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期盼/大学生健康成才丛书
作者简介
王明旭,本丛书主编,总策划之一。教授,医学硕上,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生编,《医学与哲学》、《医学与社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西北医学教育》、《国外医学·医学地理》等杂志编委。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医学史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卫生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性学会副会长兼秘节长,陕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医学史学会主任委员。担任全国高等医约院校卫生管理专业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事管理和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卫生管理专业规划教材《管理学基础》主编,药事管理和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规划教材《医药消费者行为学》主编等。 长期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卫生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了18项国家、省部级、国际合作基金等科研项目;主编与参编的著作和教材35种,其中担任主编的有18种;发表论文88篇。
内容简介
(三)怎么期盼合理 思考起来要像个实干家,行动起来要像个思想家。 如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前多数把自己的未来想象得很好,希望直接踏 入白领阶层,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品着星巴克咖啡,一抬头就可以望 见窗外繁华的街景,工作愉快而轻松。哪知去招聘会转一圈后,这样的工 作非但没有,比这样的条件差许多的工作也很少要应届毕业生,这充分反 映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一个问题——摆不正心态,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十 多年寒窗,如今踏上社会该到了出头之日,有轻松而体面的工作是应该的 ,但是很难有这种一步登天的好事。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社会经 验,必须完成毕业一实践一就职这一个过程,才能很好的与社会接轨。以 下的这个例子为我们反映了两种心态、两种结果。 一家珠宝首饰营销公司招聘营销部经理,在形形色色的应聘简历中, 人事部经理看中了两人,一人是一个刚毕业的MBA,综合条件比较好;另一 个是各方面都不如MBA的地方大学矿物勘测专业的小于,家住外地,经济条 件不是很好。先来说说这个MBA,以下是人事部经理和MBA的对话: 经理:小伙子,刚才我介绍了我们公司各方面的情况,看得出来你挺 满意。我们打算给你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水平比照公司一级管理人 员的标准,怎么样? MBA:没问题。经理,那我的办公室在哪儿? 经理:先别急,你办好手续直接去店里,店长会具体安排你的工作。 (半个小时后,MBA气冲冲地拎着制服袋回来了)。 MBA:经理,店长没搞错吧,怎么会让我当保安?公司的这种规定是不 是有点过分,我学的可是经济管理,希望能够学以致用。 经理:公司制度就是这样的,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先下一线锻炼,管理 干部也不例外,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熟悉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氛 围。这对一个做企业管理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尤其像你这样一直 在学校里读书,缺乏社会经验,一上手做管理多是纸上谈兵。每个企业有 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那样套用书本上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先熟悉环境, 再慢慢磨合才是正道。做基层工作没什么可耻,我本人也做过营业员。公 司不会利用部门经理的薪资请保安,这只是试用期的一部分,你在这一个 月里完全熟悉营业厅的所有工作环节,第二个月再去厂里做学徒,第三个 月去交易所打杂,最后完成一份行业调研分析报告与一份公司F季度营销计 划。这就是你试用期的工作。把这些都做好了,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 营销部经理。 MBA:(沉默……)经理,我想通了,这就回店里上班。 (第二天店长回公司交账时,跟经理抱怨,说经理塞给她个大麻烦。男 孩子上班时躲躲闪闪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对于工作时间安排和人员分 工安排也有很多牢骚,不停地跟店长及营业员掐杠,指手画脚,总说别人 的做法怎么不对) MBA:经理,我要辞职,我干不下去了!我是名校毕业的MBA,又是本地 人,这会儿做的却是保安,见谁也解释不清了——谁得了状元抬轿子?我跟 家里人说自己当了经理,从没说过什么见习保安。现在在营业厅工作,容 易撞见家人或朋友,面子上太下不来,所以每次看到有熟人路过我都尽量 躲着,不想让别人认出我。再说保安的倒班制度我也适应不了,有点吃不 消。 经理:我真为你感到惋惜,但还是祝你好运吧。 (经理看着MBA如释重负,步履轻快的走出公司,无奈地摇了摇头)。 和MBA比起来,小于的表现让经理有了一些安慰。当初招他进来本来打 算作为一级市场管理员来培养的,试用期工资比较低。小于为了节省,干 脆吃住都在店里,连夜勤一起值了,每天晚上值班的时候就和老保安一起 聊天,在东拉西扯中逐渐对公司的历史、人员状况、市场等等有了全面的 印象。再后来派他去厂部锻炼,他仍然留心身边每一个细节和每一次机会 ,三个月下来,他把公司各种情况摸了个透。他为人随和人缘好,大家都 愿意给他提供帮助、支持。在此后的工作中他表现得异常出色,很快就被 提升为区域经理,不到两年,又被提升为营销部经理。如果所有的应届毕 业生都像小于一样,那企业肯定是抢都来不及,哪里会不乐意招聘呢?那个 MBA不仅放弃了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也放弃了公司考察他能力的机会 。 许多优秀大学生初步职场时容易犯那个MBA的弊病,以为自己才高八斗 ,心里存着一个想象之中的理想模式,于是看什么都不合意,看什么都不 顺眼,工作时缺乏承受折挫的能力。能明白从基层做起与以后从事的工作 之间的利害关系并坚持下来的毕业生,往往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其结果 不言而喻,公司和个人皆大欢喜。如果上文中的MBA能正确看待这种短期的 下放锻炼,放低自己的姿态去学习适应,相信发展空间会非常大。有时候 人太在意一时的得失会失去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 ’选择上,某些大学生更看重的是眼前。中外合资镇江无件公司人事部负 责人这样认为,大学生思想活跃,不安于现状,但是通过大学4年的学习, 他们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之路有明确的目标。每次实践、每个机会都是 为实现目标做准备,而不是只图眼前吃香,挣钱多。这样对大学生的个人 发展、对发展中的企业都不好。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创建一种“就业优 先”意识,而高等教育应该强化这种意识,多为学生提供一些锻炼和了解 社会的机会,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就业意识逐渐成熟。摆脱理想的工作状态 ,回到现实中来,从怕吃苦、怕丢脸到努力争取并珍惜锻炼自己能力、毅 力的机会,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就业成为一大难题。众多学子选择 了自主创业,然而,以风靡一时的天行健公司悄然停摆为标志,一批大学 生创业公司纷纷以停业或转行而告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尴尬的 局面?大学生创业之路该如何?为了解答这一串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几位专 家及大学生创业者。 P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