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帝国(2000年暴力与和平的全球简史)(精)

历史上的大帝国(2000年暴力与和平的全球简史)(精)
作者: 加布里埃尔·马丁内斯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历史上的大帝国(2000年暴力与和平的全球简史)(精)
ISBN: 9787521714364

作者简介

巴黎大学中世纪历史学教授,法语历史学界杰出的伊斯兰研究学者。他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政治历史和文化历史,包括摩洛哥和柏柏尔人、伊斯兰艺术史、中世纪贸易和殖民、历史中的少数民族。另有《伊斯兰帝国史》等6本著作。与伊本·赫勒敦一样出身于北非的马格里布地区。

内容简介

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伊本·赫勒敦(1332—1406年)的思想。从某些方面来看,他生活的时代同我们的时代有相似之处。那个时代是帝国的天下,当时帝国的都城也许比现代都城在规模上要小许多,但其扩张性看起来并不因此逊色于后者。都城在臣服于它的广大地域施行的政治和财政控制,令人生畏;都城统治带来的结果非常完美,而且它们成功地保障了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的生存条件,这些都令人称奇。那个时代世界同样是由有规章制度、讲文明的城市构成的,世界从暴力中自我解放出来,在专制政府的威望下保持安定,但也为此受到无休止的财政问题的困扰,且不堪重负。 这些情形如此相似,因此人们或许会忘了古今两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异。和平是帝国社会的核心,正如和平是当今社会的核心一样。对我们而言,和平来之不易,我们通过人道主义的斗争获得了和平。或者换一种更好的说法:众所周知,人类都爱好和平,这种本性与社会组织之间最终达成了一致,这就是和平。在我们看来,至少在世界上某些幸运的地区,正义而温和的人们进行的政治斗争的结果,最终超越了数千年间社会机制下暴力压迫带来的不幸。和平让人类回到亚当夏娃犯错以前的伊甸园。那个时候暴力是一种离经叛道,或者说是一种罪恶,与人类的道德本性相悖。我们的英雄是牧师,是教士皮埃尔(Pierre),或者是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伊本·赫勒敦对和平的看法与我们相反。也许和平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因为它能够让人们生活富足,令人精神放松,让知识得以传播。但它的代价是让人类天生残忍的性格撤防,是在实行绥靖政策的国家权力下丧失英雄气概。这就是悲剧之所在。和平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无法避免的结果:当绝大多数人在物质上和道德思想上都无能为力时,极少数人用暴力统治国家,控制绝大多数人,就成为必要。民众能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甜蜜生活,国家精英和有文化的人也不例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意味着那些带来这种甜蜜生活的极少数人极端残暴。和平其实是一种暴政的结果。如此不同的想法带来的冲击对历史学家来说却是一种神奇的意外收获,因为,思考一下,这种想法确实能展现出不一样的时代和一种不一样的历史,只要我们抛开自己曾确信无疑的成见。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不一样的历史广阔无边。实际上,在伊本·赫勒敦详细阐释历史和国家的理论中,他描述了我名之为“帝国时代”的概念,这个时代包含了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还包含原始文献资料),即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工业革命之前的最后几个世纪。2 000年来,人类一半以上的经历就像是伊本·赫勒敦归纳理论的实证。而在所有的伊斯兰历史学家或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中,只有伊本·赫勒敦提出了这个概念。而我正是要把本书敬献给这位难得的天才,因此,本书讲述的是帝国的历史;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本应该是一本讲述帝国历史的书,但限于篇幅以及我个人的能力,我把本书的主题限定为探讨我们当今时代不同于帝国时代的最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正如我们刚才看到的,它们施行和平与暴力的方式。 伊本·赫勒敦1332年出身于突尼斯的一个安达卢西亚大家族。这个大家族有着也门血统,因基督教“再征服运动”被逐出了西班牙。就像好几个世代以来的先辈一样,伊本·赫勒敦作为秘书、使节、大臣为马格里布(Maghreb)的王子们服务,直到45岁。当时他猝然终结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致力于一部通史的写作—《殷鉴书》 a。该书著名的绪论部分《历史绪论》(“Muqaddima”)讲述了国家和社会形成与灭亡的规律。1382年,伊本·赫勒敦定居开罗。从那时开始到1406年去世,他一直在写作,让这种对于人类文明极具原创性的解读流传了下来。 如今伊本·赫勒敦被公认为中世纪和伊斯兰世界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这不是因为他像实证主义历史学家希望的那样提供了许多新的文献资料,恰恰相反,在涉及3世纪至6世纪伊斯兰帝国鼎盛时期的古老事件时,他依据的是前人的编年史。但是他对于这些材料进行了删减,将它们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使之呈现出在他之前闻所未闻的惊人视角和历史景观。在《历史绪论》中,他在政治著述、社会力量的发展、经济生产和文化生产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在启蒙时代和19世纪的欧洲思潮涌现之前是史无前例的。 1. 2000年帝国兴衰的全球简史,和平发展与武装战争交织的人类历史主线 历史上的诸多大帝国,虽然远离今日的时代,却构成人类文明史的主要角色。帝国从繁荣中诞生与奠基,如古代亚述与波斯,古罗马与中国汉代,而后帝国从思想上排斥暴力,以和平为核心进行发展,或如奥斯曼帝国与元朝吸纳接受游牧民族的武力,直至历史上蕞后一个“帝国”东印度公司消失,现代民族国家逐渐取代了帝国的历史。帝国兴起和衰亡的缘由,至今仍是我们不断探讨的关键问题。 2. 东方历史学家的经典帝国史观,拓展至全球历史的宏大视野 作为一名主攻伊斯兰历史的中世纪史学家,马丁内斯-格罗斯对历史上大帝国的分析,直接来源于14世纪阿拉伯世界重要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1332—1406)的《历史绪论》。赫勒敦是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历史学家、哲学家,被誉为“阿拉伯世界的孟德斯鸠”“与马基雅维利齐名的东方思想家”。他的鸿篇历史著作《历史绪论》分析了帝国兴盛衰亡各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行政制度、武装与战争的特点。马丁内斯-格罗将这个关于伊斯兰文明的经典论述,应用于欧、亚、非三大洲诸帝国的命运中,涵盖了从古代亚述、古代中国到近代的英、法帝国控制下的印度与非洲,使一个有别于西方帝国史观念的学说,得到深化和拓展。 3. 在21世纪的全球化世界,重新审视“和平”的含义与“暴力”的因素 在伊本·赫勒敦看来,和平与文明的发展是帝国立足的基本条件,约束人民的武装,兴建都城以发展定居化的生活,是中世纪帝国延续的根本。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迎来了前所未见的在定居的和平时代,当现代民族国家取代帝国,全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城市化、老龄化、全球的人口迁移、恐怖主义……什么会成为干扰现代世界和平发展的暴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