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文明(收藏马未都4)(精)
作者简介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马未都先后出版了《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说》、《坐具的文明》、《百盒千合万和》、《茶当酒集》、《醉文明》、《瓷之色》、《瓷之纹》、《玉之器》等著作。 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创立了新中国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杭州(2003)、厦门(2005)、上海(2016)、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 2008年,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 2010年至今,广西卫视为马未都先生量身定做,打造全新节目《收藏马未都》。 2014年11月,马氏风格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2015年12月,《都嘟》全新升级为《观复嘟嘟》,优酷平台全新推出。
内容简介
福寿绵长千古梦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五福临门”。一到过年过 节,大家都会在门上贴上“福”字。那么“五福”包 括什么呢? “五福”第一是长寿。人活在这个社会上、活在 这个星球上,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能够长寿是“ 五福”的第一个标准。第二是富贵,这个标准在文明 的演进当中有一些小小的变化。第三是康宁,就是健 康安宁,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希望得到的。人吃五谷 杂粮没有不得病的,所以健康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 的指标。第四是好德,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德 行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对待这个社会的一个基本要 求就是要有上好的德行,就是在生活中不给他人和社 会造成麻烦。第五就是中国人说的“善始善终”,因 为我们无论多么长寿,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 在最终的时候能不能走得更好,这也是人类对生命终 极思考的一个价值。本篇先从排在“五福”首位的长 寿开始说起。 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追求长寿的呢?首先是内心的 安定。古人观察到,对寿命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心 态。一个急躁的人非常容易暴亡,我们有时候说“把 我给气死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国古代的养生之 道就非常强调内心安宁。比如孔子,他活了73岁,是 一个长寿之人。在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寿数,应该说 是非常难得的,他一生当中就一直强调自己内心的安 定。下面通过两件藏品来看看上面都有哪些长寿人物 ,描述的是什么样的长寿故事。 这是一个清代早期的五福碗,上面写着五个“福 ”字。可以说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具象,或者说化具象 为抽象的形式,用一个很具体的字来表明自己的内心 世界。上面“福”字是用沥粉的方法突起的,很立体 ,中间填的是青花色。清代初期这样的五福碗相对来 说比较多,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抽象化的图案多了起 来,比如画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在瓷器和其他文物上 ,这种纹饰俯拾皆是,已不再那么直接了,而是用间 接的方式表现了当时生活的富足状态。 这是一个清乾隆时期的豆青釉青花象耳尊,上面 画的是八仙祝寿图,有一个老寿星,下面都是八仙人 物,还有几个小童。八仙的姿态神态各异,表明了古 人长寿的意愿。 这个图跟明代的八仙上寿图有明显的不同,它加 了很多世俗的画面。比如说这里有一个刘海戏金蟾的 场景,整个画面非常生动,表明当时这件瓷器有可能 是当时送的祝寿礼品。瓷器的背面画的就是蝙蝠,两 只蝙蝠相向,是腾飞的状态。可惜少画了三只,如果 再画三只就是“五福”了。 这是一个水仙盆,上面画的是云鹤纹,有满天祥 云,还有满天飞舞的仙鹤,表达了一种自由的意境, 一种渴求生命的状态。“渴求生命”不是一句空话, 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放下心中 的烦恼,追求生活的平静,不要过度追求生活中的财 富,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 都会在社会的蛊惑下,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很多人也认为自己有超凡的能力。我曾经在电视上看 到过一个人,人家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非法的事 呢”,他说“我上班一个月才挣一千多块钱,我的理 想上是开上兰博基尼”,你想想这事儿有多不靠谱啊 !人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不要设 置太高的目标,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这是你祈求生 命能够长久的一个根本要求。中医说“内心恬淡虚无 ,百病难生”,只要人人都有一份好心情,长寿之路 或许并不遥远。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