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99.90
折扣价: 65.00
折扣购买: 非凡的生物
ISBN: 9787572250989
肖恩·B.卡罗尔(Sean B. Carroll) ? 美国进化发展生物学家、作家、教育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威斯康星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教授、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 ? 与爱德华·威尔逊、奥利弗·萨克斯和理查德·道金斯等人齐名的科普大师,刘易斯·托马斯科学写作奖得主。 ?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科学电影制片人,所拍摄的科学短片和教育素材供成千上万的学生免费使用。
华莱士线 华莱士经常从一个岛跑到另一个岛。他总共进行了 96 次旅行,行程超过20 000 千米,并在 8 年的时间里多次游历了其中的一些岛屿。他时刻保持灵活变通。通常情况下,能搭上去哪里的船他就去哪里。他几次试图从新加坡到苏拉威西岛(Sulawesi)上的马卡萨(Makassar),但都没有成功。1856 年 5 月的一天,他听说有一艘中国帆船将驶向巴厘岛。他并不打算去那里,但他认为可以从那里找到一条经龙目岛到马卡萨的路。这次意外的绕行给华莱士带来了其探险生涯里最重要的发现。 在巴厘岛,华莱士发现了与他所到访过的其他岛屿相同的鸟类—织布鸟、啄木鸟、画眉鸟、椋鸟等,但没有什么太令人兴奋的新发现。然后,“当我抵达龙目岛,其与巴厘岛之间的海峡仅有 30 多千米宽,我想当然地以为能再次见到这些鸟,但在那里逗留的三个月里,我从未见过它们中的任何一种。”相反,他发现了完全不同的品种,其中有白色凤头鹦鹉,三种吸蜜鸟,一种当地人称之为“夸克夸克”的叫声很大的鸟,还有一种叫“冢雉”(绰号“大脚”)的非常奇 怪的鸟——它用一双大脚为自己的蛋建造了非常大的护堤。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及婆罗洲的西部岛屿上,这些种群人们都未曾见到。 这是一个谜。是什么阻止了这些物种在岛屿之间的散布?显然,鸟可以轻而易举地飞越这 30 多千米宽的海峡。华莱士在给贝茨的信中描述了这个谜题。他推测在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存在某种无形的“边界线”。再往东来到弗洛雷斯、帝汶、阿鲁群岛和新几内亚,鸟类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婆罗洲常见的所有鸟类种群,人们在阿鲁群岛、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都没有见到,反之亦然。 西部和东部岛屿上的哺乳动物的差异同样显著。西部的大岛上有猴子、老虎和犀牛,但阿鲁群岛上没有灵长类动物和食肉动物,所有的本土哺乳动物都是有袋动物—袋鼠和袋猴。 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的界线是真实存在的,这对华莱士来说意义重大。他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现代博物学家的理论是否能解释阿鲁群岛和新几内亚动物群的现象。如何解释它们的起源?为什么在全世界其他有相同气候的地区却找不到与之相同的物种?给出的一般解释应该是:随着古代物种的灭绝,在每个国家或地区,新的物种都会被创造出来,以适应该地区的自然条件。 这里所说的“创造”,是指由造物主特别创造。但是,华莱士指出,这一“理论”意味着我们会在气候相似的地域找到相似的动物,在气候不同的地域找到不同的动物,而事实并非如此。 通过比较婆罗洲(西部)和新几内亚(东部),他写道:“很难找出比这两个地区在气候和环境特征上更相似的了。”但它们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却完全不同。 再来比较一下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我们几乎找不到比这两个地方自然条件差异更显著的,一个承受着持续的潮湿,另一个面对的则是干旱。”华莱士推理道:“如果袋鼠特别适应澳大利亚的干燥平原和开阔森林,那么它们出现在新几内亚茂密潮湿的森林肯定存在其他的原因,我们很难想象,种类繁多的猴子、松鼠、食虫动物和猫科动物出现在婆罗洲,仅仅是因为它们适应了该地域,而在另一个气候完全相似、相距也不远的地域,这些物种却一个都没有出现。”在东部岛屿的热带丛林中,树袋鼠的栖息地正是西部岛屿的猴子所占据的地盘。 这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其他的一些规律调节了现有物种的分布”。华莱士认为,这一规律正是他两年前提出的“沙捞越法则”。他再次利用地质学理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推测,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阿鲁群岛一定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是连在一起的,因此有着相似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种群。西部岛屿呢?华莱士推断,它们曾经是亚洲的一部分,因此其中的动物群与亚洲的热带动物群——猴子、老虎等有共同之处。 华莱士是对的。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后来人们发现分隔它们的海沟却非常深。巴厘岛位于大陆架的边缘,而龙目岛则位于另一大陆架的边缘(见图 2-1)。巴厘岛曾与其他西部岛屿相连,但从未与龙目岛相连。这不仅仅是 30 多千米距离的问题。过去的数百万年,两者分离的程度更大,这使动物已经适应了各自生活的岛屿特有的环境。如今,这两个岛屿的距离虽变得很近,但从地质学角度讲,它们是“新邻居”。 华莱士将物种起源与物种分布的问题联系起来,并在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动物群之间划定了一条分界线。他的这一发现被称为“华莱士线”,并永远为后人所铭记,而华莱士本人则成为生物地理学的奠基人。 终于,华莱士得到了来自英国的一些关注。他与达尔文建立起通信联系,信中他惋惜自己的“沙捞越法则”没有受到任何关注,甚至没有遭到反对。1857年 5 月,达尔文回信说:“我认可你论文中几乎每一个字的真实性;应该很少有人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某篇理论性论文的观点竟如此一致,我想你应该也会有这种感受。”他接着解释说,他研究物种进化的问题已经有 20 年了,而且正在编写一部两年内也不见得能完成的巨著。这是达尔文在圈定自己的领域,更像是来自一位资深博物学家的善意提醒:他已经思考这些问题很久了,在适当的时候,他将公开自己所有的论点。但也许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达尔文,因为华莱士离他越来越近了。 ? 美国两院院士、科普大师、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得主肖恩·B.卡罗尔“生命的故事”系列之一:《非凡的生物》。 ? 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到华莱士和贝茨的探险;从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到始祖鸟的发现;从类人猿化石的发现到尼安德特人的揭秘,卡罗尔带我们一步步揭秘地球生命历史上zui戏剧的探险。 ? 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被评为《经济学人》年度zui佳图书、《金融时报》年度zui佳图书、亚马逊年度zui佳科学图书。 ? 华大集团CEO尹烨,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财讯传媒集团shou席战略官段永朝,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邢立达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