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迷航(全三册)
作者简介
肖遥,80后作家、编剧,常驻北京。 从小沉迷科幻小说和电影,他花费四年时间,查阅上千万字的资料,从中国历史文化到西方文明演变,吸收了霍金、爱因斯坦、孔子等各领域的科学家、学者的思想后,徐徐展开了对未来AI世界生活画卷的描绘。
内容简介
AI迷航1:部分章节内容 “这是一座城堡?”郭安和赵德义率领的100人*队此时恰好率先赶了过来,和我一起站在这扇银灰色的大门前,惊讶地说道。 我点了点头:“不只是城堡,看这规模堪比一座小型城市——把城市隐藏在风暴之中,随着风暴在荒原上移动,这真是人类的杰作吗?” 赵德义说:“肯定不是Ai!这群孙子连靠近都没法,怎么会是他们创造的?” “那就只能是人类咯!”郭安说,“可我咋没听说还有这码事儿?哎,也有可能是外星人??” 赵德义反驳道:“外星个头啊!他们哪有这么无聊。” 正说着,萨德李骑着摩托载着程雪来到门前,程雪才下车就跑过来抱着我:“哥,你可吓死我了!” 我抚着她的头发:“还记得我们昨天的谈话吗,爸爸他真的??” 程雪连连点头。 我看着她和萨德李说道:“我和郭营长、颂玲等人都是囚犯,全然不知这座风暴城市的来历,你们在外面听说过什么吗?” 萨德李紧皱着眉头没说话,程雪摇了摇头,她说:“我们只知道塔克拉玛干上自五朵金花之后便有了这一团黑色雷暴,但这雷暴如何形成的,目前也没有准确答案,*别说这雷暴中还有城市。” 张颂玲忽然说道:“如果真和五朵金花有关,那么??那么我反倒觉得,这是人类为核爆做的紧急备案!” “备案?” 张颂玲道:“比如这是一条退路、一座避难所之类的??可能当初的**也认为无法打败Ai,为了免遭人类灭*的下场,于是准备了这个避难所,给自己留了*后一步棋。” 程雪点了点头:“颂玲姐的推测有道理??只是,我们该怎么进去呢?” 我指着大门上一块向上斜翻的水晶凹槽道:“这好像是个指纹锁,也像个虹膜锁,可我都试过了,**没有反应??”我向他们道,“你们都来试试,说不定谁就能打开呢!” 张颂玲道:“成哥,指纹和虹膜这是多古老的解锁方式啊?如果真是那样,那你给我一台计算机,我不出10分钟就能把锁给你打开??” “可这里没法用计算机啊!” “这??” 程雪凑了过来,端详了半晌:“哥,这的确是个锁,不过并非靠指纹和虹膜去解锁的。” “那靠什么?” “基因!”程雪看着我的眼睛,“这是一把基因锁!” “什么叫基因锁?”我们全被这个新名词惊得呆住了。 程雪解释:“简而言之,就是靠特定基因碱基序列才能打开的锁——呃,你们还不懂吗?好吧,我再说得简单点,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基因序列的差别很大,但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母子之间的DNA或RNA序列会通过遗传,始终有一段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只要某一人根据自己的基因序列设置了密码,那么即便经过一万年,他那时候的后代来开锁,这把锁也能打开,但是换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不行了。” 我们逐渐开始点头,终于听懂了个大概。 张颂玲说道:“既然如此,我觉得成哥一定能打开这把基因锁,毕竟刚才有一束光扫描了成哥的身体之后,风墙便停在此处了。” “那我试试吧!”但我还不知道该如何去试。 “哥,用血液!”说着,程雪从腰间拔出一把**递了过来。 我用**划过指尖,挤出了一滴血液滴在水晶的凹槽之上。果然,水晶忽然像是海绵一样瞬间把血液吸了个干净。 我们静待着奇迹的发生。过了大约五秒,水晶忽然闪了三下红色光芒,之后便没有了任何反应,害得大家白白惊喜了半晌。 “不对?”张颂玲疑道,“那还有谁能打开呢??程雪,不如你来试试!” 程雪说:“我哥都打不开,我自然也打不开了,说明这把基因锁和我们的血统无关啊!”她看向萨德李,“萨德李,你来试试!” 萨德李不情愿地拿过刀子,划破手指,让血滴进了凹槽。 血液被吸了进去。 五秒之后,红光闪出。 郭安道:“这可咋整,能开这锁的人的后代,万一死*了,咱们岂不是就进不了这风中城市了?” 赵德义接过刀子。“瞎胡说啥,咱们有5000人,挨个试,船长说天无*人之路,既然哎哟??”他划过手指,“还挺疼的,雪姑娘,你这刀子可该磨磨了!” 郭安道:“你就是放脖子里的血,估计也打不开!” “你咋知道?” “这把锁的设计者,起码是个博士硕士的,你一*校都没考上的家伙,又怎么可能??” “你可别乱说!”赵德义将血液滴进凹槽,“我偏让你见证奇迹——芝麻开门,你给我开!” 红光闪烁。虽然结果不乐观,不过他却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五分钟内,郭安以及十来个士兵都试过了,基因锁每次都是闪烁红光。 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颓丧,赵德义埋怨郭安:“都是你这臭乌鸦嘴,给说中了吧!” 郭安道:“你们先试着,我回去叫人!” 程雪忽道:“颂玲姐,你还没试呢!” 张颂玲怯怯地摆手,躲在我后面,她刚才见每个人划开手指的时候,就吓得连连哆嗦。我握着她的手道:“别怕。” 程雪道:“颂玲姐,这关乎着船上几千人的生死安危,只要能打开这座大门,我们暂时就不用担心Ai的*队了!” 张颂玲咬了咬嘴唇,终于从郭安的手中接过刀子。 如水的刀刃在她葱白似的指尖划过,一颗红豆便冒出了头。她这才睁开眼睛,将那红豆滴入凹槽之中。她转身便又来到我的身后,将手指含进嘴里,眼角含泪,却连连朝我摇头,表示自己无大碍。我正待向她说几句安慰的话,却听大家一阵欢呼。 蓝光闪烁。 “咔??” 白色的雾气从裂开的门缝中倾吐了出来,没有人去留意门中有什么,全都惊讶地看着张颂玲。 程雪问道:“颂玲姐,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张颂玲也觉得不可思议,她茫然无措地看着我们:“我??我记忆中??他们都是老师啊??” “老师?不可能!”程雪恍然大悟,“对了,你的记忆也被修改过,你记忆中的父母,肯定不是真实的父母??只可惜,恢复记忆的药水只有一瓶。” 我问程雪:“她的身世你不是调查过吗?” 程雪摊了摊手:“我哪调查得那么仔细啊!我们的计划里本来是没有颂玲姐这部分的,谁知她能和我们走到这一步?” 张颂玲有些委屈地看着我:“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笑着安慰张颂玲道:“你忧虑什么,能打开这门总是好事,看来我们**能聚在一起,真是天意啊!” 我想起了父亲的梦,莫非冥冥之中,父亲的英灵真的在助我一臂之力? 进入大门前,我向夸父农场下达了一道命令,让郭安回去传信:农场的5000人随时做好入城准备。而我与赵德义、张颂玲、程雪、萨德李率领不到百人的小队伍,率**入了这座不为人知的风暴之城。 如果这座基地真如张颂玲猜测的那样,是人类的避难所,那我们这五千同胞就有救了。 白色的水雾从门里飘出,用了五分钟才逐渐散去。 我拿起一把冲锋*走在前方,赵德义却硬要挡在我的身前。“出发!”我挥了一下手。 然而,我们还没有迈步进入大门,就看见前方影影绰绰的薄雾之中,站着一个人,距离我们只有十几米。 “谁?”赵德义喝道。 那人左右摇晃了一下,又向前探了探脑袋,仿佛也在观察我们,却并没有答话。 我警告道:“无论你是人类,还是机器人,我限你十秒内举起双臂,否则我们就开*了!” 这时候,程雪忽然说:“哥,好像是个女人??”她说出这话的时候,我也看见那人的飘飘长发?? “六??五??四??” 忽然,那人伏在了地上。我连忙后撤。“大家掩护!”然而,那人却没有扔过来什么**。 赵德义说道:“船长,你在这里等着,我和两位兄弟过去看看!”我点了点头,赵德义便带着两个人举着*走了过去。 “不许动啊!你若有什么动作,我可开*了。”赵德义警告道。 三个人一步步地靠近那人,在还有不到五米处的时候,那人忽然消失了。 “船长??不见了!”赵德义回头道,“可能是个全息影像吧!” 我心中有一种强烈的不祥预兆,忽听程雪吼道:“后面!后面!”然而已经晚了,赵德义右侧的一名士兵的头颅已经被那黑色的人影拧掉了?? 那人现在就站在我们和赵德义中间的位置。 “颂玲姐??” 张颂玲“嗯”了一声。 程雪指着那人又说道:“她??她是颂玲姐??” 那人咧着嘴朝我们一笑,我才看到她的脸——她竟然长着一张和张颂玲一模一样的脸庞,只是*显惨白。她全身**,过腰的长发成了她身体**的遮掩,而她的右手还拎着那个血淋淋的头颅。 张颂玲尖叫一声,便晕厥过去。 AI迷航2:部分章节内容 周茂才手下有20个人左右的教学和管理团队,负责着大约5000名逐步苏醒的活体冬眠者的教育工作,并要搭建一整套的教育体系。 他本想召集所有教员召开一次见面会,隆重介绍我,被我拒*了。没有了关鹏的压力,他也摸清了我的脾气,谈吐和举止正常起来,**知识分子的涵养和气质也流露出来。听他讲话我才明白,原来活体冬眠者并非是我之前想象的囚犯,而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 夸父农场N33运送的活体冬眠者就是这座学校的学生。 “程督察啊,你以后一定要帮忙反映一下教育厅的情况,虽然现在我们的学生有500人,直接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还忙得过来,可是下一批再苏醒500个孩子,我们的老腰,都得累折了。”他一边走一边揉着腰,“现在采取的是逐步苏醒,渐进式教育模式,这是我向白部长提的建议,他也同意。可是你们*方又有想法,希望我们能加速对学生的教育,所以第二批孩子马上也要来了,老骨头不散架才怪。” “学校里还有像你一样的老资历?” “那当然,老师嘛,不老当什么老师?我们教育厅的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我当年大学里幸存的学生,被我带了出来,可是教课不行啊。”他言语沧桑,“所以,他们只是支援教育,当个助教罢了,可即便这样,他们大部分人还要被抽调去其他部门,去负责海底大陆的建设工作。” “你这厅长,和光杆司令也没什么区别,手下没兵啊。” “那倒不至于!”他神秘一笑,“至于讲课,我还是有几位得力助手的,而且资格比我还老。” “看来你能力不小,退休返聘回来的也被你拉进来了吧。” 他嘿嘿一笑:“退休返聘,哈哈哈。也差不多,不过这返得有点久。” 周茂才带我到一间教室门口,里面坐着五十名左右穿着统一白色长衫的男孩女孩,他们的头颅都比常人的大了一圈,脸形和五官让我想起了白继臣的模样。 “这些孩子为什么都和正常孩子不同?” 周茂才道:“他们都是生于战争时期,被战争和污染影响的一群人,所以身体结构发生了轻微的变化,不过我们测试过,他们的智商不*影响。” 他正说着,我却透过玻璃,看见了一位穿着淡灰色毛衣,满头银发的老头从人群中走上了前台,这老人看起来很是眼熟。 “认识吗?” “这是??”我仔细辨认着他的模样,他脑袋上的头发呈**状,宽阔的脑门之下,一双深邃而充满智慧的眼睛,在西方人中不算高挺的鼻子下,是白色的八字胡,同样乱蓬蓬、乱糟糟,整个人显得有些邋遢,不修边幅。 尤其是他嘴里还叼着一个烟斗,却没有烟冒出来。那个名字就在我嘴边,周厅长看着我着急的样子,笑了出来。 “爱因斯坦!”他公布了答案。 爱因斯坦!对,没错,和书上那位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位是爱因斯坦的后人?” “就是爱因斯坦!” “那个科学家?” “对,爱因斯坦本人!” “这怎么可能?他都死了快一百年了,怎么会在这里??” “死了可以复活,”周茂才有些得意地说道,“这是战前我在大学里负责的科目:基因再造人。”他解释说,爱因斯坦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是他们拿到了爱因斯坦的基因之后,复原再造的“人类”。“他的大脑是和我们相同的人脑,但是除了大脑之外的其他部件,均是人造的无机物。” “那不和机器人一样吗?” 面对我的质疑,周茂才说:“其实不一样,Ai归根结底是一台电脑,但是基因再造人却是根据基因技术复原爱因斯坦大脑,结合人体工程学的人造肌体,制造的深度合成人。” 我听得一头雾水:“这不和脑机结合一个道理?” “不同。你可以把这项技术理解成,人类大脑和机器躯干的整合,是脑科学和人体力学的*高成就。而你所说的脑机合成,只是让Ai进入人脑,控制人体神经,这种玩法会模糊人类和机器的界限。我年轻时比较提倡这种技术,现在这时候,我不建议这么做,否则会被你们*方的人当成间谍屠杀。” “既然连大脑都复原了,为什么不给爱因斯坦复原一具肉体?” “孩子,肉体是需要时间来成长的,”他拍着我的后背,“就像你,差不多用了三十年才长得这么高大,我们为了战争,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准备呢?” “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 他仿佛**喜欢听人向他提问:“请讲。” “你虽然根据爱因斯坦的基因复制了他的大脑,可你却并不能将他生前的知识和智慧一起再造出来。” “你说得没错!”他笑得欣慰,仿佛我就是他的学生,“爱因斯坦的大脑可以根据基因再造,但他的智慧无法再造,所以,我们只能用记忆编辑技术,根据爱因斯坦的生平,以及他死后百年间发生的事件,编制一份记忆,为他植入大脑,就等于复活了爱因斯坦。” 原来道理就这么简单。 隔着玻璃,我听着爱因斯坦讲着一口标准的中国话与学生们沟通着,黑板上画着一个三角形,好像是在讲勾股定理。 “让爱因斯坦教基础数学?”我啧啧称叹,“真是*了。” 爱因斯坦带给我的震撼还未结束,周茂才又把我带到了另一间教室,隔着窗子,我看见一位披着棕色卷发的欧洲人,他年纪四十多岁,说话时候喜欢仰着头,高傲且尊贵。 他在向学生们讲授力学。 “这位是?” 周厅长干脆答道:“牛顿。” “牛顿?这你也能复活?” “这又有何难,你若能找到你父亲??”他顿了顿,面目肃然,“??程文浩教授的细胞,我也能复活。” 我仿佛抓到了什么:“你知道我的父亲?” 他左右看了看,见没有其他人,便压低声音道:“他是我*敬重的人,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全是因为崇拜他,才渐渐培养起来的。程教授我也见过,他和我父亲是很好的朋友,我小时候,他还来过我家。” 他竟然有关于爷爷的记忆,这让我吃了一惊,我当时有种冲动,想问问他:你脑子里的记忆,也被人修改过,知道吗? AI迷航3:部分章节内容 “凡人*大的荣耀,就是与神为伍。” 很难分清,是这句话将我唤醒,还是我醒来的时候恰好听见了这句话。说话的人仿佛就在我耳边,又像是住进了我的脑子里,这句话像一记强有力的拳头,重重地捶在我的胸口。 我猛地睁眼,大口喘着粗气,仿佛刚才有人在我睡着时扼住了我的脖子。柔和的光照进眼睛,我正躺在一张木制的躺椅里,上身盖着一件深咖啡色的男士毛绒大衣,领口遮住我的脖颈,领口的绒毛还散发着香烟的焦油味。而下身我还是穿着医院的条纹服,脚上套着一双布拖鞋。 这里看上去应该是一间客厅,我所坐的躺椅位于客厅落地窗的一侧,窗户被深红色的窗帘遮住,窗帘下有十几盆绿色的植物盆景。客厅内的布置**普通,甚至还有些陈旧。木制的茶几、香案、茶具静静地被几张布艺沙发围着,沙发后面是两排巨大的书柜。书柜的一侧,有个书桌面大小的鱼缸镶进了墙里,几条红金鱼在水里悬着,时不时地晃动一下尾巴。 客厅的一面墙壁上爬满了一种圆形叶子的藤条,转角桌上的几根枝杈上还开出了粉色的花,两只蝴蝶围着花朵翩翩起舞。 程雪的家? 我记得她从雪华的手中把我救了下来,然后搀扶着我离开了医院。之后的记忆便**归零。但是刚才唤醒我的声音,是一个有些苍老却又中气十足的男声。 忽然,叮叮**的声音从我斜对面的一个房间中传出,房间的红色木门开着一道缝,门缝里的光比客厅强了许多,在地板上留下一道白色光轨。哗啦一声,伴随着骨碌碌的声响,像是石头砸在地上摔碎了一般。 我来到那扇门前,轻轻推开木门,白光洒在我的脸上,像是*光,却又看不见太阳。等我的眼睛逐渐适应光亮,才看清这是一间比客厅大了10倍不止的宽阔房间,篮球场一般大小,不过这里的墙壁下,都堆放着零零散散的白色石像,多是残缺不全,或者是雕刻到半途便放弃的未完成的作品。 三面墙壁与地上的大理石是同样的颜色,第四面白墙上却遮着一块酒红色的幕布,看上去和客厅窗户的感觉差不多。 一个男人背对着我,在那块红色幕布下,专注地雕刻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白色石块。 我猜不出他的年纪,但是从他那一头银色短发来推测,至少也有70岁了。他不到一米七的中等精瘦身材,上身穿着灰色格子的衬衫,宽而肥大的蓝白色牛仔裤下,是一双朴素的灰色橡胶底布鞋,此刻正踩在一个40厘米高的淡黄色木凳上。 他的两条袖子挽到了肘部,胳膊以上落满了石屑。我逐渐走近他,他却浑然未觉,心无旁骛地将注意力放在雕刻石头上。 “喂!”我试探性地打了个招呼,“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显然他听见了我的问话,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可是没过多久他又挥舞着锤子开始了自己的凿石工作。 “您好??” 他再次停止,这次他终于缓缓地转过了头。我这才发现他戴着银色方框眼镜,脸形瘦长,额头细纹满布,头发像是退潮时分的浪花,已经撤到了脑瓜顶。 他撇着干瘪的嘴唇,略微低头看着3米之外的我。他虽然脸上纹路少些,但却长着参差的老年斑,或许他已经80岁以上了。 “你在跟我说话?”他有些不耐烦地道。 没错,这就是刚刚把我唤醒的声音。 我转头看了看这空荡荡的大厅。“这里应该只有我们两人吧。” “你是谁家孩子,你爹妈没教你,跟人打招呼问路,要用‘您’吗?谁的名字是‘喂’?” 原来他竟然在因为一个失礼的招呼而斤斤计较。 “呃??”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情绪和语言,“请问老先生,这是什么地方?” 他这才从凳子上走下来,将锤子和凿子放在凳面上,用旁边一张方桌上的毛巾擦了擦白色的大理石碎屑。 “这里,千神殿。” 读小说,学知识,锁定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如果人工智能失去控制,世界将会怎样?在《AI迷航》中,作者详尽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生活画卷,极具悬念的情节,诡异多变的气氛,细腻丰富的情感,个性迥异的人物等特质让人不忍释卷。 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机器觉醒、伦理混乱、文明重构的人机共存新世界。 了解人工智能,就读《AI迷航》!该系列持续火热畅销中 ! **首部纸电声“三位一体”全平台火爆上市小说。 有声书、 电子书全平台火爆**。 荣登豆瓣“*关注图书虚构榜”,“小说阅读排行榜”。 全三册套装震撼来袭,穿破重重迷雾,为你揭开永生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