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找幸福(俞正强)/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

低头找幸福(俞正强)/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
作者: 编者:王永红|总主编:郭华
出版社: 教育科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6.30
折扣购买: 低头找幸福(俞正强)/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
ISBN: 978750413949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 【访谈者,以下简称“访”】您什么时候读的师范?读 师范对您有什么影响? 【俞正强,以下简称“俞”】我是1983年初中毕业考 进师范的。因为我英语学得不好,爸爸妈妈担心我考不上 大学,就要我报考了师范。当时我个人是很不情愿的,因 为读师范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前程。人的一辈子,好 像一眼就看到头了。而且我自己也不甘心就当一个小学教 师。当时也是没有别的选择,就这样读了师范。读师范以 后呢,我的心情也不好,就看了很多书。到毕业的时候, 因为成绩好,就被分在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教书。1986年我 毕业的时候,社会上正流行下海,很少有人愿意当教师。 那时的年轻人,要是当了教师,连老婆都很难找。说实话 ,那时教师的社会地位真的不算高。 到1988年,我们一起读师范的同学几乎都下海了。毕 业十周年(即1996年)聚会的时候,我们班23个男同学,还 有4个在教书,其中有3个教中学,在小学教书的就剩我一 个了。其他的同学几乎都离开了教师岗位,转行干别的去 了。我当时也不想教书了,可是我妈妈不让我辞职,希望 我继续教,我也就坚持下来了。 现在有些人说,一个人必须热爱教学才能教好书。我 个人觉得也不是非这样不可。我就不是一直很爱教书的。 其实人不一定要很热爱才能教好书,我觉得只要有责任感 就能教好书。我是属于很有责任感的人。我可以不爱教书 ,但只要我一走进教室,我就不能不教好书。我觉得教书 可以带来很多让人很高兴的东西。 访谈手主石 俞老师的这番话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个世 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们国家进入改革的第二个阶段, 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入商品经济(当时还不敢提“市 场经济”这个概念),改革阵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改革开 放的力度加大。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严重,到处流行着“ 卖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从政之路红彤彤,经商之 路金灿灿,从教之路黑沉沉”这类的说.法,中小学教师 流失严萤。 当时,凡是有志向的青年,主动选择去做教师的还是 很少的。读师范的学子,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他们有才 识,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更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 。在这批人身上,我们看到,无论做什么事,责任感都胜 过个人的意愿。 ◎学生对我影响很大 【访】在您的成长过程中,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俞】一个人的成长是由许许多多帮助支撑着的,在 成长中给我帮助的、让我感恩于心的人太多了,而每一个 帮助都重要无比。一开始应该说我的父母给了我很大的影 响,是他们养育并支持我选择教书的。而我能够坚持在教 学岗位上耕耘并乐此不疲,应归功于我的妻子,她的信任 与关爱是无与伦比的,要知道,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小学 老师娶妻是比较困难的,而我的妻子是女教师,美丽而书 香,属于很吃香的。但是,如果说到课堂教学,我觉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