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作者简介
张子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英语测试和考试辅导专家,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自1996年以来,一直担任北京市大学英语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测试学的研究,至今已出版相关作品30余部。 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巨蟹座),19世纪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幼年因急性脑炎引致失明及失聪,她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主要著作有《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内容简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都读过这样一些让人激动的故事,这些故事 中的主人公往往都只有很有限的生命时光,有的有一 年的光阴,而有的只有短短的24小时。但我们却总是 能惊奇地发现,那些命中注定要死的都是有选择权力 的人,并不是活动被严格限定在某一范围之内的人, 比如说被判了刑的犯人。 这种故事值得我们思考。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 会如何做?人终有一死。在几个小时的生命时间内, 我们会遭遇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一些什么呢?我们 能寻找到哪些快乐、哪些悔恨呢? 有时候我认为,过好每一天实在是一个特别好的 习惯,我们应当像明天就可能会死去那样去生活。这 种态度把生命的价值放在了第一位。我们应该以一种 优雅、积极、善知乐趣的生活态度过好每一天。但是 岁月流逝,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中,这 些宝贵的品质总是会被人们遗失。自然,也有一些人 赞同伊壁鸠鲁的信条——吃、喝还有及时行乐,但是 大部分人还是被即将面临的死亡折磨得痛苦不堪。 在故事当中,注定要死的主人公总是在生命的最 后一刻由于命运突然转变而重获新生,往往他的价值 观也被改变了。他对于生活的意义以及它永恒的精神 的认识变得更具欣赏力,他往往会看到那些即将生活 或者是已经生活在死亡的阴影当中的人们怎样赋予他 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以芳醇甜美。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把生活看做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知道,将有一天我们肯定会死,但往往我们把那 天想象得十分遥远。当我们心宽体健的时候,死亡几 乎是一种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很少会想到它。时光 在无穷无尽的展望当中延伸着,因此我们忽略那些琐 碎的事情,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多么 倦怠。 也许,懒散也一样成为我们利用全部本能和感觉 的特征。唯有聋子才珍惜听力,只有瞎子才能够体会 到看见事物的幸福的感觉,这种结论尤其适合于那些 在成年阶段丧失视力以及听力的人们。而那些从来没 有遭受视觉或者听觉损伤之苦的人是很少充分利用这 些上天赐予的官能的,他们模模糊糊地眼观六路,耳 听八方,没有任何重点,不懂得鉴赏。依旧还是那一 句老话:对我们所有的感官都不知珍惜,直至丧失它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够深,直至生病的时候。 我常常想,假如每个人在他成年的早期都有一段 时间可能致瞎致聋,那其实会是一件幸事,黑暗通常 会使他更加珍惜视力,寂静将教导他学会享受声音。 我时不时地询问我的那些能够看见东西的朋友们 ,以便了解他们看见了什么。最近这段时间,我的一 个十分好的朋友来看望我,她刚刚从远处一片森林里 散步回来。我询问她看见了什么,她回答道:“没有 什么特别的。”假如不是我习惯了听到这样的回答, 我很有可能都不相信。由此很长时间以来我已经确信 这一个事实:能够看得见的人却看不到什么东西。 独自一个人,在林子里散步一小时之久,但是却 没有看见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那怎么可能呢?我自 己,一个不能看见任何东西的人,仅仅只需要通过触 觉,都可以发现许多令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感受到一 片树叶的完美的对称;我用手轻轻抚摸过一株白桦那 光滑湿润的树皮,或者是一棵松树的粗糙树皮。春天 的时候,我抚摸着枝条,感受到那充满生机的嫩芽, 那是经过严冬的沉睡之后,大自然开始苏醒的第一个 迹象。我抚摸过花朵那让人愉快的天鹅绒般的质地, 感受它那奇妙的缠绕,那些大自然的奇迹向我逐一展 现了。有时候,假如幸运的话,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 一棵小树上的时候,还能够感受到一只高声歌唱的小 鸟在那里愉快地颤抖。我让小溪涧的凉水穿过我张开 的手指流淌过去,我感觉十分快乐。对我而言,一片 茂密的松针叶或者是松软而且富有弹性的草地甚至要 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更加受欢迎。对我而言,四季所 展示的壮观和华丽是一部令人激动的而无穷尽的戏剧 。这部戏剧的表演,在我的手指尖轻轻流淌出来。 有时候,由于我的内心十分渴望看见这些东西, 我会哭泣。假如说仅凭触觉我就能够感受到这么多的 快乐,那么凭视觉该会有多少美丽的东西表现出来呀 。但是,那些能看到的人明显地看得很少,这个世界 充满各种奇异的色彩以及动作,但它们被当成是一种 理所当然,也许,这是人的共性:对我们所拥有的东 西总是不怎么欣赏,对我们没有的却总是极度渴望得 到。但是,这是一种遗憾,在光明的世界里面,视力 的天赋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方便之用,而没有作为一种 为生活增添乐趣的手段。 假如我是一所大学的校长,那么我就要开设一门 强制性的必修课,名字就叫做“如何使用你的眼睛” 。这一门课的教授应该教会学生珍惜那些在他们眼前 的东西,并且学会以此为生活增添乐趣,教会他们如 何唤醒沉睡和懒散。 也许,假如让我来使用我的眼睛,比如说,仅仅 只是用三天的时间吧,我可以用我想象的最喜欢看到 的东西来很好地说明这一个问题。当我想象的时候, 假设你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也只有三天的时 间来使用眼睛看东西,你应该如何使用你自己的眼睛 呢?假如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个夜晚的黑暗,你又明 白,太阳对你而言,将是永远不会再升起了,那么你 应该如何度过这弥足珍贵的三天光阴呢?你最想要注 视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当然,你最想看到的肯定是多年黑暗的时间内对 你而言最珍贵的东西,你也许想让自己的目光始终停 留在那些对你已经变得弥足珍贵的事情上面。这样的 话,你就可以在进入那逼近你的长夜之后永远把它们 记住。假如由于某种奇迹,我获得了能够看见东西的 三天时间,之后又沉陷于一片黑暗当中,我一定会把 这段时间分成这样的三个部分。 第一天 第一天,我想看见这些人,他们的善良、温柔以 及友情使得我的生命值得存活下去。最开始我想仔细 而且长久地看一看我那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梅西夫人的面容。当我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她 来到了我的面前,并且帮着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 界的窗户。我不仅仅要看她脸部的轮廓,这样便于我 能够把它珍藏在我的记忆当中,并且还要研究这一张 脸,在那儿找到富有同情心、温柔以及耐心的证据, 她就是用这样的温柔和耐心完成了教育我这个艰难的 任务。我想看看她眼里蕴藏的一种人格力量,就是这 种力量使得她在困难面前那么坚定。我想要看一看她 那对所有人的同情心是如何显现的,正是这种同情一 如既往地被我体会到了。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