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与石(精)

雾与石(精)
作者: 王立云|责编:丁辉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57.60
折扣购买: 雾与石(精)
ISBN: 97875339678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惊蛰第一声雷响过,伍 太公就说,日子要长毛了 。此后将近一个月,石街 裹在茸毛似的细雾里,似 醒非醒,似睡非睡。竹芽 露个尖儿,犹犹豫豫地张 望。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 ,咕噜几声后,重又回去 睡觉。倒是苔藓地衣,肆 无忌惮地生长,漫过街道 ,爬上墙头,把数百年纷 至沓来的人事,层层堆叠 ,层层包裹。整个镇子古 朴苍老,浑然天成。大雾 弥漫,黏滞了声音,还有 声音里面的喜怒哀乐;模 糊了光影,还有光影背后 的穷通显厄。石街就像洞 悉人事又老于世故的老人 ,收敛起明晃晃的心智, 和光同尘,浑浑噩噩。这 倒合了伍太公的意,垂垂 老矣,生命的节律业已松 弛,他就固执地想让世界 也慢下脚步。 大河蜿蜒西来,到了石 街,突然转了个小弯,水 流湍急起来,一道堰坝如 同横江铁锁,扼住它的咽 喉,大河失去奔腾泛滥的 血性和脾气,蜷伏在绵柔 无骨的雾里,就像一头温 顺的野兽。堰坝足有十来 丈长,最南边是窄窄的拔 坝,中间一座九柱廊桥, 桥下的节水坝挂着一道水 帘,常年哗哗作响。北边 是个船闸,黑魆魆的金刚 墙穿云破雾,巨大的绞盘 就像妄图击碎迷雾的拳头 ,陡门闸板被水流和岁月 浸出了铁的质地和颜色, 手臂粗的铰链紧绷着,纹 丝不动,偶尔发出紧张的 喀喇声,渗进湿漉漉软绵 绵的雾气,就像一锅米汤 里掺进了一粒硌牙的石头 。 雾浓得像沉沉的睡眠, 只在每个人周围,留出一 个十余步见方的梦。世界 分裂了,变小了,人心蜷 缩在梦里,前不着村,后 不着店。浸稻种,开地垄 ,充满希望的农事活动, 也换不来一个好心情,而 谁也不会在雾季里办结婚 上梁的喜事,就连肚子里 的胎儿,也拼命躲避这不 见天光的日子。 林皋老爷从河北岸的马 头墙里走出来,在正对着 宅门的照壁下站了一会儿 ,伸出舌头咂咂雾的成色 ,拖着根竹杖,朝西边的 堰坝走。街市铺面冷冷清 清,走上廊桥,平时螺蛳 一样吸满闲人的懒汉石, 都空荡荡只留了些屁股印 。 盼日头的心情,比盼新 娘子还要迫切。林皋老爷 捋着湿渍渍的胡子,寻找 镇子南边横卧的远山。在 石街人的经验里,只要牛 头山西麓的阳石露了头, 太阳就要出来了。 雾水还是那么厚,焦虑 在里面滋长,耳朵里嘭地 撞进一声闷响,又把这焦 虑拓进了心里。林皋眉头 一挑,转身寻找声音的来 处,却是一只乌篷船从雾 里钻出来,撞上了照壁下 大埠头的石阶。管家蒙贵 从船舱走出来,身后跟着 两个人,一个矮胖,一个 高大。林皋看不出那是盐 号的伙计,还是盐场的廒 商,只啐了一口,转头又 去寻那阳石。他牢牢盯着 阳石的方向看,浓雾似乎 真被他盯破一个洞,地根 一样的石柱,绽着青筋铁 骨,嵯峨而立,然而眨个 眼的工夫,又有流云飘过 来,补上了漏洞。 船闸西边的酒馆里,不 时飘出躁动的情绪,就像 闷热夏夜里的飞蛾,扑棱 的翅膀搅起几缕新鲜的空 气,嗡嗡的声音又平添了 几分烦躁。只要候闸的时 间足够长,船老大就会上 岸来,摸进酒馆,剥着兰 花豆,呷着热老酒,神聊 海吹,给石街带来许多新 鲜事体:哪个地方一个举 人老爷的女儿,还没结婚 呢,肚子就大了,叫来稳 婆接生,居然生出一条蛇 来;哪个地方的一个什么 官,放着官轿不坐,非得 微服私访,遭遇一伙强人 ,吃了拳脚棍棒不说,还 被剥光了,绑在树上……船 老大神采飞扬,口沫横飞 ,闲人们帮腔凑趣,调笑 打闹,酒馆于是比杨老先 儿的书场还要热闹。 桌椅板凳噼里啪啦一阵 响,船老大似乎要起身了 ,酒馆门口于是晃荡起模 糊的鬼影,隔着浓雾,又 传来鬼话:“云塘夏阁老, 虽说死了多年,一朝两京 ,多少门生故吏,阳间是 没有谁敢动的!”鬼话滚不 了多远,掉到地上摔碎了 。一只鬼的个头越来越大 ,搅碎一片雾,荡进了林 皋的视野。那是坝夫许木 头,他正朝金刚墙下的坝 房走,猛一见林皋,忙躬 身耷背作个揖,笑道:“员 外寻阳石啊!” 林皋唔一声,随口问道 :“说什么呢?云塘夏家, 呃,烂舌头的船老大,又 在嚼蛆了!”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