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科学故事(超值全彩白金版)(精)

世界上下五千年科学故事(超值全彩白金版)(精)
作者: 编者:郑士波//魏志敏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50
折扣购买: 世界上下五千年科学故事(超值全彩白金版)(精)
ISBN: 97875502614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年),安徽省怀宁县人,中 国**的核物理学家。他是我国核**理论研究工作 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因为其早年在研制和发射*** 、氢弹方面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1999年, *中央、***和中央*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 勋奖章”。 邓稼先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邓以 蛰早年留学*本,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担任教授。邓稼先在四姐弟中排行老三。 5岁时,父亲为邓稼先请了私塾先生,教他背诵 《诗经》和《论语》,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6岁 时,进入北京四存小学,当时他对“四书”“五经” 不感兴趣,偏爱数学等自然科学。1935年,邓稼先考 入北京崇德中学,与高他一级的杨振宁是很要好的朋 友。 1941年,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又与杨 振宁成为同学。1945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邓稼先 被北京大学聘为物理助教,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 教职工联合会**。 为了学习*多的科学知识来建设即将诞生的新中 国,邓稼先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1948年 10月,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留学。 在美国留学期间,邓稼先刻苦努力,勤奋学习, 3年的课程2年就完成了。他以突出的成绩顺利通过了 博士论文答辩,时年26岁,被美国人称为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毅 然决定回国。他不仅谢*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 而且还说服了光学物理学家王大珩(后获“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和低温物理学家洪朝生(后参加“两弹 一星”研制)一同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到***近代物理研究所 任研究员,开始进行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 ,他与许鹿希结婚,1954年加人中国***。1958年 秋,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所所长钱三强找到 邓稼先,说“**要放一个‘大*仗’”,征询他是 否愿意参加这项高度机密的工作。邓稼先知道这是国 家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回到家中,他只对妻子说自己“要调动工作”, 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也不能再通信。妻子许鹿希心 里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表示坚决的理解和支持。邓稼先这一走就是28年。从 此,邓稼先的身影只出现在戒备森严的深院和大漠戈 壁。 邓稼先接到任务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 了有关的俄文资料和***模型。1959年6月,苏联 **中止了原有协议,撤走了专家,销毁了资料。中 国的核事业必须从零开始,自己动手,搞出自己的原 **、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和 翻译资料,用手摇计算机计算数值,推导公式。特别 是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关键数字时 ,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 有的结论,解决了中国***试验的关键性难题。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把我国**颗原子 弹的理论计算数据全部推算出来,接着又进行了一系 列的试验,成功地模拟了*****的全过程。19** 年10月16*,中国成功**了**颗***。 这是一件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大事,意味 着中国已经不再惧怕西方**的核讹诈。***** 成功以后,邓稼先又开始投人对氢弹的研究。这是比 研制****加艰难的科学探索。 在邓稼先的领导下,1967年6月17*,我国成功 地**了一颗氢弹。整个研制过程仅用了2年零8个月 ,抢在了法国人的前面,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 3个拥有核**的**。同苏联用4年、美国用7年、 法国用8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研究院副院长,1979 年升为院长。他为我国的核试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由邓稼先领导的就有32 次,其中有15次是他亲自在现场指挥。邓稼先为新中 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成就,他一生淡泊名利, 直到死前才公开其贡献,他的科学成就和他的人格一 样,将永远流传。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20世纪60年代,人工牛胰岛素在我国合成,这是 迄今为止我国**能够角逐诺贝尔奖的科技发明,也 是我国科学家创造的一次几乎与诺贝尔奖零距离接触 的机会。 1955年,当桑格**次阐明胰岛素的化学结构时 ,英国《自然》杂志预言:“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 事情。”当时我国的情况是,百废待兴,在这方面* 是一片空白,除了生产谷氨酸钠(味精)之外,甚至 没有制造过任何氨基酸。而且做这项工作还得花去大 量的资金。 这些现在想起来,似乎都是颇费周折的事情,在 当时却进展得很顺利。据参与主持这项研究的邹承鲁 讲,在当时的***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这一 主张一经提出,便获得了一致赞同,也赢得了领导的 支持。这个项目很顺利就获得了充足的经费,剩下的 就是科学家们自己的事情了。 胰岛素合成的队伍由***上海生物化学研 究所、北京大学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三个单位共同 组成。大家知道,胰岛素分子是由A、B两条链组成, 所以只要分别合成A、B两链,再组合就成了。 开始为了摸索合成路线,大家兵分五路,尝试突 破。一路由钮经义负责,搞有机合成;二路由邹承鲁 负责,搞天然胰岛素的拆合;三路由曹天钦负责,建 立肽库和分离分析技术;四路和五路由沈昭文负责, 分别做酶激活和转肽工作。经过实践,三路、四路、 五路被否定,重点集中在一路、二路和分离分析的工 作上。 1960年初,杜雨苍、张友尚、鲁子贤、邹承鲁等 对用3个二硫链拆开的天然胰岛素进行组合获得成功 ,重组的活力逐渐提高到50%,产物纯化后可以结晶 ,结晶形状与天然胰岛素相同。另外,杜雨苍、许根 俊、鲁子贤和邹承鲁等又研究了合成的A链和B链连接 为胰岛素分子的条件,为全合成开辟了道路。 1963年,三个单位重新开始协作。19**年,由钮 经义负责的上海生物化学所合成了B链,同时用人工 合成的B链与天然的A链合成成功。 A链合成由汪猷领导的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由 邢其毅领导的北京大学协作完成。19**年,A链的合 成取得成功,同时用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A链与天然 的B链接合获得成功。 接下来就是人工牛胰岛素的全合成。在邹承鲁的 负责下,**次全合成试验即告成功,但活力很低, 拿不到结晶。因此,需进一步改善合成的方法。 经过无数次试验,研究人员**了各种不同的保 护剂和各种抽提方法,终于在1965年9月17*得到* 好的效果,宣告世界上**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在中 国诞生了! 人工合成胰岛素是科学**的一次重大飞跃,是 生命科学发展**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使人类在揭示生命奥秘的 历程中迈进了一大步。 P4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