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第3版)

高级财务会计(第3版)
作者: 王铁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53.10
折扣购买: 高级财务会计(第3版)
ISBN: 9787300322711

作者简介

王铁林广东金融学院教授。主讲《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西方财务会计》课程。在光明日报、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财务与会计、学术交流等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财政厅课题、广东金融学院课题各一项,参与省部级纵向课题4项。出版专著《信息经济学视角的会计盈余价值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一部;副主编《高级财务会计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参编《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内容简介

本教材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项教材,自2012年10月首次出版、2015年9月再版以来,已成为多所高等院校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相关专业“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配套教材。2014年10月,本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20年6月,基于本教材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平台的改革与创新项目,荣获广东金融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奖。这表明教材的应用型教学定位及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得到充分肯定与认可,较好地适应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更好地满足“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对本教材进行了大幅修订、增补与完善。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近年来,我们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任课教师、听课学生、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进行多次研讨或访谈,征集有关教材内容、体例等方面的改进建议及对一些会计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团队持续开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大财务会计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修订、完善本教材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经历了多次修订与增补,《公司法》《证券法》相继修订,商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市场日趋成熟,企业经营模式持续创新,使企业财务会计环境、内容、流程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形势、面向市场、贴近实务,对本教材进行修订与完善,既必要又迫切。
二、修订原则
1.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充分体现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战略思想。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国家所需和学校、教师所能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加强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按照新阶段新要求深化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以教材持续修订、完善为抓手,不断丰富、创新教学资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2.持续保持“应用型”定位
在本次修订过程中,我们坚持《高级财务会计》教材的应用型教学定位,坚持“突出实用、兼顾理论、业财融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材特色。针对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学生因不懂企业业务而难以理解会计与财务”的问题,增加企业业务操作流程内容,更新并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案例,增加实务分析例题,以提升学生对企业业务的认知程度及对企业财务会计技能的应用能力。
3.持续突出“原创性”内容
在教材编写、修订过程中,我们积极借鉴、参考已有教材、著作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点,更注重将团队科研、教改成果与教材内容、教学环节相融合,彰显教材的“原创性”。例如,对企业会计环境多维度、多层次的考察,对企业业务“金融化”的描述,对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租赁、债务重组等背景与原因的分析,对汇兑损益会计处理的系统性总结,对生物资产特性的梳理,对企业“控制”及合并报表范围的理解,对案例设置的“编者提示”等原创性内容,都源于团队教改成果的长期积累及教学过程的持续创新。
4.持续提升“可读性”特色
学生是否爱读、爱学是评判教材优劣的一个标准。在教材编写、修订过程中,我们坚持从细节入手,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文字表达、体例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求图文并茂,化繁为简,重案例分析,轻理论说教,着力提升教材的可读性。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将传统观念中晦涩难懂、单调乏味的专业教材打造成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普及性读物。使学生因为喜欢教材而喜欢这门课程,进而喜欢这个专业,增加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
三、修订内容
1.篇章结构的调整
鉴于企业发生的股份支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等业务,都可能涉及金融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因此,本次修订对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内容的讲解更加系统化并予以前置;由于合并财务报表与分部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均属于企业财务报告事项,只是时间节点、空间范围、披露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本次修订将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相关内容后置,并与分部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相继排列。
2.完善与提升部分内容
此类修订力图使教材的文字表达更准确、更简练,内容更贴近现实与市场,数据更新,会计处理更完整、准确、易懂,体例、格式更简约美观。例如,根据我国商事制度改革进程、“科创板”的开辟、“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及《公司法》《证券法》修订等情况,对“企业财务会计运行环境”“企业合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对“金融工具与套期保值会计”“债务重组会计”“租赁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包括案例、延伸阅读、例题、练习题)进行了大幅完善、更新与提升。
3.补充与新增部分内容
本次修订,我们新增了四章内容,即“股份支付会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生物资产会计”“所得税会计”。主要是出于如下考虑:
近年来,以“股份支付”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企业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企业股份支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本管理、税务筹划、股权配置、市值管理等业务高度融合的特点。此外,由于市场形势变幻莫测,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增强,财务管理方式灵活多变,开展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企业亦有显著的增加。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为了盘活资产,还是现金管理、利润操纵,抑或是税务筹划?对这些问题的导入、分析与思考,显然是《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必备环节和应担之责。将“股份支付会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这类综合性、交叉性内容放入《高级财务会计》教材,既体现了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的拓展与深化,又与学生渐进性积累知识的特点相适应。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涉及农、林、牧、渔业及环保等的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其相关的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围绕企业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生物资产确认、计量、报告的争论乃至质疑持续不断。然而,目前各版本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或《中级财务会计》教材较少涉及生物资产会计方面的内容。在本教材中新增“生物资产会计”,可谓因应市场之需,意在补齐短板,希冀此举能够成为《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
企业所得税申报与会计核算是所有营利性组织的共同性业务。对其进行处理,既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又要符合税收法规的要求,还要体现企业的实际情况;既要把握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如盈利情况等),又要分析企业的特殊事项(如合并情况等)。因此,所得税会计业务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客观上需要在《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中进行专题讨论。
4.压缩与删减部分内容
鉴于大多数《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或课程都已涵盖“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的相关内容,因此,本次修订将其删除。另外,“分部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是从空间(或横向)、时间(或纵向)角度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表述,且分部报告是企业中期财务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本次修订将它们合并为一章。
四、修订分工
本次修订工作由广东金融学院王铁林教授主持。主要参与者及分工情况为:第1、13章由王铁林教授完成;第2、11章由王铁林教授、温雅丽博士共同完成;第4、6、10、12章由温雅丽博士完成;第3、8、9章由陈茜博士完成;第5、7章由杨燃老师完成;第1、2、13章的案例、延伸阅读由汪琼老师完成;第2、4、6、9、10章的例题、习题由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王梓老师完成。丁春贵教授、李萍教授、陈亮教授对各章内容进行审校。本次修订获得广东金融学院课程建设项目(2020)立项,并受到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粤教高函〔2016〕236号)、广东省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18—2020,JGXM-ZD26)资助,在此一并感谢!
本教材自创意筹划、项目立项、内容设计、结构安排、章节布局到出版发行,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指导、帮助与支持。在此,我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次修订幅度较大,涉及的内容较广,加之我们的能力和时间有限,本教材难免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憾,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