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影商业(第4版)

全球电影商业(第4版)
作者: 编 著 者:[加]杰森·E.斯奎尔(Jason E. Squir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76.70
折扣购买: 全球电影商业(第4版)
ISBN: 9787505756878

作者简介

编著者简介 杰森·E.斯奎尔(Jason E. Squire),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荣誉教授,主要讲授电影商业、案例研究和编剧课程,曾在联艺公司、二十世纪福斯任职高管,长期致力于将“电影商业”建设成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 同时,还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以娱乐产业研究大师的身份与德稻教育(上海)合作,在中国、日本、英国等世界各地讲学,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综艺》撰写文章,被CCTV-6、《中国日报》、BBC新闻、法新社、CNN财经、《世界报》、日本广播协会、路透社、《好莱坞报道》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此外,曾在中国电影协会的学术刊物《电影艺术》上,发表其研究成果《美国自制电影的营销与发行》(“An Introduction to DIY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斯奎尔教过的学生包括:导演道格?里曼(代表作《谍影重重》《明日边缘》),编剧大卫?S.戈耶(代表作《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以及漫威总裁凯文?费奇等。 译者简介 裴之田,北京大学电影学硕士,文学学士,哲学学士,常年从事影视编剧、制作与教学工作。 王宁,香港大学英语语言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笔译3级认证。

内容简介

第4版序言 电影长片制作的实践、流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商业行为复杂而引人入胜。这整个过程的框架构成了这本书第4版的核心内容。和第3版相比,这些内容是全新的。领域内的一线专家将分享他们的见解,引领电影爱好者和制作者们开启这次阅读之旅。本书旨在面向全球读者;毕竟,娱乐行业已经全球化了。本书中有关商业实践、谈判要点、行业关系和策略选择的问题,在任何拍电影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 有关写作风格的一点提示:各章作者会使用一些含义相近的术语词汇。“电影”(movie)可能也会用“影片”(picture)、“电影”(film)或“故事长片”(feature)来表述。“制片厂”(studio)也会被称为“资方兼发行方”(financier-distributor)或“大制片厂”(major)。“好莱坞”(Hollywood)在本书中也不是一个南加州的地理概念,而是指代那些遍布世界各地、制作面向全球市场的影片的地方。“传统”(traditional)一般是指有别于数字媒体实践且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管理方式。下面加点的词汇用来指示定义,这些词汇的定义一般也会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另外,“家庭娱乐”(home entertainment)不仅指诸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以下简称DVD)这样的实体消费品,还指任何通过数字形式传输的内容。每个特定领域都会发展出各自的一套缩写词汇,以及能将缩写词汇和新生词汇区分开来的行话,娱乐产业也不例外。这个行业内充斥着缩写。在缩写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尽量做出解释和说明。 本书的章节将按照电影的制作流程进行排序,每一章都建立在前章的基础之上。这种方式也是各类发行平台视觉化叙事的基础。在第一部分概述之后,全书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资金的流出,后半部分讲的是资金的流入:先谈支出,后谈收入。 (1)创作者。这部分介绍的是重要的电影创作者们。以迈克尔·伦敦(Michael London)为代表的制片人需要去寻找并获取故事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选定导演,敲定演员,完成融资事宜,并承担影片的商务管理职责。制片人是在一个影视项目上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以道格·里曼为代表的导演是核心创作者。导演要和制片人合作,一起做出创意和商务决策。导演是与成片绑定关系最紧密的艺术家。在这个部分,本书还邀请了杰伊·杜普拉斯(Jay Duplass)。他是个跨界艺术家,职业生涯起源于DIY领域。 (2)资产。这部分让我们回到了电影项目的发端,即故事的知识产权,进而开始整段旅程。编剧的工作将由大卫·S.戈耶进行介绍。编剧在市场中经常由律师、经纪人或经理人代表,比如朱厄尔·罗斯(Jewerl Ross),他的工作就是将这些作品销售出去,变成项目资产。这个过程也包括在故事编辑[比如环球影业(Universal Pictures)的罗米·德沃曼(Romy Dworman)]的协助下,把项目提交给买家。根据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文学经纪人会谈判不同的电影交易。知识产权集团(Intellectual Property Group)首席执行官乔尔·科特勒(Joel Gotler)从事的就是这项工作。 (3)资金。支付各项服务产生的费用,是行业内所有商业活动的根本。在这部分中,我们将会探讨电影融资的业务实践。律师彼得·J. 德科姆(Peter J. Dekom)会讨论电影投资的趋势,以及制作成本日益升高的问题。合规咨询公司(Compliance Consulting)的财务与发行顾问罗布·阿夫特(Rob Aft)会讲解艺人和公司获得报酬的不同方式。之后,沃格尔资本管理公司(Vogel Capital Management)的娱乐行业分析师哈罗德·L.沃格尔(Harold L. Vogel)会打开我们的眼界,对行业进行整体描画。 (4)管理。接下来的这个部分包括了所有影视决策方面的专业知识。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The Walt Disney Stuidios)董事长艾伦·霍恩(Alan Horn)和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会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向读者介绍电影管理哲学。曾任哥伦比亚影业、派拉蒙影业(Paramount Pictures)和联艺公司总裁的大卫·V.皮克尔(David V. Picker)也会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戏剧与影视学院副院长芭芭拉·博伊尔(Barbara Boyle)教授将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对独立电影的传统进行介绍。 (5)交易。所有的重要交易,都要以合约的形式规定和确认。每份合约中都会包含这些基本元素:计划完成的产品或服务,项目的时间或时限,报酬。各类合约的总设计师通常是娱乐律师。在这部分,我们邀请了琳达·利希特尔(Linda Lichter),她经常要代表客户,与资方兼发行方的律师进行谈判。艺人通常由经纪人或商务代表出面代理。在本书中,格什经纪公司(Gersh Agency)的行政副总裁斯蒂芬·M.克拉维特(Stephen M. Kravit)将介绍这部分业务。制片人必须为项目超支做好预防保障措施,这部分将由UniFi Completion Guarantors完片担保公司的总裁史蒂夫·曼格尔(Steve Mangel)讲解。而想要与某个特定的艺人合作,制片人还免不了与经纪人进行反复的拉锯沟通。这部分将由曾就职于创新精英文化经纪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的杰西卡·图钦斯基(Jessica Tuchinsky)进行论述。 (6)制作。在主要拍摄阶段,所有复杂的准备工作和制作计划都会得到执行。协调细节是制片管理工作的日常职责,这部分内容将由行政制片人迈克尔·格里洛为我们介绍。这部分也包括导演组制定的细节化工作流程,尤其是第二副导演的工作流程。本章将由第二副导演阿伦·库佩茨基(Allen Kupetsky)撰写,其中包括他在《社交网络》中的工作实例。 (7)市场营销。电影完片只是成功的一半。在影片成功吸引观众购票观影之前,整个产业都暴露在财务风险之中。在销售的第一个节点—院线放映阶段—成功定位全球的付费观众,是电影营销人员的职责。这部分内容将由华纳兄弟全球市场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 Worldwide Marketing)行政副总裁布莱尔·里奇(Blair Rich)为我们介绍。Screen Engine / ASI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凯文·戈茨(Kevin Goetz)将为我们介绍一个鲜为人知但影响深远的领域—市场调研。对于独立电影来说,电影节和电影市场对影片的定位和销售极为重要,这部分内容将由电影节顾问史蒂夫·蒙塔尔(Steve Montal)为我们介绍。 (8)收入来源。这一章是一个转折点,内容的重心由花钱变为赚钱。顺次排布的“窗口期”组成了一部电影的赢利周期,琳达·本杰明将为我们详细介绍这一体系。她既是RRKidz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负责全球战略与商务,也曾任相对论传媒(Relativity Media)的副总裁,负责商务和法务。格林-哈森-詹克斯师会计事务所合伙人,合同合规与司法鉴定部门(Contract Compliance and Forensics)负责人伊兰·海默夫(Ilan Haimoff)会为我们讲解不常为外人道的制片厂会计工作。 (9)影院发行。对于付费大众来说,发行商是将观众与影片连接起来的重要环节。做这个工作的人既像销售员,又像魔术师。院线发行管理者和放映商之间存在着一种爱恨交织的关系,他们会共同将影片推上银幕。院线发行管理者还要与市场营销管理者一起斟酌、权衡广告费用与票房收入之间的比例。本书中负责介绍发行内容的作者,既有华纳兄弟本土发行公司的总裁丹尼尔·R.费尔曼,也有曾任韦恩斯坦影业(The Weinstein Company)旗下RADiUS公司联席总裁,目前自创了独立发行公司的汤姆·奎因(Tom Quinn)。 (10)影院放映。影院所有者是电影行业的核心分销商,他们会与消费者进行最初的直接接触。放映商和发行商被供需关系绑定在一起。大型院线全美娱乐公司总裁莎丽·E.雷德斯通,以及独立发行商莱姆勒院线(Laemmle Theatres)的罗伯特·莱姆勒(Robert Laemmle)和克雷格·莱姆勒(Greg Laemmle)与我们分享了相关的商业问题。 (11)家庭娱乐。这一收入来源—诸如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VOD)、包装零售商品(比如DVD)这样的数字发行—是目前变化最大的主流收入来源。这一复杂业务在制片厂层面的细节,将由华纳兄弟全球家庭娱乐发行公司(Warner Bros. Worldwide Home Entertainment Distribution)总裁罗纳德·J.桑德斯(Ronald J. Sanders)为我们介绍。线上独立发行是一个快速增长且在不断丰富的领域,VHX Corporation公司(vhx.tv)创始人与首席执行官杰米·威尔金森(Jamie Wilkinson)将为我们介绍这部分业务。 (12)DIY模式。电影创作者可以通过线上自主发行,绕开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而掌握自己影片的命运。这种新模式给了创作者更大的权力,也给了消费者更高的参与度,其特点就是对数字平台和自主发行工具的应用。因此,在电影行业普遍民主化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预算很低的影片。这些利基性质的小众电影与互联网的小众属性天然吻合。DIY领域的概述将由本书编者亲自操刀。创业式的低成本制作模式,将由制片人埃里克·B.弗莱施曼(Eric B. Fleischman)介绍。他在毕业后的两年内完成了7部影片的制作。 (13)消费品。影片名或人物的衍生授权及产品贸易,是电影品牌拓展中利润极高的分支,尤其体现在系列影片上。但是像所有的电影生意一样,这种模式也有很高的投机性,因为消费品不仅需要预先设计、制作、运输和储存,还要在影片上映之前在数千家门店和网店中同步发售。资方兼发行方与生产商兼被授权商之间的关系,将由阿尔·奥瓦迪亚(Al Ovadia)介绍。他是阿尔·奥瓦迪亚与合伙人股份有限公司(Al Ovadia & Associates)的总裁,也曾在索尼影业消费品公司(Sony Pictures Consumer Products)担任行政副总裁。 (14)国际。电影是个全球化的生意,英语流行影片一半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北美之外的地区。国际发行顾问罗布·阿夫特(Rob Aft)会根据国别详细介绍不断增长的国际电影市场,包括内容传输体系和收入来源。全球最大的消费者市场—中国—的电影行业整体情况将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和媒体研究方向教授孙绍谊介绍。中国电影行业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让中国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电影市场。 (15)未来。如今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了解娱乐工业的源头和最新发展情况,对于深入认识行业走向至关重要。纽约制作与后期新闻(NYC Production and Post News,nycppnews.com)的创始人和总裁,未来学家丹·奥基瓦(Dan Ochiva)会在他负责撰写的章节中全面梳理媒介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电影、电视、家庭娱乐、音乐、数字及其他媒体联动起来。 本书第4版旨在揭示那些会影响成片的商业决定并厘清这些决定的权重和主次;旨在让从事行业内任一工作的人了解其岗位与整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旨在消除人们对于电影商业这一层面的误解和抵制;旨在记录当下那些会随时间推移而愈加激发人们兴趣的行业趋势与态度,为后世提供借鉴。 如果读者通过本书获得了对电影商业的基本了解,同时能在阅读过程中自得其乐,那么我们的这些写作目标也就圆满完成了。 全球互联网时代之下,消费者变得没有耐心、不再忠诚,愈加难以取悦;各种娱乐产品的飞速发展,也让整个娱乐产业暗流涌动、充满不确定性。如何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建立新的平衡,正是本书试图探讨的核心主题。本书囊括电影创作、交易谈判、公司管理、收入来源、发行方式、市场营销等流程中涉及的全部细节和关键,并试图以电影商业为模板,将电影与电视、家庭娱乐、音乐、数字及其他媒体联动起来,展望全球娱乐产业忧患与希望并存的未来。 本书此次全面修订的第4版,进行了史上zui大幅度更新,特约38位业界高管重新为每一章节撰写专文。第4版旨在理清娱乐产业中各种商业决定的权重和主次,分析当下行业趋势发展,提供zui前沿的实战案例与宝贵经验。 ◎ 电影商业领域堪称奠基之作的shou部教科书,全球畅销30余年,多次全面修订、与时俱进更新的娱乐行业从业者终极指南 ◎ 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必读书目,已被译成中、日、韩、德、西等多国语言 ◎ 漫威之父斯坦·李、美国《出版人周刊》、百年行业专刊《美国电影摄影师》一致推荐 ◎ 全方位剖析全球电影市场,从IP开发、融资、公司运营、商务谈判、制片管理到市场营销、赢利模式、发行放映……助你全面掌握商业世界的运行法则 ◎ 大文娱视角,横跨电影、电视、主题公园、动画、音乐、互娱、消费品等行业 ◎ 第4版大幅更新,增加有关线上独立发行、DIY发行模式等章节,特邀凯文·费奇谈漫威影业经营之道,收录官方授权的《社交网络》完整流程案例等,以全球化的视野,直面内容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危机与挑战 ◎ 本书特约作者包括:《杯酒人生》制片人、《谍影重重》导演、《蝙蝠侠:黑暗骑士》编剧、环球影业故事部门高级副总裁、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董事长、二十世纪福斯前商务副总裁、创新精英文化经纪公司前经纪人、梦工厂故事长片制作部门前主管、华纳兄弟全球市场公司行政副总裁……38位业界高级主管梦幻携手,披露第1手行业机密和实战策略 ◎ 译文精准,装帧升级,开本舒适,阅读体验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