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是这样

历史原来是这样
作者: 宋璐璐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41
折扣购买: 历史原来是这样
ISBN: 978750648551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二节 始皇帝死亡之谜 中国的皇帝有很多,可是要说到对中国和世界 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那非“千古一帝”秦 始皇莫属。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叱咤风云富 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他是第一个完成大一统 的开国皇帝,创建了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自称“始皇帝”。都说人生精彩,其中这“生”说 的就是活着时候的精彩。历史上鲜有一个人如秦始 皇般,死后也如活着的时候富有传奇色彩,或者说 更甚于生时,因为他留给我们世人太多的谜团。先 不说他留给世人的奇迹——兵马俑,单说他的死亡,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 中。关于这位帝王的死因,历史上争议颇多,众说 纷纭。各执一词。他们讨论了几千年,至今仍没有 定论。还是一谜。 死因揭秘 几千年的谜题,争论到现在,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 种说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说是死于非命。 第一种死于疾病的说法,主要是根据史料记载。因为在《史记》中关 于秦始皇死因的记述很多,死因已明,病死无可置疑。在《史记》中记 载,说秦始皇从小就患有疾病,体质较为赢弱。可是他为人却又刚愎自 用,任何事情都要亲历亲为,什么事情都要掌握在手中,控制欲极强,这 就导致了他的工作强度的增加,本就不堪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在身体极 度劳累的情况下,再加上巡游时正是七月,适逢一年之中的天气最高温, 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凶猛之势,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 一国的皇帝病亡,总要有人问他到底死于何种疾病?这在当时也是有 记载可查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 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出 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又患有支气管炎,所以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 声音好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又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当时, 秦始皇正准备渡黄河,可是没想到癫痫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 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整个人陷入了昏迷状态。第二天,当车赶到沙丘 后,赵高、李斯才发觉秦始皇早已死去多时。 第二种死于非命的观点也不是妄自猜想的。人们根据有关记载秦始皇 死亡情况的史书仔细推敲,发现有可疑之处。有人认为宦官赵高在秦始皇 病重和死后的种种表现,使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他有莫大的关系。 秦始皇出巡,那是何等重要的事情。随行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大将军 蒙毅当然要跟随在旁,而赵高、李斯、胡亥等人也应照顾在侧。可是,史 料记载中发现,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却被遣返回边关。从突然的 人事变动来看,这里肯定有阴谋。 赵高本人是支持胡亥的,因为这符合他的切身利益。那么既然要拥立 胡亥,公子扶苏就是首先要清除的障碍,而清除公子扶苏首先又要清除他 身边的亲信蒙毅、蒙恬这两块绊脚石。在出巡当中将大将军蒙毅从秦始皇 的身边遣走,这不仅去掉了扶苏的耳目,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清掉了 一块绊脚石。随后,赵高假冒秦始皇的旨意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 不忠,让其自杀,不得违抗。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得到两人自 杀的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 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直接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 咸阳。当时正值七月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在途中开始发出阵阵恶臭,为了 掩饰尸体的味道,赵高想到以咸鱼遮掩尸臭的方法。整筐的咸鱼放在秦始 皇的车上,其味道可想而知。回到咸阳后,赵高为避免事情败露,一不做 二不休,将李斯也逼死了。 可是,这赵高究竟是为什么要谋害秦始皇呢?其主要原因还是他不想 让扶苏继承王位。因为赵高曾对李斯说过,扶苏这个人刚毅而武勇,信人 而奋士,如果他即位的话肯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蒙恬、蒙毅都是扶苏的 亲信,而赵高又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虽说后来被秦始皇赦免,可是赵 高是睚眦必报的小人,他对蒙恬、蒙毅可是恨之入骨。要是扶苏当政,他 根本不可能有活路,因此,他必须阻止扶苏即帝位。但是秦始皇又非常宠 爱长子扶苏,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只有伺机杀掉秦始皇,才可能拥立胡 亥。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杀掉秦始皇呢?秦始皇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 赵高根本无从下手。没想到出巡让他有机可图,秦始皇在旅途中病倒,这 正是天赐良机。所以,他对重病中的秦始皇痛下毒手,提前结束其生命, 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总而言之,秦始皇到底是病故还是被害,这两种观点至今尚无定论。 不过,人们对解开此谜是充满信心的。因为随着秦始皇陵的发掘,人们也 越来越坚信,秦始皇的遗体的存在,不过这一切言之尚早。等到真正发掘 的时候,这迷惑世人千年的谜底就会揭开,让我们期待谜底的早日揭晓。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