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军队系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军队系列
作者: 卢小萍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60
折扣购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军队系列
ISBN: 9787508522289

作者简介

卢小萍,空军指挥学院教授,作战指挥专业博士研究生,出版军事类图书多部。 李晓松,空军指挥学院讲师。

内容简介

为了和平的使命 2010年9月24日上午10时55分,天山脚下空军某机场,一架预警机奉命起飞。紧接着,轰油-6、轰-6、歼-10战机依次滑出跑道,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入远方的天空。 45分钟后,两架歼-10战机编队飞越白雪皑皑的天山山脉,直奔加油空域,向两架轰油-6跟进。加油管接口与受油口在一点点地接近。 “嚓!”随着一声轻响,歼-10战机和轰油-6加油机在天山上空实现对接。过程的流畅,并不意味着空中加油是件容易的事。在空中,加油口就像一根晃动的针,受油口就像一根线,要把“线”准确地插进这根不停晃动的“针”里,其难度可想而知。加、受油机之间必须保持高度稳定性,一旦速度差过大,或者没有及时修正气流带来的偏差,都有可能造成空中相撞的严重后果。 两架注入新鲜“血液”的歼-10战机成功完成受油后脱离轰油-6,直奔边境上空,掩护着2架轰-6轰炸机向哈萨克斯坦演习区域进行跨国长途奔袭。 当第二批空中突击梯队的2架轰-6飞越中哈边境上空时,哈方的两架米格-29战机在轰炸机群的左前方大坡度盘旋,准备担负伴随掩护任务。加入编队后,涂着蓝色迷彩的米格-29友好地向轰-6摇摆了几下机翼,算是打了个招呼,继而这批中哈战机组成的编队就呼啸着直奔哈萨克斯坦南部的马特布拉克演习场而去。 此时,在境内指定空域担负预警监视任务的预警机,实时对飞出国门的空军战斗群参演飞机进行全程空情预警、指挥引导和通信中继等指挥保障。 一个多小时后,随着第一编队的战机悄然飞临“敌”目标区上空,“敌”方各种干扰纷纷袭来。2架护航的歼-10战机立即对敌实施电磁压制,为己方突击机群开辟出一条安全的空中走廊。 “3、2、1,投下!”首批2架轰炸机的24枚重磅炸弹倾泻而下。瞬间,“敌”目标区浓烟滚滚,火光四起,目标被炸得土崩瓦解。 紧接着,第二突击编队飞临“敌”另一目标区,哈方负责护航的两架米格-29歼击机完成掩护任务,脱离编队返场。轰炸机编队飞抵目标上空,随着“投下”指令下达,24枚炸弹像长了眼睛一样,直奔目标区。 有军事专家和外国的同行曾认为这次轰炸任务使用的是精确制导炸弹,但其实使用的只是常规炸弹。为了提高轰炸的精确度,轰炸机部队将指挥控制、领航跟踪、长途奔袭等要素融为一体,采取地面算、模拟练、空中验的方法,所有机组都具备了云中编队、云中轰炸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精确轰炸能力。 两个突击编队完成远程奔袭轰炸任务后,迅速爬升,按照既定航线返航。经过往返3个多小时的航行,战机安全着陆在天山脚下的空军机场,圆满完成了空军战斗群突击轰炸任务。 这次联合军演,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空军同场练兵,五国军队领导人现场观摩。联合部队空军战斗群共出动32架飞机参演。其中,哈方出动20架,中方和俄方各出动6架。中方空军战斗群出动4架轰-6飞机、2架歼-10飞机,在第一、第二阶段分别实施一个波次的轰炸。中方的轰-6与哈军的苏-25、苏-27等20余架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负责对“敌”浅近纵深的重要目标实施轰炸。 在这次演习中,中国空军的战机中空出航、低空突击、高空返航,境内起飞、境外突击、不着陆往返,横跨两国、两个气象区,投下的48枚炸弹全部命中目标,创造了异国陌生空域一次性进入、一次性搜索识别目标、一次性轰炸成功的佳绩。 中国军队系列丛书共10本,是第一套全面对外介绍中国军队各军兵种基本情况和发展沿革的图书,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以及“走出去”重点图书。丛书在国防部新闻事务局的权威指导下,动员全军范围内专家撰写。每本字数从5万至10万不等,配有上百幅珍贵图片。丛书试图沿着中国军队的成长脉络,关注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通过大量鲜活事例的细节描述,从多个视角真实地展现人民解放军的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