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骆驼祥子
ISBN: 9787200143362
老舍(1**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1930年回国,历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教授。1936年发表的《骆驼祥子》,表现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奋斗与挣扎,为现代文学**杰出作品之一。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写作《茶馆》,为新中国成立后杰出话剧作品之一。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一 名师导读 祥子从乡下来到城里谋生活,他选择了拉洋车。经过 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 **的洋车夫。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 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 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 究赁(lìn,租用)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 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即 停车处)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 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连“车 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 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 ,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 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的,大概就多数的 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 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 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 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指下午四 点以后出车,一直拉到天亮,相当于现在的夜班)。夜间 ,当然比白天需要*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 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 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 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即吃用)。他们的车破,跑得慢, 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 ,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 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 幼年*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 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 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shuāi sǔn,衰退减弱的 意思)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 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 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 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 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 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 了家。这一些是以前*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 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 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 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 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 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 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 们拉*破的车,皮带不定**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