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青少版)

水浒传(青少版)
作者: (明)施耐庵|改编:郭佳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水浒传(青少版)
ISBN: 9787514614183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60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郭佳,80后,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南开大学毕业,从事媒体工作,先后在多家媒体供职,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奖项。

内容简介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宋仁宗 嘉佑三年(1058)春天,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染上瘟疫而死的军民很多。仁宗一面大赦天下、减免税赋,一面在宫观 寺院中禳(ráng)灾 祈福。不料,瘟疫流行得越来越厉害,染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仁宗只得听取大臣范仲淹的建议,亲笔御书,派内外提点殿前太尉 洪信为天子使臣,前去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张真人 来朝祈祷、消除瘟疫。 洪信领了圣旨,带了数十名随从,一路直奔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得知消息后,出城迎接天子使臣,并于次日陪同洪信来到龙虎山下。龙虎山上清宫 住持和其他道士在前一日即已收到消息,已经准备好迎接诏书。当时,众人鸣钟击鼓、焚香点烛,将洪信迎进上清宫。 洪信在住持、道士们的陪同下来到三清殿 ,将诏书供奉好后问道:“天师在哪里?”住持回答说:“天师性情清高,不愿迎来送往,因此一直在龙虎山顶的茅庵里修身养性,并不在本宫居住。况且,天师行踪不定,连我们平时也很难见他一面。”洪信又问道:“如今京师瘟疫盛行,天子特派我来宣诏,请天师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怎样才能见到天师呢?”住持回答说:“既然天子要救万民,只能请大人诚心斋戒沐浴,一人背着诏书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兴许还能见得到天师的面。”洪信听了住持的话说道:“我从京城到此一路诚心吃素,既然这样,就按你说的,明天我就步行上山拜见真人。” 第二天天还没亮,众道士伺候洪信沐浴更衣,吃过素斋,又将圣旨用黄布包好了,提着香炉烧着御香,把他送到后山。临别时,住持特意嘱咐道:“大人要救万民就一定不能有退悔之意,怀着至诚之心就行。”洪信答应了,辞别众人,独自登上山来。 走了几个山头,洪信就觉得脚酸腿软,心里略微有些不高兴,自己暗自琢磨:“我是堂堂的朝廷贵官公子,什么时候穿过草鞋走这样的山路!现在还不知道天师在哪里,就让我受这样的苦!”就在这时,一只吊睛白额 猛虎突然从松树背后跳出来,盯着洪信,左右来回走,咆哮了一阵,洪信被吓得瘫倒在树根底下,浑身麻木,直到老虎跳下后山坡,过了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 洪信收拾了香炉再向前走,没走几步,嘴里又开始抱怨起领这趟差事受了这许多惊吓。没想到话还没说完,一条水桶般粗的雪花大蛇从山边竹藤里蹿出来,对着洪信的脸直吹毒气,吓得洪信魂魄丢了一半,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香炉也早就扔在一边。那条蛇盘在洪信身旁,眼冒金光,吐着血红的舌头,喷了一阵毒气后溜下山去。洪信一边拾起香炉、整理衣服,一边大骂道士无礼,声称如果见不到天师一定回去找他们算账。 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文本,精缩改写 文字流畅,既保留了原著叙事风格,又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 注释、注音详尽,非常有益于青少年理解传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