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5.60
折扣购买: 陈玉成传/中国人格读库
ISBN: 9787569905496
从秦末“伐无道,诛暴秦”的大泽乡起义,到东 汉末年“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黄巾军起义,再到 “均田免粮”的明末农民起义。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 义,无不是忍无可忍的贫苦农民的揭竿而起,铤而走 险。虽然起义都以失败告终,饱受打击,但是依然加 速了当权政府的倒台,动摇了封建统治,唤醒了贫苦 农民的反抗意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 年,转战十八个省,大半个中国,是彻底崩解清王朝 统治的前戏,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是世界 反封建反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 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古老 中国的AN,从此,中国大地上狼烟四起,流民失所。 懦弱的清政府妥协退让,为支持战争赔款加大对农民 的搜刮,土豪劣绅更是借机霸占田地,勒索百姓。秦 牧先生这样说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壮年期,这一个世纪里 面,殖民主义者完全不披任何外衣,像野兽一样到处 闯荡掠夺”。丧权辱国的各个条约的签订,残害生命 的鸦片的如潮涌入,明目张胆的抢地夺权,尤其是在 经济贸易中,殖民主义国家不仅对中国掠夺原料、倾 销商品、垄断市场,而且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设 工厂,进行一系列的经济侵略。穷困的百姓再不能过 以往宁静安逸的田园牧歌生活,只能拿起大刀棍棒跟 殖民者抵死相抗。林则徐虎门销烟,气焰嚣张的英国 侵略者遭当头一棒;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打得英军 东奔西跑,溃不成军;鸦片战争中严阵以待的各民族 将士,与殖民者殊死搏斗,捍卫每一寸土地。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统治日益衰败,政权走向 末路:官场上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军队里营务废弛, 纪律败坏财政上,日益亏空,入不敷出;外交上,闭 目塞听,屈辱求和。野蛮骄横的外国侵略者没有哪一 刻不再用炮火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没有哪一刻不在盘 算着怎样多骗取一点在华利益。中华大地哀鸿遍野, 山河破碎!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得中国“家庭为单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洋灯、洋烟等源 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市场;机器生产的洋布压倒了手工 生产的土布;再加上清廷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却是有 增无减,社会危机加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处于水 深火热之中。中华大地上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名名叫洪秀全的广东农 民知识分子暗下决心推翻当前的残暴统治,重新收拾 这破碎的山河,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太平 盛世。 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洪秀全多次科举考试失利, 对清廷的愤愤不平慢慢发展成为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思 想。他在机缘巧合下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开始 更加关注社会民生,救民于水火的意识加深。他常常 对金银外流、国困民贫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为中国 的前途命运拍案三叹。于是在1843年他创立了拜上帝 会,借助西方宗教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的掩护,混合 千百年来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再加上几年的酝酿和 准备,终于于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揭 竿而起,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掀起了震惊中外的 反帝革命风暴。 P1-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