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

创造
作者: (美)托尼·法德尔|译者:崔传刚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1.40
折扣购买: 创造
ISBN: 9787521744842

作者简介

iPod之父,iPhone联合设计者,谷歌智能家居Nest创始人,投资公司Build Fund创始人,乔布斯的幕后功臣之一。 法德尔集设计、管理以及投资等技能于一身。其任职过的传奇公司包括通用魔术、飞利浦、苹果、谷歌等。2001年,法德尔研发的iPod拯救了当时深陷困境的苹果公司,为其后续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后参与设计的iPhone更是深刻改变了世界,成为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基石之一。其打造的Nest智能恒温器被谷歌收购后,也成为谷歌智能家居的奠基性产品。在其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300多项专利。从谷歌离职后,法德尔开始专注于自己创立的投资和咨询公司,指导和帮助正在改变世界的下一代创业公司。

内容简介

成年通常被认为是学习的结束和生活的开始。欧耶!我毕业了!终于解脱了!然而学习永无止境。学校并没有为你余生的成就铺好红地毯。成年不过是意味着你在学习到如何少把事情搞砸之前,会不断把事情搞砸。 传统的学校教育导致人们错误地理解了失败。你上了一门课,然后参加考试,如果没及格,这就是学校里的失败。然后再没别的了。一旦你走出学校,就不会再有书本、考试和分数了。但如果你失败了,你就会有所收获。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这是学习的唯一方法,尤其是当你正在创造一些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东西时。 所以,当面对一系列的潜在事业,你的正确起点应该是先问:“我想要学习什么?” 而不是先问:“我想赚多少钱?” 不是先问:“我想要什么样的头衔?” 不是先问:“哪家公司的名头更大,以至于当其他妈妈吹嘘自己的孩子时,我的妈妈可以轻松把她们秒杀?” 想要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一项最终能让自己功成名就的事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随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在选择于何处工作时又敢于冒险。要遵从好奇心的引导,而不是盲从商学院的发财指南。你要预备着在你20多岁的大部分时间里,你的选择都行不通,你加入或创办的公司也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在成年人的早期阶段,你就是要看着自己的梦想灰飞烟灭,然后你要从中收获尽可能多的经验和教训。实践,失败,学习,其他的自然会跟着来。 ¨ 我穿着一套不合身的廉价中西部风西装去通用魔术面试。所有人都坐在地上,他们抬头盯着我,一脸茫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疑问:“这孩子是谁啊?”他们让我坐下,说:“看在老天爷的分上,你把领带搞下,把外套脱了吧。” 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 好在这只是一桩小事。我在1991年成了这家公司的第29号员工。当时我还是一个21岁的毛头小子,我心怀感激地接受了这份名为诊断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我的职责是开发出用来测试他人设计的软件和硬件的工具,同时我也是整个公司里职级最低的人。但我不在乎这个。我很清楚,踏进这家公司的门之后,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证明自己,不断精进。 在这之前的一个月,我还是自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公司规模极小,通常只有三个人,有时候也可能有四个。工作推进得非常迟缓,甚至有点在原地踩水的感觉,而踩水感觉起来又像是溺水。要么成长,要么死亡,停在原地没有任何出路。 所以我就去了能获得成长的地方。头衔和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么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机会才是最为关键的东西。 我仍然记得,当我收拾行李从密歇根开车去加州的时候,我的心还是七上八下的。当时我名下还有400美元,而我的父母仍然没搞明白我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希望我获得成功。他们希望我过得快乐。但这么多年了,我简直把一切都搞砸了。我热爱计算机,但在七年级我的第一门计算机课上,我几乎每天都会被老师赶出教室。我总是指出老师的错误,坚持认为我比他更懂这个,而且老是摆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我把那个可怜的人给惹哭了,后来他们把我赶出了这门课,让我转去学法语。 在密歇根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第一周没有去学校上课,而是跑到旧金山参加“苹果节”,给我的初创公司搭建展台。回到底特律后,我才把此事告知父母。他们都很抓狂,但我早就掌握了对付他们的办法,那就是事后求得宽恕,而绝不会事前请求允许。我记得当时我坐在宿舍里,一边消化着我在旧金山码头吃的晚餐,一边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同时横跨两个世界。这事儿根本没那么难。 那是我亲手创立的公司,我夜以继日为之奋斗的企业,它固然一直险象环生,但也正在给我带来回馈。但我现在却要弃它而去了。我要去哪里?通用魔术?通用魔术到底是个什么鬼?如果我非要找一份正式的工作,我为什么不去IBM呢?为什么不去苹果公司?为什么不找一个铁饭碗?为什么我就不能选择一条让他们能理解的人生道路? 我真希望当时自己就知道下面这句话,兴许它还真能有点帮助。 20来岁时唯一的失败就是无所作为,其余的都叫试错。——佚名 我需要学习。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身边有一群真正知道造物维艰的人。这些可都是亲身体验过切肤之痛的人。如果这一步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犯错就是避免再次犯同样错误的最好方法。实践,失败,学习。 关键是要有一个目标,去追逐一些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对你又特别重要的东西。然后一步步向这个目标前行,即便步履蹒跚,你也要持续向前。 你不能想着抄近道——你不可能只是收获答案,却绕过所有的困难。人类是通过富有成效的努力来学习的,我们必须亲自去试验,亲自去失败,然后下次再尝试一种不同的方式。在成年的早期,你必须学着接受这一点——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回报,但无论如何,都要承担风险。你可以遵循别人的指导和建议,也可以追随别人的足迹前行,但只有你自己迈出脚步,亲自了解这条路会把你引向哪里,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有时候我会在高中生的毕业典礼上做演讲。一群才18岁的孩子,他们在这场典礼之后,将第一次独自奔赴这个世界。 我告诉他们,他们所有的人生决定中,大概只有25%源于自己。这还是多说了。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直到你搬出父母的房子,你几乎所有的决定要么是由他们直接做出的,要么是由他们帮着规划的,要么则是受他们影响而做出的。 我说的不仅仅是那些显而易见的决定,比如选哪门课和参加哪项运动。我所指的是当你离开家门开始独立生存时才会发现的各种不易被发现的决定: 你用什么样的牙膏? 什么样的厕纸? 你把银器放在哪里? 你怎么放自己的衣服? 你信奉什么宗教? 所有这些关乎成长的琐碎事情,尽管从来都不需要你自己决定,但也同样植入了你的大脑。 多数的孩子不会有意识地审视这些选择,只是模仿自己的父母。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此时模仿是有必要的。 但你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 等你搬出父母的房子,你就有了一个可以独自做决定的机会窗口,一个短暂、闪亮、无与伦比的窗口期。你可以不受任何人支配,配偶、孩子、父母都不会左右你。你是自由的,自由到可以选择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这就是你应该大胆的时候。 你打算住在哪里? 你想去哪里工作?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的父母总会给你一些建议,你可以接受,也可以忽略。他们的判断源自他们对你的要求(当然是要你成为最好的,只能是最好)。你则需要找其他的人生导师给你点有用的建议,比如老师、表亲、阿姨或者好朋友家的一个比你大的孩子。你现在是独立了,但这不意味着你只能自己做决定。 因为这就是你要做的事情。这就是你的窗口。这就是你该冒险的时候。 当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窗口就开始关闭了。你不能再任由自己做决定了。这也不是问题,甚至是件好事,但这也是另外一回事。此时那些倚靠你的人会塑造和影响你的选择。即使不需要养家,你也会逐步累积一些你不希望冒险的理由,比如朋友、资产或者社会地位等。 但在你事业的早期,当你的人生刚刚起步的时候,你大胆冒进的最糟糕结果,也无非是搬回来和你的父母住。这不丢人。把你自己扔出去,在所有的事上都栽跟头,这是世界上最为快速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借此弄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 你可能真的会搞砸。你的公司可能会倒闭。你可能心里忐忑不安,担心自己是不是食物中毒了。但没关系,这就是事情应该有的样子。如果你感觉不到紧张,那说明你没做对。你必须把自己推到山巅,即便这意味着你可能会掉下悬崖。 我从第一次惨痛的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我从第一次成功中学到的要多得多。 通用魔术是一个实验。这不仅是指我们在做的东西——我们在做的确实是彻头彻尾、惊世骇俗且几乎让人难以置信的新东西,也是指我们构建这家公司的方式。这个团队因为天才成群而如此受人瞩目,而所谓的“企业管理”则因此完全被置之不顾。没有任何的固定流程,我们只是在那里……造东西——任何我们领导觉得酷的东西。 每件作品都必须从头开始手工制作。这就像给100个工匠一堆金属板、塑料和玻璃,让他们造一辆汽车。我的一个项目是研究如何将各种小玩意连接到我们的设备上,所以我打造了一个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的前身。然后我被分配去设计一个可用于设备之间的红外网络(比如如何把遥控器和电视连接),所以我重新设计了一个协议栈的所有七个层次。让人惊喜的是,我成功了。其他工程师很兴奋,于是在上面创建了一个文字游戏。这款游戏在办公室里大受欢迎。我欣喜若狂,感觉要上天了。但后来一位更有经验的工程师开始检查我编写的代码,并困惑地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构建网络协议。我回答说我不知道自己正在构建网络协议。 这是我犯的第二个错误。 虽说我本可以先去看看书,然后就能节省好几天的气力,但这种自己鼓捣出来的感觉真的很爽。我创造了这个世界上从未有过、还有用处的东西,而且用的是自创的方式。 这非常疯狂,但也很有乐趣。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专注于有趣,没有着装要求,没有办公室法则。这里和我以前待过的中西部完全不同。通用魔术可能是硅谷第一批真正实践“玩就是工作”这一理念的公司之一。它相信一个快乐的工作场所可以创造出让人快乐的产品。 但我们可能有点快乐过头了。有一次我们照例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我抓起一把弹弓玩了起来(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办公室里放一把弹弓吗)。两个同伴和我在弹弓上装了泥巴,开弓射出,结果把3楼的一扇大窗户打出一个大洞。我真害怕会因此被开除。 结果每个人都乐了。 这是我犯的第三个错误。 在那四年中,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通用魔术。我学习,失败,工作,再工作,不断工作。我一周工作90~100小时,有时甚至工作120小时。我从来不喝咖啡,因此我主要靠健怡可乐续命,每天喝一打(郑重声明,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碰过这种“毒药”)。 顺便说一下,我不推荐这么干。你不应该为了工作而搭上性命。任何公司也不应该指望你这么做。但如果你想证明自己,就一定要尽可能多学习,多做事情,而这就需要你在时间上投入。你得来得早、走得晚。有时候也得在周末和节假日工作。不要指望每隔几个月就能休假。让你工作和生活的天平稍微往一边倾斜一点点,让你对事业的满腔激情成为你的驱动力。 在那几年里,我是指哪打哪,全速向前,而且我们会同时向多个方向冲刺。我的偶像们总说,拿下那座山,那我就会把它当成我的珠穆朗玛,然后拼尽全力,以让他们能够对我另眼相看。我百分之百相信我们会制造出史上最具改变世界能力的设备。我们都坚信这一点。 然而产品发布却接连推迟。一次,两次,三次。我们不缺钱,也不缺媒体曝光,更有着别人对我们的极高期望。但也正是因此,我们的产品总是在改进之中,从来都不够好,永远都在不断增加功能。我们的竞争对手却突然杀了出来。就在互联网开始成为主流并且向所有人开放的时候,我们却在做一个由类似于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大型电信公司运营的私人网络系统。我们的处理器不足以支持安迪和比尔理想中的用户体验,也无法展现苏珊·卡雷设计的图形和图标。苏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她为Mac创造了最初的视觉语言,为魔链(Magic Link)打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但是每次你点击屏幕时,这该死的东西就会卡住。用户测试人员对时间拖延和各种漏洞备感沮丧,他们总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操作有问题,还是设备本身的问题。问题清单一天比一天长。 这就是我犯的第四个错误到第4000个错误。 1994年我们最终推出产品时,我们还没能做出Pocket Crystal。我们做出来的是索尼的Magic Link。 1.iPod之父、iPhone设计者、谷歌智能家居Nest创始人、投资公司Build Fund创始人托尼·法德尔的成事心法 2.罗永浩,刘润,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顺为资本创始人程浩,小冰公司CEO李笛,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a16z创始人本·霍洛维茨,《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等诚挚推荐 3.美亚2022年编辑推荐图书;美亚投资榜第一;《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畅销书 4.所有经验教训均来自一线亲身实践,具有极强的实操性和可借鉴性 5.对于任何想要有所作为,或者希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来说,本书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