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常识

西方哲学常识
作者: (英)菲利普·斯托克斯|译者:吴叶韵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西方哲学常识
ISBN: 97875057440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阿奎那:“如果手不推动木棍,木棍就不会推 动其他事物” 作为天主教会最推崇的哲学家,阿奎那 (Aquinas)主要因其调和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基 督教教义而闻名。他出生于西西里北部,最开始在 那不勒斯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学习,后 来又去了德国科隆大学(Cologne),还在巴黎大学 和那不勒斯大学任过教。1323年若望二十二世 (Pope John XXII)将其封为圣人。 尽管阿奎那许多著作都是由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衍生而来,但他也延伸并阐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许多 观点,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 献。其许多成就中最主要的便是其《神学大全》 (Suruna Theologica)里提出的“五大方 法”(Five Ways),或证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据。 这五大方法试图用最清晰简明的逻辑论证来证明上 帝的存在。 第一个方法,阿奎那称,可以通过考虑变化的 概念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世 界上有些事物处于变化的过程中,而这一变化肯定 是其他事物带来的结果,因为事物无法自我变化。 但在变化过程中,导致变化的原因本身肯定也会因 其他事物而发生变化,如此往复,永无止境。很显 然,肯定有一种存在是所有变化的原因,但其本身 并不会发生变化。因为,阿奎那称:“如果手不推 动木棍,木棍就不会推动其他事物。”而这第一推 动者,据阿奎那总结,便是上帝。 第二个方法与第一个相似,阿奎那指出,变化 的原因总是一系列产生的,但肯定存在一个首要原 因,否则根本不会产生这一系列原因。有意思的是 ,第一个和第二个方法都是以事物无法成为自身的 原因为前提的,而他的结论又恰恰是,存在一种事 物可以成为自身的原因,那便是上帝。哲学家们批 评这种论证令人困惑,因为在结论中证实的命题似 乎在论证过程中就已经被否定了。 第三个方法,阿奎那指出,我们能够发现世界 上的事物在不断地生成和消亡,但显然并非所有事 物都是如此,否则肯定会有段时间没有任何事物存 在。而且若果真如此,那么没有一件事物会产生, 因为事物不可能从无生有。因此肯定有某个事物总 是存在着,而这就是人们理解的上帝。阿奎那这前 三个方法常被称为一种一般性论证的变体形式,即 “宇宙论论证”。 第四个方法,阿奎那提出了“本体论论证”( 见安塞姆一章)的一种版本。据阿奎那的说法,有 些事物体现某一品质的程度不一样。某种事物可能 多一点热或少一点热,多一点善或少一点善,多一 点高尚或少一点高尚。这种品质程度不一的现象是 由拥有该品质最多或最完美的某种事物导致的。就 像太阳是最热的事物,因而是所有其他事物发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