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精)

瓦尔登湖(精)
作者: [美]亨利·戴维·梭罗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瓦尔登湖(精)
ISBN: 9787544779159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作为十九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不仅被誉为美国自然随笔之父,而且也是美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集,文风简洁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十九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众多作品中,尤以《瓦尔登湖》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内容简介

一、 俭朴之道 我写作本书,或者确切点说,写作其大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是独自居住在树林里,就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畔,方圆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人。我住在自己建造的一座小屋里,全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维生。我在那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成为文明生活的寄居者了。 若不是镇上的人对我的生活方式盘根究底,我还不会贸然端出自己的私事,引起读者的关注。有人会认为我这样做有些不靠谱,不过在我看来这并非不靠谱,而考虑到种种情况,这反倒非常自然,而又合情合理。有人问我得拿什么充饥;是否感到孤独;是否害怕;如此等等。还有人出于好奇,想知道我收入中有多少捐献给慈善事业;另有些拖家带口的人,就想知道我抚养了多少穷孩子。因此,如果我在本书中试图回答若干此类的问题,就请那些对我并不特别感兴趣的读者见谅。在大多数书籍中,“我”,或者说第一人称,常被省略;在本书中,却要被保留;念念不忘自我,这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我们通常都不记得,归根到底,发言者总是第一人称。倘若我有个同样了解的他人,我就不会如此大谈自己了。不幸的是,我由于阅历狭窄,也只能局限于这个主题了。再说,就我而言,我也要求每一个作家,迟早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简单诚实的描述,而不仅仅是写他道听途说得来的别人的生活;就像是从遥远的国度寄给他亲属的信函那样的描述;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过着诚实的生活,就一定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国度。也许,本书格外适合穷学生阅读。至于我的其他读者,则可择取适合他们的那些部分阅读。我相信,没有人会在穿衣服时把缝口撑开,因为衣服合身穿起来才舒适。 我想要说的事情,与其说与中国人和桑威奇群岛的岛民有关,不如说与你们这些本书的读者有关,据说你们都生活在新英格兰;书里说的都是你们的状况,尤其是你们在这个世界、这个城镇的外在条件或状况,究竟是什么状况,是否非得搞得这么糟糕,是否无法得到改善。我在康科德跑了许多地方; 所到之处,无论商店,办公室,还是田野,在我看来,居民们都在用千奇百怪的方式进行赎罪。我听说,婆罗门置身于四面烈火之中,两眼直视太阳;或者身体倒悬,头垂在火焰上方;或者扭头仰望天空,“直至他们的身体再也无法恢复其自然的姿势,而由于脖颈扭曲,只有液体才能流进胃里”;或者终生用锁链拴住,在树脚下度日;或者像毛虫一般,用身体来丈量庞大帝国的疆域;或者用一条腿站在木桩顶上—甚至这些有意识的赎罪形式,也并不比我每天目睹的场景更令人难以置信,更令人吃惊。与我邻人所做的苦修相比,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苦役也微不足道,因为他的苦役只有十二件,终有个尽头; 可是我永远也见不到我的邻人杀死或捕获任何一个妖怪,或者完成任何一件苦役。他们没有伊奥拉斯这样的朋友,用烧红的烙铁烙九头蛇的头颈,我的邻人刚把九头蛇的一颗头砍掉,又有两颗头冒出来。 我看到镇上的年轻人,他们的不幸恰恰在于继承了农场、房屋、谷仓、牲口和农具,因为这些东西得来容易去之难。倘若他们生在旷野由狼哺育,岂不更好,那样一来,他们就会用更明亮的眼睛,看清他们得在什么样的田野里劳作。是谁把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当人类命中注定只要吃一配克泥土的时候,为什么他们却要吃六十英亩呢?为什么他们一出生,就要动手挖掘自己的坟墓?他们得过人的生活,把这些东西推到他们面前,尽可能过得好些。我遇见多少可怜的不朽的灵魂,几乎被生活的重担所压垮、压窒息,在生活的道路上踽踽爬行,前面推着一座七十五英尺长、四十英尺宽的大谷仓,他们的奥吉亚斯王的牛棚从未清扫过,还有一百英亩的田地、耕地、草地、牧场和林地 ! 那些没有遗产继承份额的人,虽然无须为没有必要继承下来的累赘操劳,却觉得要安抚和培育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也是够辛劳的。 但是人们是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而辛劳的。人的大半截很快就被犁入泥土中,化作肥料。基于一种貌似的命运,通常称之为必然,人给雇用了,像一本古书所说的,他们把财宝储藏起来,蛀虫咬,铁锈腐蚀,窃贼入室来偷。这是傻瓜的人生,如果说他们没有早些认识到这一点,等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们也会恍然醒悟。据说丢卡利翁和皮拉从头顶往身后扔石头,从而创造了人类: Inde genus durum sumus, experiensque laborum, Et documenta damus qu? simus origine nati. (见《圣经 ? 新约 ? 马太福音》第六章第十九节:“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雷利以铿锵有力的笔调,用诗句将其表达出来了: “从此人类硬起了心肠,忍受着痛苦和忧伤, 证明我们的身体犹如石头一般坚强。” 从头顶往身后扔石头,也不看石头落在什么地方,对于大谬不然的神谕的盲从,就到此为止吧。 大多数人,甚至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度里,仅仅由于无知和谬误,满脑子装的都是人为的烦恼,干的都是些毫无必要的粗活,结果也就无法去采摘生活的美果。他们的手指,由于劳作过度,变得过于笨拙,变得颤颤抖抖,而无法采摘美果。其实,从事劳作的人没有闲情逸致去日复一日地获得一种真正的人格操守;他无法与人们保持最具有男子气概的关系;他的劳动一进入市场便会贬值。他除了当一台机器,无暇顾及其他。他的成长需要他无知,可他又不得不经常运用他的知识,那叫他怎么能记得他的无知呢?我们有时要免费供他吃饭,供他穿衣,用我们的饮料给他提提神,然后才能评价他。我们天性中最优秀的品质,就如同水果上的粉霜,只有小心翼翼地摆弄,才能保留下来。然而,我们对待自己也好,彼此相待也好,都不这么谨慎小心。 早在一百多年前,梭罗就在美国的瓦尔登湖畔,进行了一场人生的“断舍离”。将自我需求一降再降,物质生活带来的烦扰被驱逐出生命后,剩下的是内心的丰盈,与自然的朝夕相对,以及纯真无挂碍的人生至乐。原来,快乐起来可以这么简单。 梭罗文风朴实,不是词藻堆砌的空洞美文。孙致礼先生全新译本贴近梭罗语言风格,还原真实的《瓦尔登湖》。参考多种国外版本,注释详尽;附有长篇译序,介绍梭罗生平,《瓦尔登湖》的创作过程、文本风格、翻译心得等。 布面精装典藏本,朴素典雅,适合翻阅、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