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未来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9.30
折扣购买: 珠玉文心(精)
ISBN: 9787541762406
从光开始 汕头一景,非林伟光莫属。 早年混迹于天涯论坛,得读伟光的随笔、书评、 书话,叫好不叫好的人,都有。他少回应,安心地写 自己的文字。好也罢,歹也罢。写出来即让世人评说 。 都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也有像他这样,在 汕头的街巷里,安静地有一方书桌,即可。这不是悲 情,却有着暖意。 酒醒酒醉,人来人去,喧闹欢场,俱往矣,数风 流人物,还剩几何? 生命的价值,或怒放,或点亮,无非是散发出些 许光。恬静地生活,也是一种人生方式。在伟光的世 界里,不只是有文艺,也还是有着与时代的疏离感与 ’热忱。他的几册文集出来,总不忘与同好分享。在 我,是书情书缘,也是阅读同道的见证吧。 喜欢,是价值观的认同。光亮的世界,在艺术里 外,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太一样的。诗人所说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是此意。 《创世纪》说: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 光;第二天,上帝说要有天空,就有了天空;第三天 ,上帝说要有陆地和海洋,就有了陆地和海洋;第四 天,上帝说要有太阳和月亮,就有了太阳和月亮;第 五天,上帝说要有鱼和飞鸟,就有了鱼和飞鸟;第六 天,上帝说要有动物和人,就有了动物和人。 真是妙言。 有光,有识别,有性情,有趣味。自在、摇曳多 姿,是人生理想。这一切,从光开始。 思维的妙趣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与成都的关系算不上亲密 ,但唐之“扬一益二”,却是流传至今的说法,至于 其中的比较学,也是耐人寻味的话题。扬州的学者作 家熟悉的有多位,比如韦明铧,比如慕相中等等,都 是一时才俊。 学者范泓前不久在微博上写道:扬州晚报慕相中 先生专注扬州文化,搜集不少珍贵史料或书籍,其中 以广陵才子李涵秋(1873—1923)的著作居多,且有 各种版本。今年是这位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诞辰一百四 十周年、逝世九十周年,大慕倾其所有藏本假个园举 办李涵秋生平著作展,展期共十天,今天撤馆,有幸 成为最后一位览者。 藏书票中的图案为扬州大明寺的栖灵塔,“隋文 帝仁寿元年(601)于大明寺内建栖灵塔,塔高九层 ,雄踞蜀岗,塔内供奉佛骨,谓之佛祖即在此处。本 焚僧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唐代著名诗 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 栖灵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一 代胜迹化为焦土。古往今来观光者无不感喟怅惘。 此塔作为扬州城市精神,似也恰当。这也正可比 拟慕相中对扬州文化的研究精神。时常听朋友言说江 南文化以扬州、苏州为胜,曾去过苏州,却未涉足扬 州,这亦是旅行之遗憾吧。但既然接触到像慕相中文 化学者,从其作品中研读,也是一种旅行,固然比不 上亲临其境,到底可远观可深思,正是文化思维带来 的妙趣了。 书海扬帆 时下的不少所谓的出版人,更像是出版商。至于 说到四川出版,可能总不忘提起八九十年代的辉煌。 此后,一蹶不振。也有人在坚守,并创造出一片新天 地。吴鸿在出版界耕耘三十年,所做的事,比如挖掘 本土文化,推崇青年作家,都不遗余力,这类的事颇 多。 像他这样的出版人,在成都是少见的。全国看, 也是少有的吧。与出版商相比,他多了一重人文情怀 。在他的眼里,一册书应该完美地呈现。因此,封面 、装帧、纸张、印刷工艺,无不精益求精。沙河老师 多年未在四川出版过作品了。他看到吴鸿做的新书, 当即就决定作品以后在四川出版,这只是一个个案。 追求,犹如书海扬帆,驶向未知的阅读领域。在 藏书票里,船只扬帆出海,海鸥翩翩起舞,阳光成了 背影……这唯美的,更像是一种隐喻。 记得,沙河老师曾说“鸿”字:“应拆为水工鸟 。水边的鸟,是意符,工是声符,像天鹅发音‘工、 工、工’。”他学着天鹅的发音讲,“大雁叫鸿,其 鸣自呼,自己喊出来的。” 这样的解释,也是别有意思的事吧。这与出版何 尝不是有许多相似之地? 情怀是什么?是理想,也是追求不懈的注解。人 在人海中,是孤独。山静水幽,蝉鸣鸟啼,独自享受 ,一如呓语独白。一个“懂”字,如今越来越难求。 他人懂不懂又有什么关系。按照自己的理想走下去, 收获的是对得起情怀二字。 海,船只在其上漂流,去向是哪里,无须太多的 奢求。 P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