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济南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90
折扣购买: 史记中的大舜/走进释古时代丛书
ISBN: 9787548836957
司马迁写《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 尧每人一章分别叙述,但对舜的记载却在尧本纪中就提前 开始了,因此舜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出场可谓未见 其人,先闻其声了。 故事是从尧在位七十年的时候开始的。在位七十年, 尧感觉力不从心了,这时候有个问题天天困扰着尧:谁来 接我的班呢?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 位?”岳应曰:“鄙德忝(tian)帝位。”尧曰:“悉举 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guan,同 鳏)在民间,曰虞舜。” 尧问四岳:“啊,四岳,我在位七十年了,你们谁能 接任我的位子?”四岳说:“我们德行不够,有辱帝位。 ”尧说:“推举一下你们亲朋好友以及认识的人。”众人 都对尧说:“民间有个没结婚的男人,叫虞舜。” 这是舜的名字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次出现, 本人没有露面,是尧手下的大臣提到了他,而且还不是普 通的聊天场合,是在一次**重要的高等级议事会上提到 了他。 四岳是谁? 这是个众说纷纭的名词。自古以来的争论主要有:四 岳究竟是一个人还是四个人?是邦国部落首领还是尧唐集 团高层官员?是一种职位称呼还是氏族内部的尊称? 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四岳是“四方诸侯之长”,如《 辞海》就解释为“事实上是四方部落酋长”。这种说法认 为“四岳”是当时除尧之外四方实力*强大的诸侯代表。 尧当政之时,中华大地上邦国、部落林立,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黄河中上游的华夏集团、黄河下游的东夷集团 和江淮流域的三苗集团。其中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形成了 联盟,联盟中各邦国和部落中*强大的就被推选为邦国联 盟的盟主。尧的邦国是当时*强大的,他之下是仅次于陶 唐氏的邦国、部落首领,这些首领之下,是*小的邦国、 部落首领。在这种政治架构中,各层级的邦国、部落会服 从上层相对应邦国、部落的命令,但各层级邦国、部落的 内政事务是相对独立自主的,不*上层和平级的邦国、部 落干涉。根据这种说法,“四岳”,就是仅次于陶唐氏的 四方邦国、部落首领。 然而这一说法存在问题。首先是“四岳”的地位远远 超过了四方邦国部落首领,且在众臣之上,是一种极为尊 贵和特殊的存在。为什么?因为尧帝直接问“四岳”能不 能接替他的位置,不用任何**!而其他候选人都需要经 过**才行。其次,“四岳”明显是长期在尧身边辅政, 如果他们是四方的邦国、部落首领,他们自己邦国、部落 由谁来执政呢?这个问题就很难解释了。 因此,我认为郑玄的解释比较可靠。郑玄认为:四岳 为“四时官,主方岳之事”。岳,本意是高山的意思,“ 四岳”应该与自然崇拜中的高山崇拜有关,“主方岳之事 ”说明这个称呼很可能是当时对部落中负责祭祀山神的巫 师的尊称。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四岳”和“五岳”(东 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霍山、中岳嵩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