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编者:郭齐勇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中国哲学简史
ISBN: 9787567567290

作者简介

郭齐勇,湖北省武汉人,1947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国学院暨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学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评传》、《文化学概论》、《守先待后》、《诸子学志》(合著)等。

内容简介

汉代是一个各种学说争相争取**化的时代。所 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汉代会有各种不同的会议,在 这些会议中各种学派相互辩难,以求得在政治上的认 可。盐铁会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董仲舒哲学 得到汉武帝的青睐以后,儒家与其他各派在思想领域 内的竞争依然存在。汉武帝作为一个开拓型的强势君 主,其*事、政治政策中依然有不少与儒家思想相违 背的地方,**的运行与管理在许多方面依然以法家 思想为**。当儒家学说渐渐趋于强势时,儒生当然 会对种种现实政策表示不满。这集中表现在《盐铁论 》一书中所展现的“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之间 的争论。昭帝始元六年(前81),掌握权力的法家代 表——“御史大夫”桑弘羊,与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们 ——“贤良文学”,展开了一场关于**政策的争论 ,这一争论情况后来被桓宽整理为《盐铁论》一书。 在这场辩论中,“贤良文学”们斥责法家的治国策略 ,认为应当重仁义轻功利、重民轻君、重德轻刑。在 《盐铁论》中“贤良文学”大量引用孔、孟的观点来 加强自己的论述,这其中尤其以孟子的观点居多。我 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对于**应,实行何种土地制度 ,“贤良文学”主张孟子所提到的“井田制”。相传 井田制是古代的土地分配制度,大致是将一块土地分 割成“井”字形的九块,分给八家共同耕种:每家一 块,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共同耕种作为上贡。这种 制度的好处,孟子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 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说,给予百姓可以生活 的物质基础,并使其相互扶助,共同构建一个稳定和 睦的社会。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也是 这个道理:**不能够只是知道榨取百姓的利益,而 是要实施仁政,使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心。与此相似 ,“贤良文学”则说:“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 分土井田而已”(《盐铁论·力耕》),这正是直承 孟子的思想而来,主张“老有所养”的自给自足的经 济,“工不造奇巧,世不宝不可衣食之物”(《盐铁 论·通有》)。这种回复到儒家传统的不尚功利的主 张,*重要的意义在于使人民得以避免刑罚酷吏的摧 残。因为在儒家看来,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人 民自己管理、供养自己,不但使社会稳定,并且也避 免了各人之间相互的压榨与欺凌。故而在这样的社会 中,法家的酷刑就没有了空间和余地,也没有了必要 。 在汉代,社会刑罚严酷。从秦代以来,法家一直 崇尚严厉的连坐制度,即一人犯罪,其家族、乡里都 要*到牵连。这样的情况下,造成了人心恐慌,亲人 、相邻之间相互揭发。“贤良文学”以孔孟“亲亲相 隐”的思想批判法家酷刑主义。“亲亲相隐”是指亲 属间不告发彼此的犯罪行为,这一主张也符合现代司 法制度中的亲属享有沉默权的原则。孔子曾说“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