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册)乾隆高州府志(粤西府县旧志丛书)
作者简介
董国华,河南汝州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史,主持省社科项目2项,教育厅项目2项,著 有《〈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等,整理《道光吴川县志》(粤西府县旧志丛书),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内容简介
志之繇來舊矣。在昔名賢,皇華所值,足迹偶經,猶必繪其山川,條其物類,以爲精神游歷之所存,可備當途之一採焉。而况久官厥土者,其於土地人民,實有相爲維繫之故乎。 歲在癸酉,予以高廉之命,分駐潘城,再兼府篆。七載於兹,時思所以辨土之宜,因俗成化,諸六屬阨塞險易、田疇水旱、民所疾苦、人物隆替之由,莫不意繪神摹,設身處地。嗣以鐵山之事,深歷險阻;生鹽之役,三至海上。巡視所經,停車阡陌,諮詢父老,驗之以事,體之以情,利害情形,曲折心目,儼然成迹之可按矣。 於是舉其閲歷之所親,印諸郡志舊籍,而模糊漶漫,前後互異,有嘆於聞見之相左者焉。昔之所謂溪峒岩阻者,皆今之安居樂土者也;昔之所謂賦役逃亡者,皆今之雍容井畝者也;昔之所謂椎髻跣足、俗參彝徼者,皆今之涵濡沐浴、禮樂彬彬者也。夫志體有彰無癉,而風俗與化轉移,曩之所稱,豈遂永爲信史邪?必追荒略之舊用,快鄙則,勾吴於越,見外春秋,曲江作相,南天之創,豈獨一高凉乎哉? 高凉雖僻處偏隅,自昔馮氏樹績四朝,用其土地人民,保障嶺表,功比錢鏐。厥後翔龍一旅,喘息海中。茂名、吴川之間,義士荷戈,據險授命。延及明世,風氣日開,地則嶺西表率,人則南國名流。孔昭文、吴明卿之所栽培,李宗魯、陳禹城之所炳著,踪迹猶存,芳型可溯。重以我朝聲教四訖,萬里堂階;薄賦裕民,戢兵講學;百年之間,制作大備。向之含精茹粹、懸黎結緑者,至是益發其光。 際此之時,而令其簡編殘闕,名實舛訛,亦守土者之責也。爰偕郡伯、牧宰諸賢,及此邦名宿,廣羅聞見,証以閲歷,有疑斯缺,無隱不彰。繪圖二十有九,分門一十有四。雖不敢自謂信史可傳,庶幾游歷精神,當途備採,俾後之官兹土者不出户庭,而山川之險易、民物之情形,皆可羅而致之几席之上,成憲具陳,折衷自我,豈非有心民瘼者之一助哉。 時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孟秋月,廣東分巡高廉兵備道紀録二十六次琅邪王槩撰。 一本地方志,带你领略粤西风土人情、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