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Ⅱ共6册)(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董 卿:我知道您来自山东临沂的一个农村家庭。您 小时候就对科学感兴趣吗? 薛其坤:那个时候应该说是有一种朦朦胧胧的、很朴 素的目标——要当一个科学家,那将是多么伟大!因为我们 在学课本的时候会学到牛顿,会知道爱因斯坦,这些科学 家给人类社会带来非常大的福祉。那时候在村里上学,把 一棵树劈开,整棵树作为我们的课桌,凳子是自己家带的 。从当时的学习成绩来讲,我最有可能考上大学,所以家 里把所有的支持都放在我的身上了。 董 卿:后来您就报考了山东大学的物理系。 薛其坤:是的。1984年是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我选 择了考研究生。第一次,我的高等数学考了三十九分,第 二次,我比较擅长的普通物理或者叫大学物理也考了三十 九分,这两个三十九分让我非常郁闷。我就说,可能因为 和别的成绩差别比较大,也正好暴露了我在基础知识上的 短处,所以每一次考试都应该是把我的基础知识打扎实的 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最后在大学毕业的第三年,我才考上 了研究生。 董 卿:1 992年,您去了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研究 所开始读博,那是您人生非常艰苦的一段求学的经历。 薛其坤:那应该说是在我个人成长中最难的一段时间 。我不懂日语,没有一个朋友,自己的夫人和孩子也不在 旁边,更重要的是语言不通,所以学习高精尖的实验技术 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你都听不懂话,怎么去学习呢?为 此我经常受到导师的批评,而且这个批评带着一种蔑视的 眼光。在一年的时间里,我有七八个月想放弃,想回家, 想回国。 董 卿:那段时间特别难熬,可能也是因为您碰到了 一个特别严厉的导师——樱井利夫。 薛其坤:他是一个极其严厉的导师。他的实验室有个 外号叫“7-11”,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早上7点前到达实验室 ,晚上11点以后离开实验室。偶尔一天,我找个理由说7点 半到,他是绝对不会批准的。 董 卿:困吗? 薛其坤:困啊,是真困。 董 卿:有坐下来睡着的时候吗? 薛其坤:有。日本的厕所比较干净,我就把门关上, 自己打个盹。经常会这样。 董 卿:坐在马桶上打盹? 薛其坤:坐在马桶上打盹。时间还不能长了,得保证 二十分钟出去一下,才可能没人注意得到。这是我当时觉 得自己还挺聪明的一个主意。 董 卿:您还记得让您最受不了的是什么? 薛其坤:我的一个小导师叫我花了三天时间,把几千 上万个螺丝摆得整整齐齐,严格地进行分类,当时我最直 接的感觉是,这是在侮辱我。但后来我发现,这种分类的 锻炼为一个科学家基本素质的培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环境 。 董 卿:您的导师从什么时候起改变了对您的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