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和玛格丽特(精)/名著名译丛书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1**1—1940),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位神学院教授家庭,1916年毕业于基辅大学医学系。在政权*迭的战乱年代,他行医数年,其间曾数次落入自卫*手中,征为*医,又几度逃跑。1921年,他只身来到莫斯科,弃医从文,终于以亦庄亦谐、犷达奇崛的文笔,跻身文坛,为二三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色,成为俄罗斯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一位**的讽刺艺术大师。
内容简介
**章 永远别跟生人攀谈 暮春的莫斯科。这**,太阳已经平西了,却还 热得出奇。此时,牧首“牧首”即宗主教,在俄罗斯 东正教中称牧首,是***的主教,教会*高首脑。 牧首湖是莫斯科市内一个小公园,内有水池,后改名 为少先队员湖。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 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 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 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 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 格鸭舌帽,上身穿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面是一条 皱巴巴的白西服裤,脚上蹬一双黑色平底鞋。 这头一位不是别人,正是柏辽兹这个姓氏不同于 一般俄罗斯人姓氏,与法国音乐家柏辽兹(或译陪辽 士,1803—1869)姓氏的俄文写法相同。·米哈伊尔 ·亚历山大罗维奇,他是莫斯科几个主要的文艺工作 者联合会之一“莫文联”的理事会**,同时兼任某 大型文学刊物的主编。他身旁的年轻人则是常以“无 家汉”音译为:别兹多姆内。意为:无家可归的人, 流浪汉。的笔名发表作品的诗人波内列夫·伊万·尼 古拉耶维奇。 两位作家一走进刚刚披起绿装的椴树林荫中,便 朝着油得花花绿绿的商亭快步走去,商亭的招牌上写 着:“啤酒,汽水”。 噢,对了,我必须首先交待一下在这个可怕的五 月傍晚发生的头一桩怪事:这时,不仅商亭旁边没有 人,就连与小铠甲街平行的那条林荫道上也不见一个 人影;太阳把整个莫斯科晒得滚烫,现在正裹着干燥 的烟尘向花园环行路西面沉去,人们热得似乎连喘气 都费劲,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走进这椴树荫下,没有一 个人坐到这张长椅上。整个林荫道空空荡荡。 “请给我们两瓶纳尔赞矿泉水苏联北高加索的疗 养胜地基斯洛沃德斯克有纳尔赞碳酸矿泉,泉水对心 脏病有疗效。。”柏辽兹对柜台里面的女售货员说。 “没有纳尔赞矿泉水!”售货员回答,不知为什 么她好像很生气。 “有啤酒吗?”无家汉用嘶哑的声音问。 “啤酒过一会儿才能运来。”妇女回答。 “那,有什么?”柏辽兹问。 “有杏汁水。不过,是温吞的。”妇女回答。 “行啊,来两瓶吧,两瓶!……” 打开杏汁水,冒出很多黄色泡沫,空气中顿时弥 漫开一股理发馆的气味。杏汁水刚刚下肚,两位文学 家就打起嗝来。他们付清账,坐到长椅上,面对湖水 ,背朝着铠甲街。 这时又发生了第二桩怪事,不过它只涉及柏辽兹 一个人:忽然,柏辽兹不再打嗝了,只觉得心脏咚地 跳了一下,便无影无踪了;过了一会儿心脏回到原处 ,上面却像是插了一根钝针。不仅如此,他还突然感 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恨不得马上不顾一切地逃离 这牧首湖畔。他惶惑地回头望了望,仍不明白自己究 竟怕什么。他的脸变得煞白,他掏出手绢擦了擦额头 ,暗自想:“我这是怎么啦?从来没有过这类事呀… …准是心脏出了毛病……劳累过度。看来是得大撒手 了,让一切都见鬼去吧,我呢,先到基斯洛沃德斯克 去疗养疗养……” 忽然,他觉得闷热的空气仿佛浓缩起来,奇妙地 在他眼前交织成了一个透明的男人,样子异常奇特: 脑袋很小,却戴着一顶大檐骑手便帽,方格料子上衣 十分瘦小,像空气一样轻飘飘的……身高足有两米开 外原文为“一俄丈”,俄丈长度为2134米。,肩膀 却很窄,瘦得出奇,而且,请您注意,他那副神态活 像在捉弄人。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