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上下)/世界哲学家书系

爱因斯坦(上下)/世界哲学家书系
作者: 李醒民|责编:包瑞峰
出版社: 东北师大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爱因斯坦(上下)/世界哲学家书系
ISBN: 978756816678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后记 世事沧桑知天命, 神离红尘耳目清。 香茗一杯思绪远, 任尔东南西北凡。 ——李醒民《五十感怀》 这首题记诗是我在岁逾“知天命”数月后写下的, 它凝聚了我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也能比较准 确地映现出我此刻的心理情势和思想情趣。它与我今年 6月26日为自己的一本关于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的著作 所写的下述片言一拍即合,无声地奏出了我的情愫和心 曲: 哲学不是敲门砖和摇钱树,因此我鄙弃政治化的官 样文章和商品化的文字包装。 远离喧嚣的尘世,躲开浮躁的人海,拒绝时尚的诱 惑,保持心灵的高度宁静和绝对自 由,为学术而学术 ,为思想而思想,按自己的思维逻辑和突发灵感在观念 世界里 徜徉——这才是自由思想者的诗意的栖居和孤独的 美。 不用说,这样的内心独白(读者不难看出,这显然 受到爱因斯坦的思想和品格的强烈影响)绝不意味着“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国的知识分子 不管怎样经磨历劫,其骨子里生来似乎就注入了古代士 人(仁人)修齐治平的心理情结和先忧后乐的优良传统 ——“位卑未敢忘忧国”。因此,在他们的人生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尤其是在世纪之交这样的历史转折和社 会转型时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正直学人, 又怎能将国家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 、社会世俗化、民族现代化置诸脑后,不闻不问?因此 ,我多年来出于良知和兴趣,一直在做我应该做的事和 我喜欢做的事,为中国的学术建设和思想启蒙略尽微薄 之力。尽管自觉才疏学浅、势单力薄,外加命途多舛、 时势易变,未能尽如人愿,但是可以告慰自己良心的是 :我著书未为稻粱谋,立言没敢随风走。也许是对我的 拳拳文心和孜孜潜心的酬答或补报,我的研究成果和学 术观点甚至在国际学术界也得到了一些承认,这多少使 我稍觉宽慰。 最近一事使我感到十分突然和吃惊。10月31日晚, 应沈昌文先生之邀赴东单小聚。席间,庞朴和孙长江先 生告知在座诸位,傅伟勋(1933—1996)教授不幸于日 前去世。闻此我顿时为之愕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与傅 教授的最后一次交往。那是去年10月中旬,我在寄出《 迪昂》书稿的同时,也给美国费城发了一封信,谈及拟 写批判学派最后两个人物皮尔逊和奥斯特瓦尔德的意愿 。傅教授在11月4日的回信中说:“醒民兄:10月11日 来函敬悉。完成之后,请先撰写尸前书撰成之时,告诉 我一下。我已决定退休,转到台北做事。从今以后一切 联络请用上面南加州的自家永久地址为盼,因我不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