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作者: 胡一峰|责编:阴奕璇
出版社: 中国文联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ISBN: 9787519049447

作者简介

胡一峰,男,浙江余杭人,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文联理研室副主任、副研究员。2019年获评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主要从事文艺评论和文艺史研究。出版有《真话与道理》《变迁》《解读中国梦》等,在主流报刊发表学术和评论文章多篇。

内容简介

01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对很多人而言,朋友圈 已成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 上网之人总有几位点赞之交 ,而交往也只限于朋友圈里 互相点个赞,有的甚至从不 曾谋面。有时机缘凑巧见了 面,也没有一见如故的欢喜 ,反因对方与想象中大不同 愈添了生分。 确实,不少人网上网下 两副面孔。在网上,屏幕是 面具,现实的约束暂时抛在 一边,躲在滤镜背后,展现 给人的是“想象的自我”。即 便这个“自我”可能更符合内 心的期许,心理的真实与现 实的真实毕竟不同。因而, 见到网上频频为你点赞、语 言辛辣风趣的朋友,实为古 板木讷甚至陈腐呆气之人, 心中自然凉了半截。他送上 的那些“赞”,含金量似乎也 打了折扣。 “朋友”比“熟人”更近一层 ,“朋友圈”里却潜伏了不少 陌生人。或许是某次会议上 的邻座,或许只因同在一个 群,或许不过是一次公对公 的联系中,你们互扫了二维 码,走入对方朋友圈。在前 互联网时代,这些人如天边 的云朵,偶从眼前飘过,便 一去不返,消散在生活中了 。现在,却和我们联系在了 一起。这是互联网时代特有 的黏性。“网”这个词真是生 动,信息技术如辛劳的蜘蛛 ,把网织得如此之大,而我 们这些离不开手机、电脑的 生灵,正如扑网而去的飞虫 。 哲学家张世英衰年变法 ,提出“万有相通”之论。万 有相通之要害在万人相联。 人与人,尤其是陌生人与陌 生人之间的联系,是万物相 通之前提与动力。工业文明 改变了农业文明的熟人社会 ,让陌生人社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