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日影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山·海·平原 最初认识家乡莆田的山 ,是壶公山。只要立于我家 祖宅的石阶上,便能见到它 。在我的眼中,它有如一位 顶天的老人盘坐在那里,他 的长袍有时呈蓝色,有时呈 灰蓝色;有时,则见到遮住 山巅的若干灰暗的云,此云 ,或流动不定,或凝固若定 ,无变化。此类景象,邑人 俗称为“壶公戴帽”,乃全邑 将雨之兆。莆田二十四景中 ,称此景象日“壶山致雨”。 此山在兴化平原上拔地而起 ,其主峰高度约七百八十八 米,说起来并非境内山之最 高者。莆田所属地域内,北 部山脉如青龙岭、高阳山、 九华山等山脉,其高度均超 过此山(在八百米以上), 然而均不及壶公山之有名。 除壶公山外,我自小便知其 名者,有石室岩,有东岩山 ,有凤凰山(南山),此三 山均不高,称之为丘陵可矣 ;但它们分别有“石室藏烟” “东山晓旭”和“南山松柏”之 称,均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此数座山,在家乡之名最 著,看来有一些原因。如在 城关均可见及,此一;其二 ,风景颇佳。东岩山居城关 内西北隅,山有寺和塔,建 于宋,有三教祠,建于明, 有一棵古樟,传为西晋物; 山上岩石错列,而古松又错 列于岩石间,其景简古,若 出倪瓒之笔。石室岩离城关 不及五华里,从城关西望, 其上神殿、佛院、古塔、林 木,若氤氲于淡淡之蓝烟中 间。少时以致暮年,我曾多 次到此,有石级抵此山最主 要风景石洞,石级两旁古树 森林,时见泉水自崖间流下 。此石室岩有一石悬空如屋 盖,使石室岩状若石室,是 处曾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 文化遗物,如石斧、山纹形 陶片等。游此地,每念及此 ,心中会生出说不清的一种 怀念之情。至于凤凰山即南 山,离城关南门外不及五华 里,那里有广化寺和满山松 林,寺建于隋开皇年间,其 山麓会冒出盐卤,说明在远 古,这里是海。莆俗,春节 (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 ,儿童有春游之举,有些儿 童骑了马到城内的梅峰寺, 或到南门外的广化寺游玩。 我少时也几乎每年春节必至 南山一游,只是,我虽然从 小爱马,却都结伴步行而去 。 至于小时在家乡最早认 识的山:壶公山,迟至前两 三年始得一游,其时我已进 人古稀之年。山上最著名的 神庙日凌云殿,佛堂日白云 院,此堂此殿,一属释教, 一属道教,毗邻而居(具体 地谈,几乎可说是殿和堂之 墙相依靠、依附),使我觉 得很有意思。世传,南宋陆 秀夫携二帝南逃过境时,曾 夜宿白云院;又传,民国初 年黄廉(俗称“十六皇帝”) 聚众举义,曾扎营于凌云殿 。凌云殿西庑院中有一穴, 传为火山之口;又传,山上 石岩问,发现凝固其上的海 蛎壳,并曾发掘出古代的船 桅,等等。有关地质、考古 学的考察、调查,说明吾邑 此座名山是一座熄灭了的火 山,它曾经沉浸于荒古的海 底。三年前,我游此山时, 最令我感动者,为立于山巅 (现在这里有一座气象台) ,南望,可观兴化湾。当天 晴朗,海水、天空皆呈蓝色 而且明亮;天上有几片白色 的闲云,而海湾中的船帆若 浮于水上之白色树叶。北望 ,可观整个兴化平原,广阔 、深远;可观与壶公山并称 的木兰溪,蜿蜒于平原上的 果园、田畴、村落之间。我 已经老了,平时心境平静如 镜,登故地的壶公山,观沧 海、平原,不觉心潮起伏, 不觉自己有如一位年轻人, 在心中默念“故乡,故乡”不 已。 家乡莆田境内,有山, 有海,有平原。然而西北部 的崇山峻岭,仅在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曾经到过。亡妇秋 声祖家在山区。我们结婚的 次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日寇滥炸我国城乡。为了看 看秋声的祖家,以及逃避空 袭,我们同往她的祖家后洋 村。当时,城关与山区间没 有公路。离城不数里,即行 邑境北部丘陵间的山道,约 行十五华里,过澳柄岭。此 岭上下均有数百石级。至岭 巅,路旁有数百古樟,荫下 有野店及卖稀粥小铺。盖此 处为通往莆田北部山区必经 要道,行人至此往往休憩一 番,再翻过岭下。至北面岭 下,有伞店,这是因为山区 出竹、出桐油,故此处制伞 成为传统的、并在全邑驰名 的手工艺。从此行两三里, 为白沙镇,四面梯田间,杉 木林间,出现一条山涧小街 ,有肉铺,售咸带鱼、干虾 米的小摊,有农具铺。过此 镇,乃登上至亡妇祖家的山 岭。岭极陡峭,山径之一旁 为悬崖,为深壑。是次至后 洋村,居半个月以上。这座 当时只有二十余户的小山村 ,居高山问一小盆地之间。 村之四周,除梯田外,皆竹 林,皆杉木林以及其他杂树 古木。稍微走出村外,则可 见深藏于山岩林问的深潭、 小溪。至今印象犹深者,村 西有一口深潭,其上悬崖间 时有泉水从苔藓间滴下,潭 中竟然开放野生的睡莲花。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