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文化丛书:精气神养生法
作者简介
三寡养生功 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说: “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 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那么怎么才能保养好我们的精、气、神呢? 古人告诉我们说: 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做到了这“三寡”,也就守住了我们精、气、神三宝的根本。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耗损过多的精液,同时也会 伤及五脏之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 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浮发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 死亡随至。”所以《类经·摄生》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 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 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 第六章? 推荐精气神养生法 243 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历代医家都主张,养生之道,首要的是保精养气。过于放纵情欲, 男人会遗精、早泄、阳痿、生殖无力,甚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 眠多梦、心悸健忘、精神不振,久则成痨;女人则会肾虚精亏、冲任 不固、气血逆乱、崩漏下血、白带绵绵而下,流产、早产或不孕,甚 至经血亏枯、闭经,面黄消瘦而成劳损之症。不仅如此,纵欲还可导 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所以,清心寡 欲是养精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气”具有动而不息的特征,维持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气 的基本要求是少言。一个人如果说话过多,就必然消耗肺气,影响呼 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身体越来越 差。还有一些人生活上不知道节制,追求刺激,在 KTV 里狂呼乱叫, 甚至大哭大笑,这样也会损精耗气,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各种各样的 疾病都找来了。所以,养气,最重要的是寡言,也就是少说话、轻声 说话。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导致血气郁结不行。血气不畅就会引起各 种疾病,如《黄帝内经》有“思伤脾”“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之 类的说法。思虑过度,常见心情烦闷、头目眩晕、不思饮食、脘腹胀 闷,甚则出现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尤其女人,如果 思虑过度,就会损伤心脾,导致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再严重了,就 会有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冠心病等大病随之而来。 更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癌变。所以,“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 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至也?”。也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不会过于劳 “神”,也不会让形体过于劳苦。形和神都安定了,还怎么会生病呢? 但是,“凡人不能无思”。“寡思”是说,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苦想冥思,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为身外之物费尽心思,以免用脑过 精气神养生法 244 度损伤心脾,进而损伤身体的方方面面。只要尽量减轻思想负担,“全 神息虑”,防止“神虑精散”,就可以达到养神的效果。 总之,寡欲、寡言和寡思,做到这“三寡”,也就初步达到了保养 精、气、神的要求。 精、气、神养生功 现在我教大家一种功法,叫“精、气、神养生功”。只要大家坚持 做,就能在保养精、气、神这 3 个方面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精、气、 神是合起来的,养也要合起来养,不能分开来养。这种功法只要大家 坚持,效果肯定不错。 我讲养生已经十几年了,好多人学完这种功法,坚持下来了,效 果都非常好。这种功法很平和,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练习,只是每个 人的注意事项稍有不同。比如,体质偏阴盛的人,可以选择阳气较盛 的时间(如上午)和阳气充沛的地点(如朝阳下)练习。整个功法始 于下丹田,止于下丹田。练习时,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自家客厅里 就可以做。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功法不是体育锻炼,所以“神”非常重要。 一边练这种功法还一边跟人聊天是不行的。 精、气、神养生功有 3 个内容,也可以简单地分成 3 个步骤:调 身、调息、调神。调身就是调整形体,这不就属于“养精”的内容 吗?调息就是调整呼吸,也就是调气,这不就属于“养气”的内容 吗?调神当然就是属于“养神”的内容了。所以,这种精、气、神养 生功就是“函三为一”的。坚持练习这种功法,就可以养精、养气、 养神。 第一个步骤是调身,包括预热的准备、起势的调整。 第六章? 推荐精气神养生法 245 开始练习这种功时,可以预热一下,先拍打拍打经
内容简介
三寡养生功 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说: “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 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那么怎么才能保养好我们的精、气、神呢? 古人告诉我们说: 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做到了这“三寡”,也就守住了我们精、气、神三宝的根本。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耗损过多的精液,同时也会 伤及五脏之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 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浮发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 死亡随至。”所以《类经·摄生》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 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 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 第六章? 推荐精气神养生法 243 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历代医家都主张,养生之道,首要的是保精养气。过于放纵情欲, 男人会遗精、早泄、阳痿、生殖无力,甚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 眠多梦、心悸健忘、精神不振,久则成痨;女人则会肾虚精亏、冲任 不固、气血逆乱、崩漏下血、白带绵绵而下,流产、早产或不孕,甚 至经血亏枯、闭经,面黄消瘦而成劳损之症。不仅如此,纵欲还可导 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所以,清心寡 欲是养精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气”具有动而不息的特征,维持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气 的基本要求是少言。一个人如果说话过多,就必然消耗肺气,影响呼 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身体越来越 差。还有一些人生活上不知道节制,追求刺激,在 KTV 里狂呼乱叫, 甚至大哭大笑,这样也会损精耗气,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各种各样的 疾病都找来了。所以,养气,最重要的是寡言,也就是少说话、轻声 说话。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导致血气郁结不行。血气不畅就会引起各 种疾病,如《黄帝内经》有“思伤脾”“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之 类的说法。思虑过度,常见心情烦闷、头目眩晕、不思饮食、脘腹胀 闷,甚则出现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尤其女人,如果 思虑过度,就会损伤心脾,导致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再严重了,就 会有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冠心病等大病随之而来。 更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癌变。所以,“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 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至也?”。也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不会过于劳 “神”,也不会让形体过于劳苦。形和神都安定了,还怎么会生病呢? 但是,“凡人不能无思”。“寡思”是说,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苦想冥思,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为身外之物费尽心思,以免用脑过 精气神养生法 244 度损伤心脾,进而损伤身体的方方面面。只要尽量减轻思想负担,“全 神息虑”,防止“神虑精散”,就可以达到养神的效果。 总之,寡欲、寡言和寡思,做到这“三寡”,也就初步达到了保养 精、气、神的要求。 精、气、神养生功 现在我教大家一种功法,叫“精、气、神养生功”。只要大家坚持 做,就能在保养精、气、神这 3 个方面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精、气、 神是合起来的,养也要合起来养,不能分开来养。这种功法只要大家 坚持,效果肯定不错。 我讲养生已经十几年了,好多人学完这种功法,坚持下来了,效 果都非常好。这种功法很平和,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练习,只是每个 人的注意事项稍有不同。比如,体质偏阴盛的人,可以选择阳气较盛 的时间(如上午)和阳气充沛的地点(如朝阳下)练习。整个功法始 于下丹田,止于下丹田。练习时,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自家客厅里 就可以做。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功法不是体育锻炼,所以“神”非常重要。 一边练这种功法还一边跟人聊天是不行的。 精、气、神养生功有 3 个内容,也可以简单地分成 3 个步骤:调 身、调息、调神。调身就是调整形体,这不就属于“养精”的内容 吗?调息就是调整呼吸,也就是调气,这不就属于“养气”的内容 吗?调神当然就是属于“养神”的内容了。所以,这种精、气、神养 生功就是“函三为一”的。坚持练习这种功法,就可以养精、养气、 养神。 第一个步骤是调身,包括预热的准备、起势的调整。 第六章? 推荐精气神养生法 245 开始练习这种功时,可以预热一下,先拍打拍打经络。 拍打经络的时候,我们要按照十二经络循行的规律来拍打。 先从手三阴经开始拍打。手三阴经都在手臂的内侧,走向是从胸 部走向手,所以我们拍打的时候要从上臂内侧开始拍,慢慢往下拍胳 膊、肘关节内侧、小臂、手腕和手掌、手指。拍完左边拍右边。 接下来是拍打手三阳经。手三阳经都位于手臂的外侧,走向是从 手走向头部,所以我们拍打手三阳经的时候要拍打手臂的外侧,而且 从手指尖往上拍,经过小臂外侧、肘关节外侧、上臂外侧,然后拍到 肩膀,也是拍完左边拍右边。 拍打完手三阴经、手三阳经之后,再揉一揉后脑勺、太阳穴,用 两只手的手指抓按一下头顶。 接下来就开始拍打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先拍打足三阳经,再拍 打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是从头部走向足部的,拍打足三阳经的时候可以先干洗 脸,顺便揉一揉脸上的穴位,比如睛明、四白等穴位,然后往下拍打 胸部,两只手一起往下拍,左手拍左胸,右手拍右胸,继续往下拍打, 经过腹部往下(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走,不太好拍就不拍了),然后拍 打大腿的外侧,继续往下拍打小腿的外侧。 最后一组拍打是拍打足三阴经。足三阴经是从足部走向腹部的, 拍打的时候先从小腿内侧开始拍打,逐渐往上拍打,经过大腿内侧, 到腹部的时候改成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最后在下丹田这个位置 结束。 这样,你就相当于把全身经络都拍打了一遍。然后,你抖动手, 颤动脚,抖动身体,想象着把身体里的浊气、污气都抖掉。 拍打经络,平时也可以这么练:早上起床之后,如上所述地这么 拍打一遍。拍打完之后,抖动胳膊、小臂和手,颤动大腿、小腿和脚, 精气神养生法 246 想象着把身体里的浊气、污气都抖掉。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精、气、神养生功练习阶段。先要调整 好姿势,也就是起势要做正确。 起势先从调身开始。开始时,自然直立,左腿往外迈半步,两膝 微屈,含胸拔背,头正肩收,下颌内收,两眼微闭,眼观鼻,鼻观心。 起势做好了之后,我们就进入第二个步骤:调息。 调息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的姿势正确,要紧而不僵、松而不懈,然 后才开始调息。当然,调息和调神是分不开的。如果神不静,那么怎 么调息也是调不好的。调息有很多方法,五花八门,到最后都是一个 样子的——当你真正静下来之后,你的呼吸是若有若无的,非常自然 地就平稳而深长了。这里我们还是从最简单的方法入手来学习,熟练 后我们就不用再拘泥于这个方法了。 把自己的胸部想象成一个风箱,呼气的时候,风箱瘪下去,吸气 的时候,风箱鼓起来。然后,静下心来体会一呼一吸的感觉,呼气 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数“1”,吸气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数“2”,一直数到 “8”,这时就不要再往下数了。下一次呼气的时候,回来接着数“1”, 并试着让呼吸变得更慢、更深。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忘记了,一直 数啊数啊,数到了“9”“10”或“12”,甚至更多了,没有关系,回来 接着从数“1”开始就可以了。一般我们做 3 次数到“8”,呼吸就都调 整得很平稳、深长了,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了。 调息调好了之后,我们就进入第三个步骤:调神。 其实,调神是贯穿始终的,从调身的时候就开始了。什么叫“紧 而不僵、松而不懈”?这就要用到“调神”,因为这种描述是人在一种 姿势状态下的感受。调息的时候就更离不开调神了,关注呼吸、数呼 吸,都是在调神,目的都是让“神”静下来。 进入调神阶段,我们的关注点就不用继续放在呼吸上了,而要静 第六章? 推荐精气神养生法 247 下心来体会身体的状态,要关注自己的感受。 首先,把下丹田的气往后引,让气经过后面的督脉往上行。这个 时候要提肛。提肛的时候,腹部要收缩。然后,引气再往上行,引到 “下关”(脊柱的根部)。这里是第一个关口。气要通过这个关口才能继 续往上行。这时候,需要做一些动作来帮助气过关,这个动作就是蠕 动全身。蠕动的时候,要想象着我们将气沿着督脉往上引,一截一截 地往上引。然后,引气到达命门,命门微微发热。练功的时候,你得 先想到,至于它是不是真的,你先不要管,你只要觉着发热就行,这 叫心理暗示,叫诱导。命门微微发热,然后继续引气往上,到达“中 关”(中丹田正对的后方),“中关”也微微发热,然后继续往上,一截 一截地往上引,到达“上关”(基本上在我们睡觉时挨着枕头最下面的 这个部位)。上关微微发热,然后继续引气往上,到达百会穴。这时 候,要慢慢地停下来。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了百会穴,百会穴也微微 发热了。再引气从百会穴的中心往前、往下,到达上丹田。到达上丹 田的时候,身体继续蠕动,然后继续引气往下。气一点一点地往下移, 经过鹊桥(舌头抵住上颚部,气通过舌头就像经过一座鹊桥,然后得 以继续下行),沿着胸腹正中的任脉继续慢慢下行,慢慢到达中丹田 (胸部正中线上,平两乳连线的位置)。然后引气继续下行,到达神阙 穴(肚脐位置),然后再到达下丹田(肚脐下四横指下的位置)。引气 经过下丹田,继续往下行,到达会阴穴,接着转向上行,这就完成了 一周。 在练习的过程中,形、神要一致。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用神在走, 并配合形体的动作,这叫“形神合一”。 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就好比地球自转了一周,即 昼夜循环了一周。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肛门,沿督脉,通 三关,到头顶泥丸宫,再经过上丹田,下行至舌尖,与任脉交接,沿 精气神养生法 248 胸腹正中往下,到中丹田,再到下丹田,这样运行一周,就是一个 “小周天”。如果脉打通了,就叫“打通小周天”。道家养生认为,打通 小周天以后,人就百病不生了。 最后来介绍一下怎么收功。 先两手平举,经身体两侧反掌上举,举过头顶,在头顶上方合十, 然后下落,先到上丹田,继续下落,到中丹田,然后继续下落,两手 打开。打开的时候,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左手对准下丹田,右手对 准命门,分别摩揉命门和下丹田。 收功的时候,摩揉 6 次就可以了——顺时针 6 次,逆时针 6 次。 这样就收功了,最后都收在下丹田了. 三寡养生功 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说: “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 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那么怎么才能保养好我们的精、气、神呢? 古人告诉我们说: 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做到了这“三寡”,也就守住了我们精、气、神三宝的根本。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耗损过多的精液,同时也会 伤及五脏之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 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浮发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 死亡随至。”所以《类经·摄生》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 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 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 第六章? 推荐精气神养生法 243 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历代医家都主张,养生之道,首要的是保精养气。过于放纵情欲, 男人会遗精、早泄、阳痿、生殖无力,甚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 眠多梦、心悸健忘、精神不振,久则成痨;女人则会肾虚精亏、冲任 不固、气血逆乱、崩漏下血、白带绵绵而下,流产、早产或不孕,甚 至经血亏枯、闭经,面黄消瘦而成劳损之症。不仅如此,纵欲还可导 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所以,清心寡 欲是养精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气”具有动而不息的特征,维持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气 的基本要求是少言。一个人如果说话过多,就必然消耗肺气,影响呼 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身体越来越 差。还有一些人生活上不知道节制,追求刺激,在 KTV 里狂呼乱叫, 甚至大哭大笑,这样也会损精耗气,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各种各样的 疾病都找来了。所以,养气,最重要的是寡言,也就是少说话、轻声 说话。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导致血气郁结不行。血气不畅就会引起各 种疾病,如《黄帝内经》有“思伤脾”“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之 类的说法。思虑过度,常见心情烦闷、头目眩晕、不思饮食、脘腹胀 闷,甚则出现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尤其女人,如果 思虑过度,就会损伤心脾,导致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再严重了,就 会有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冠心病等大病随之而来。 更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癌变。所以,“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 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至也?”。也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不会过于劳 “神”,也不会让形体过于劳苦。形和神都安定了,还怎么会生病呢? 但是,“凡人不能无思”。“寡思”是说,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苦想冥思,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为身外之物费尽心思,以免用脑过 精气神养生法 244 度损伤心脾,进而损伤身体的方方面面。只要尽量减轻思想负担,“全 神息虑”,防止“神虑精散”,就可以达到养神的效果。 总之,寡欲、寡言和寡思,做到这“三寡”,也就初步达到了保养 精、气、神的要求。 精、气、神养生功 现在我教大家一种功法,叫“精、气、神养生功”。只要大家坚持 做,就能在保养精、气、神这 3 个方面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精、气、 神是合起来的,养也要合起来养,不能分开来养。这种功法只要大家 坚持,效果肯定不错。 我讲养生已经十几年了,好多人学完这种功法,坚持下来了,效 果都非常好。这种功法很平和,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练习,只是每个 人的注意事项稍有不同。比如,体质偏阴盛的人,可以选择阳气较盛 的时间(如上午)和阳气充沛的地点(如朝阳下)练习。整个功法始 于下丹田,止于下丹田。练习时,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自家客厅里 就可以做。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功法不是体育锻炼,所以“神”非常重要。 一边练这种功法还一边跟人聊天是不行的。 精、气、神养生功有 3 个内容,也可以简单地分成 3 个步骤:调 身、调息、调神。调身就是调整形体,这不就属于“养精”的内容 吗?调息就是调整呼吸,也就是调气,这不就属于“养气”的内容 吗?调神当然就是属于“养神”的内容了。所以,这种精、气、神养 生功就是“函三为一”的。坚持练习这种功法,就可以养精、养气、 养神。 第一个步骤是调身,包括预热的准备、起势的调整。 第六章? 推荐精气神养生法 245 开始练习这种功时,可以预热一下,先拍打拍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