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作者简介
费勇,知名学者,修心课导师,畅销代表作有《心不累的活法:心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实践版:阿弥陀佛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实践版:法华经修心课》《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禅疯子寒山的八堂修心课》等,在两岸三地及韩国出版备受好评。 现为读享创始人,兼任暨南大学教授、博导,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
内容简介
怎样降伏自己的杂念? 相比其他佛经,《金刚经》显得篇幅较短(不过一万 字左右),文字简单而平实。一般佛经往往有华美的想象 、神奇的隐喻、层层的排比,而《金刚经》却不过是一部 很平实的问答录。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平常,大约某一 天,释迦牟尼和弟子先去外面挨家挨户乞食,然后,就回 到祗树给孤独园静静地坐着。这时,大弟子之一须菩提突 然站起来向释迦牟尼提了一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就循 序渐进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又不断有相互 的提问。释迦牟尼回答完须菩提的问题后,有趣的是,须 菩提又重复问了一次同样的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又作了 一次解答。 所以,《金刚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整部经书描写 的场景,很像一出舞台剧。结构非常简单,前后两部分。 前面部分是释迦牟尼回答须菩提的提问,后面部分是释迦 牟尼再次回答须菩提的提问。 须菩提到底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须菩提问的是:“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 应住(清朝以前均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意是:请问世尊(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如果有向善的 男子和向善的女子,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彻底解脱 之心,他们如何才能保持这个发心常住不退?他们应当怎 样去降伏心中的妄念? 释迦牟尼的回答有两个重要的点:第一点是你要发心 救度所有的众生,但同时你的心中并没有众生的概念;第 二点是你在布施的时候并没有布施的概念,并没有觉得你 和受施者有什么不一样。 这两个重要的点隐含着释迦牟尼一个重要的思想,那 就是,你想要得到最彻底的解脱,你想要降伏自己的妄念 ,那么,你就必须升起救度众生的心,也就是说,生命最 完满的圆成,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奋斗,而是为了其他 生命的苦难而努力。同时,你还必须有不起分别的心,只 有不纠缠于自我与他人的分别,不纠缠于人与其他生命的 分别,不纠缠于生命存在时间的分别,不被那些形色所迷 惑、所束缚;那么,你才能得到解脱的喜悦,才能降伏自 己的妄心。 当释迦牟尼回答完,须菩提又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 奇怪的是释迦牟尼并没有说他重复,而是很认真地又回答 了一次。释迦牟尼这次的回答重复了救度众生并且不起分 别心这个意思:“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成就最高的解脱,应 当这样起念:我立志救度所有的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 一旦度化一切众生,心中又毫无使一切众生得以救度的念 头。为什么呢?须菩提,假如菩萨执著于自我意识,执著 于人的意识,执著于众生的意识,执著于生命时间的意识 ,那么,就不是菩萨。”重复这个意思后,又增加了这么 一句:“须菩提,其实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获得彻 底的解脱。须菩提,我问你,当年我在燃灯佛那里,难道 是得到了一个最高的成佛的方法吗?”须菩提马上回答: “世尊,您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最高的成佛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