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京都古书店风景(精)
ISBN: 9787101111507
苏枕书,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爱看书、买书、逛旧书店。著有《岁时记》《尘世的梦浮桥》《燕巢与花事》《藤花抄》等小说、随笔多部,出版《浪人》《东京爱情故事》等译作若干。
书、茶、猫与旧家:町家古本屋与茶房 刚来京都时住在银阁寺道旁,那时交通便利,出 门几步就是公交车站,去哪处景点都很方便。或往东 步行一段,即是银阁寺、哲学之道。当时常逛的旧书 店也在那一带。后来搬到北白川附近,离人文研究所 很近,却远离景区,周围都是民居,极静谧。一百年 前还都是村落,周边地名到现在仍有“村”字残留。 叡山电车隆隆而过,走几步就能看到民居间散落的田 地,杂植白菜、大葱、茄子等物。此地古来多花农, 藤原定家有歌云:“若云春至,徐波清风,花满白川 里。”过去这里的女孩儿到十五岁即要去城中卖花, 着草鞋,纯白下裳,蓝色衣衫,头顶藤编花篮,沿途 叫卖。有菊花、金盏花,亦有山中采撷的野花和自家 炒制的粗茶,人称“白川女”,同负薪售卖的大原女 、卖鱼的桂女一样,是昔日京都一景。如今只能在博 物馆和时代祭中见到。 这一带倒有不少旧书店,如萩书房Ⅱ、紫阳书院 、欧文堂等,还有被英国卫报(TheGuardian)评为 “世界最佳书店前十名”之一的惠文社。北白川、一 乘寺一带并不是京都传统旧书店的聚集地,在这里落 脚的多半历史不久,根基较浅,未能在丸太町、寺町 一带扎根,倒也自成一格。周边也有许多有趣的点心 店、咖啡店,颇有些新兴文艺聚居地的意味。在我的 空间概念里,这一片属于自家门前的区域,非常亲切 。去便利店交电费买食物,顺便就可以去书店瞧一瞧 。京大周边自然也是极熟悉的。若要到同志社一带, 就有“出远门”的感觉,虽然同志社距京大实在不远 。同志社寒梅馆近旁有萩书房总店、泽田书店、獭祭 书房等,都很有趣。只是不怎么常去。 某日下午有暇,沿东鞍马口通向西,跨过高野川 上的石桥,沿下鸭神社原始森林“纠之森”的外墙走 一段,流水淙淙,竹林清幽。每年5月15日,上贺茂 、下鸭二处神社要举行贺茂祭,是京都三大祭之一。 祭祀行列、车马、伞盖均饰以葵叶,因又叫“葵祭” 。队伍自御所迤逦而来,经下鸭神社至上贺茂神社。 《源氏物语》中六条御息所的牛车与葵姬的牛车在此 争路,葵姬占上风,六条妃子恼恨不已,终于化作怨 灵纠缠辛苦分娩的葵姬。葵姬虽平安诞下一子,终因 过于孱弱而香消玉殒。想到《后拾遗集》有和泉式部 一首和歌:“若为相思,可见心魂亦如川泽流萤,游 离我身。”似乎是恋人音信杳无之际,独往贵船神社 拜谒,见御手洗川中流萤飞舞,因有此歌。贵船神社 是鸭川发源地,清泉石上,山川秀美,密林蔽日。进 山途中有“恋之道”,有和泉式部此句歌碑。 绕过纠之森,又过贺茂川,于小巷民宅间穿行, 到了小川町通与寺之内通交叉处。此属上京区。平安 京时即以朱雀大路为中心,东侧为左京,西侧为右京 ,又将北部呼为“上京”,南部作“下京”。在京都 人的方位概念中,“北”是“上方”。如今还能听到 略上了些年纪的人有这样的对话:“您这是去哪里? ”“到上面去。” 路过妙显寺门前,西面不远是表千家的茶室不审 庵,其名来自“不审花开今日春”,是表千家的象征 。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均由千利休所创茶 道沿袭而来,只是各成派别。妙显寺是日莲宗大本山 ,曾受后醍醐天皇敕封。 寺门南面的小巷里有一家旧书店,乍一看很不起 眼。典型的町家民居,木格窗,推拉门,二楼的“虫 笼窗”——町家建筑二楼的通风窗口,饰以涂过灰浆 的纵向细木条,好似虫笼。廊下摆着几只装满特价书 的木箱。檐下有一块木牌,写着店号:町家古本はん のき。若不是门口挂着“营业中”的招牌,我真不敢 拉开木门,打扰这样静谧的民宅。 这家旧书店很年轻,2009年7月开业,由三人共 同经营。他们原本都有自己的网络书店,因趣味相投 ,就租下一间町家房屋,改造成一家旧书店。三家成 员曾有两人中途退出,剩下的一位是中村明裕,又招 募来两位同好者。这位中村先生出身福冈县的北九州 市,毕业于同志社大学,因为喜欢京都的宁静闲散, 遂定居于此,已经过去十二年。这日我打开木门,柜 台里侧身坐着看书的人正是他,朝我点头招呼,又低 头阅读。 玄关狭长空间内有几排书架,有各类文库新书, 无甚特别,定价也不低。倒是关于旧书收藏的一系列 单行本、文库本很有趣,也比别处见到的全面。譬如 福武文库版青木正美的《古本屋四十年》,作者是东 京人,高中退学去开旧书店,专志搜集近代作家的原 稿、书信以及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们的亲笔日记,曾在 《新潮》连载自己的经营心得,办过季刊《古本屋》 ,写过《昭和少年怀古》一类的书。 …… P191-194
☆ 京都深度游之书,一卷阅尽京都古书店两百年风流。季节轮换,风物迁移,不变的是京都老店淳朴厚道的人情。
☆ 两岸三地首部深入书写京都古书店的著作,既察考诸家古书店的源流,讲述与书店主人的友谊、得书的欣喜,也穿插日本历史文化与风土景物描写,内容丰富翔实,文笔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