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回忆录(手稿本)(精)

鲁迅回忆录(手稿本)(精)
作者: 许广平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鲁迅回忆录(手稿本)(精)
ISBN: 978753544237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 论面貌、身段、外面的衣冠等,都不会吸引人的。至多被人扫射一下,留 下了淡漠的印象:在旧时代里的一位腐迂,或者是一个寒伧的人;一位行 不惊人的朴素得连廿世纪的时代似乎也遗忘了的从乡下初出城的人士一般 。这是在一九二七年以前北京旧社会一般的人所容易看到的,实则是一个 被旧社会压得连气也透不过来的,反抗这阶级并要带领着大家奔走向前的 战士。 而他的面色灰暗,乍一看有似长期吸毒(鸦片烟)的瘾君子,*加以具 有平常严峻的面孔,初看起来,不了解的会当他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不容 易相处的人。在去杭州的时候,因此吃过亏,*加使当时的军警严厉的搜 查。我们不要以为当时的政府会那么好,关心到人民生活,用各种方法严 查吸烟的人;也不要以为当时的军警也是关心人民生活,严格执行法律的 人;他们是别有企图,查出吸毒的人或物,就可以从中发一笔横财的,是 不怀好意的工作态度的。这也难怪其然,工资低,生活苦,正直的人得不 到同情,处处受打击,一些人没法走正道,把心一横,就四处找横财了。 每逢元旦见面,人们头一句总是“恭喜发财”,“横财顺利”。是这样的 社会相,也就是鲁迅活了快六十年来为之痛心疾首的社会和人民。 但在讲台上,在群众中,在青年们的眼里所照出来的真相却不一样。 他那灰暗的面孔这时从深色的罩上面纱的一层灰暗放出夜光杯一样的异彩 。人们听到他的声音就好像饮过了葡萄美酒一般地舒畅。两眼在说话的时 候又射出来无量的光芒异彩,精神抖擞地,顿觉着满室生辉起来了。有一 位作家郑伯奇同志于一九三六年的回忆,题为《鲁迅先生的演讲》描写得 很生动具体: ……一个广大的文学组织宣告成立。就在这时候,为了将新的文学主 张扩大宣传起见,鲁迅先生和笔者便被派到沪西D大学去演讲。 那时候,鲁迅先生是住在东宝兴路景云里。他一个人在书房里,脸色 很不好,他告诉我们他病了几天,夜里睡不着,牙齿都落掉了。他表示不 能演讲,还把落掉了的一颗大牙齿给我们看。 代表很为难。他说,同学都在等待着鲁迅先生去,若**次就使同学 失望,以后什么怕都不好进行了。我是知道自己不会演讲,唱独脚戏准得 失败的,故也极盼鲁迅先生出马。看见这样情形,鲁迅先生终于答应我们 ,带病同去了。 D大学的礼堂兼雨操场是挤满了人。新的文学团体固然也有点号召力, 但,大部分的学生是为瞻仰鲁迅先生的言论丰采才集合起来的,那是毫无 疑义。 由我来唱了开锣戏。现在,连演讲的题目都忘记了,内容如何自然* 无从记起。大概不外乎是当时开始受人注意的文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 现在想起来还要汗颜,笔者讲了不到一刻钟,听众是一个去了又去一 个。偌大一座讲堂只剩下寥寥不到百十个人了。我心里有点发慌: (头一*就打不响,鲁迅先生又有病,这却怎么办好?) 心里越急,口上越乱。什么“意德沃罗辑”呀,什么“印贴利*地亚 ”呀,什么“狄亚列克特”呀,这一类生硬的术语,只在口边乱撞。可怜 那百十个听众又渐渐散开,变成乌合的散兵线了。 看光景还是趁早退场好,于是赶紧作了个结束了事。 耳边懵懵懂懂听见一阵热烈的鼓掌声,是鲁迅先生登坛了。 怕是有病的关系吧,鲁迅先生的声音并不高,但却带着一点沉着的低 声。口调是徐缓的,但却像是跟自己人谈家常一样亲切。 他先从他的家乡说起。他说,他是浙东一个产酒名区的人,但他并不 爱喝酒。这样,他对于曾经说他“醉眼朦胧“的冯乃超君轻轻地回敬了一 下。 以后,他便谈他家乡的风俗。语词是记不清楚了,大意是他的家乡那 里,讨媳妇的时候,并不要什么杏脸柳腰的美人,要的是健壮的少女。由 这类的例子,他归结到农民和绅士对于美观的不同。然后,他用实证,揭 破了“美是**的”这种观念论的错误。而给“美的阶级性”这种思想, 找出了铁一般的证据。 在朴实的语句中,时时露出讽刺的光芒。而每一个讽刺的利箭投射到 大众中间,便引起热烈的鼓掌和哄堂的笑声。 不知什么时候,屋子里添进了那么多的人。偌大的一座讲堂是挤得水 泄不通了。连窗子上面都爬着挟书本的学生。 演讲是在热烈的空气中宣告了成功。在散会以后,D校马上成立了一个 新的文学组织。 这当然是鲁迅先生抱病演讲的功绩。 P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