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

唐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
作者: 傅德岷//卢晋
出版社: 长江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3.80
折扣购买: 唐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
ISBN: 978780708151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谒金门 风乍起①,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②。 斗鸭阑干独倚③,碧玉搔头斜坠④。终*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①乍:骤然。突然。②授:搓,揉。③斗鸭阑干:池边便于 观看**相斗的栏杆。④碧玉搔头:一种用碧玉做的簪子。 【鉴赏】这是一首经过时间长期考验而又深*人们普遍喜爱的闺怨词 。此词刚一问世,就博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赏。它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有不少 可取之处。 词的上阕主要是借景抒情。 首两句**人们喜爱。作者以生花妙笔将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 定的镜头推到人们面前,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的视线,给人以别开 生面的感觉。在融融的春*里,骤起一股和煦的暖风,小小的一池春水, 春风吹拂而过,水面上**起细纹微波。这种景象本来是生活中常见的, 但作者用一个“乍”字和一个“皱”字来形容骤起的风和细微的水波,不 仅十分贴切,而且把景写活了,静景化成了动景,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新 奇,一点不落俗套,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吧!但这两句的妙处还不仅 在于写景,而在于它以象征的手法把女主人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 出来了。春风吹皱了池水,春风*搅动了思妇的心。这一位高贵的少妇(从 环境的描写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因为丈夫远出迟迟未归,心中的牵挂自不 必说。随着光阴的流逝,季节的*替,春天又悄悄地来到她的身旁。春风 乍起,**迷人,这一切怎能不勾起她思春思夫的愁绪呢?次两句的描写 细致入微:面对着明媚的**,她的丈夫,也就是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 该怎样消磨这良辰美景呢?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闲逛,手里捏着红 杏花蕊,无聊地在池边逗引着戏水鸳鸯。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会引起 女主人*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还不 如禽鸟那样好。于是漫不经心中一用劲,把手中含苞欲放的杏花揉了个粉 碎。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深刻地揭示出女主人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 这意味着,尽管自己也像红杏花一般美丽、芬芳,却被另一双无情的手把 心揉碎了。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蕴藏了深沉而丰厚的内心感情。 下阕在继续借景抒情的基础上着重写内心感情的转折。 前两句写女主人由于怀着离愁别绪,一切景物都提不起她的兴致。她 独自一人无精打采地靠在池边阑干上,眼睛直直地盯着池面上**的打斗 ,以致头上的碧玉簪子也斜斜地向下倾坠。这说明她已经在阑干边捱过了 一段很长的时间,而她整天思念的心上人却一直不见到来。忽然,她听到 树枝上有喜鹊的叫声。“喜鹊叫喜事到”,莫非心上人真的要回来了么? 她猛然抬起头,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作者写到这里,全词戛然而止, 仿佛一场悲喜剧,在一片欢乐中落幕。喜鹊报喜的可靠性如何?女主人的 心上人是否真的回来了?这些是留给读者想象的。 结句“举头闻鹊喜”实为传神之笔。正在沉闷中的女主人忽然听到喜 鹊的叫声,她的神经顿时兴奋起来,猜想一定是丈夫快要回来了,心中充 满了希望,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这里,一个“喜”字把女主人顷刻之间情 绪的微妙变化**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词的结尾,使女主人始终愁闷的感 情来了个突然的变化和转折,很耐人寻味。 虞美人 春风拂拂横秋水①,掩映遥相对。祗知长作碧窗期②,谁信 东风吹散彩云飞③。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 杨花零落月溶溶④,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注释】①拂拂:风吹动貌。横秋水:指男女问频送秋波。②碧窗: 碧绿色的纱窗。在唐宋诗词中“碧窗”代指男女欢会之处。③彩云:词中 代指男主人公钟情的人。④溶溶:形容月光**。 【鉴赏】这首词是作者以男主人的口吻叙写他失去情侣的悲哀、怅恨 之情。 上阕写情侣问相识、相爱、相亲、相别种种。词意:春风送暖,风和 *丽,百花盛开,桃红柳绿,微风轻吹,柳枝摇曳,在那绿柳掩映的百花 丛中,一对青年男女遥遥相对,频送相互爱慕信息的秋波;在那幽静的绿 色纱窗下,男欢女爱,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昔*相亲相爱,恋恋不舍的一对俏鸳鸯,被那无情的“东风”拆散,她 象那天空的彩云飘向了远方。真是“东风恶,欢情薄”(《钗头凤》陆游) 啊!此阕前两句写男女欢爱的热烈场面,第三句写对“碧窗”之情的怀念 、憧憬,第四句写代表恶势力的“东风”给爱情带来的悲哀之情。表现出 作者“蓄势于前,急转于后”的构思技巧。 下阕写男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形于梦寐以及梦觉后所见的悲 凉情景。词意:现实生活中棒打鸳鸯各自飞,已物事皆非、人去楼空,这 位男主人却在碧窗下,银屏旁相思成梦,在梦境中正与爱侣重温那种鸾凤 和鸣式的爱情,正在用筝箫合奏《凤求凰》的爱情曲。悠然梦觉,伊人未 见,只有风掀起了珠帘。举目四顾,堂外杨花随风飘落,溶溶夜月洒清辉 ,堂内玉筝弦挂房柱,上面布满了灰尘,画堂内空空如野。此阕中“飞” 、“落”、“空”写出了男主人公的情侣已人去画堂空,怅恨不已,那种 鸾凤恋的男女情爱成了泡影,也注入了作者无限的凄凉之情。 此词创造出在秾丽中见悲凉的词风,在唐五代别具一格。 归自谣 寒水碧①,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注释】①碧:在古诗词中常作为一种伤心色。 【鉴赏】古诗词中写离愁别绪的很多,如江淹《别赋》“春*碧色, 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薛涛名作《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 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这首词,作 者也是写秋月江边送别凄迷如幻的哀愁。 上阕作者以萧索秋景烘托送别的哀愁。词意:金秋,寒江空阔,薄寒 初透,秋水凝碧,寒江碧波上传来阵阵不知何人吹奏的如泣如诉清怨的笛 声,恰在此时,一叶扁舟载着友人向那远方的潇湘驶去。此阕点出了词人 送行处“寒江”,行人去处是“潇湘”,玉笛呜咽声不知何人吹奏从何处 飘来,把词人送别的伤感与湘女神哀怨的鼓瑟神话有机地融为一体,颇启 人幽思。 下阕写对行人旅况的悬想及喟叹。词意:千里寒江碧天,月色如霜, 芦花蒙蒙,惨白一片,词人的思念随着行人的小船荡向远方,此情此景, 黯然神伤,今夜之后,挚友间将被重重的关山阻隔,*待何*才能重聚啊 !此下阕与薛涛《送友人》意境寥阔、空惘颇似。作者造语凝炼,“来朝 ”写出了“尽而不尽”之意。 这首词短小精悍,内涵深蕴,神迷优美,王国维“深美闳约”四字是 恰当不过的评价。P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