的财 富,让她幸福一生。 10~16岁是女孩各种行为习惯日趋稳定的时候,无论是养成好的习惯 还是坏的习惯,以后都不易改变,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 ,但倘若父母不注意引导和培养,让女孩形成了坏的习惯,就可能会出现 不可收拾的局面。 习惯决定女孩的命运,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女孩的良好习惯,无疑是 在葬送女孩美好的未来。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