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29.9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大家小书青春版 谈修养
ISBN: 9787200161762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教授。参与筹办《文学杂志》,并任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作协顾问。曾翻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黑格尔《美学》、艾克曼所辑《歌德谈话录》等;著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诗论》等;有《朱光潜全集》(20卷)行世。
谈立志 抗战以前与抗战以来的青年心理有一个很显然的分别:抗战以前,普通青年的心理变态是烦闷,抗战以来,普通青年的心理变态是消沉。烦闷大半起于理想与事实的冲突。在抗战以前,青年对于自己前途有一个理想,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求学,再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做事;对于国家民族也有一个理想,要把侵略的外力打倒,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这两种理想在当时都似很不容易实现,于是他们急躁不耐烦,失望,以至于苦闷。抗战发生时,我们民族毅然决然地拼全副力量来抵挡侵略的敌人,青年们都兴奋了一阵,积压许久的郁闷为之一畅。但是这种兴奋到现在似已逐渐冷静下去,国家民族的前途比从前光明,个人求学就业也比从前容易,虽然大家都硬着脖子在吃苦,可是振作的精神似乎很缺乏。在学校的学生们对功课很敷衍,出了学校就职业的人们对事业也很敷衍,对于国家大事和世界政局没有像从前那样关切。这是一个很可忧虑的现象,因为横在我们面前的还有比抗敌更艰难的局面,需要更坚决更沉着的努力来应付,而我们青年现在所表现的精神显然不足以应付这种艰难的局面。 如果换个方式来说,从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气太大,目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气太小,甚至于无志气。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所以我们宁愿青年烦闷,不愿青年消沉。烦闷至少是对于现实的欠缺还有敏感,还可以激起努力;消沉对于现实的欠缺就根本麻木不仁,决不会引起改善的企图。但是说到究竟,烦闷之于消沉也不过是此胜于彼,烦闷的结果往往是消沉,犹如消沉的结果往往是堕落。目前青年的消沉与前五六年青年的烦闷似不无关系。烦闷是耗费心力的,心力耗费完了,连烦闷也不曾有,那便是消沉。…… “大家小书 青春版”系列丛书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