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作者: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译者:石琴娥
出版社: 海豚
原售价: 21.80
折扣价: 12.72
折扣购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ISBN: 9787511038982

作者简介

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 瑞典女作家,瑞典19 世纪末新浪漫派主义文学的代表。她一生创作了许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回忆录和童话故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大的一部,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余种文字。这部作品使她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1909年,因“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第九届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译 序 这本中译本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的瑞典文直译篇名叫作《尼尔斯·豪格尔森周游瑞典的奇妙旅行》,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她经过跋山涉水在瑞典全国各地考察后写成这部充满奇趣的名著。该书分上、下两册,于 1906和1907年出版。自该书**次出版到1940年拉格洛夫去世,它总共发行了350万册。此后,每隔几年又再版一次,是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大的一部作品。此书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余种文字,也是世界上被译成多种文字的一部瑞典作品。这部作品,在瑞典*近几代人中,上至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一个人从小都阅读过这本书,在这个故事的潜移默化之下长大。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写的是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十四岁农村小男孩的故事。他家住在瑞典南部,父母都是善良、勤劳却又十分贫困的农民。尼尔斯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捉弄小动物。一个初春,他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家里因为捉弄一个小精灵而被精灵用妖法变成一个拇指般大的小人儿。正在此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着大雁走南闯北,周游瑞典各地,从南方一直飞到*北部的拉普兰省,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他骑在鹅背上,看到了自己祖国的奇峰异川、旖旎风光,学习了祖国的地理历史,听了许多故事传说,也饱尝了不少风险和苦难。在漫游中,他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不少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品德。当他重返家乡时,不仅重新变成了一个高大漂亮的男孩子,而且成了一个温柔、善良、乐于助人且又勤劳的好孩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少年儿童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旺盛的求知欲,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个故事能让少年儿童的心灵变得*纯洁、*善良。同时,小读者从尼尔斯的漫游中也饱览了瑞典的锦绣河山,学习了瑞典的地理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也了解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这部作品使拉格洛夫在瑞典享有崇高的威望,在瑞典出版的纸币中就有她的头像——正面是她的头像,反面是她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书影。不仅如此,这部作品成了一部世界名著,使她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使她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瑞典作家。她于1909年,因该书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个女作家,1914年成为瑞典学院**位女院士。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还把本国*高的勋章授予她。 塞尔玛·拉格洛夫是瑞典19世纪末出现的新浪漫派主义文学的代表。她一生创作了许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回忆录和童话故事。她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在瑞典和北欧以及世界各地放映。她的作品也成为画家们创作的源泉。 拉格洛夫出生在瑞典西部风景秀丽的韦姆兰省的莫尔巴卡庄园,并且在那里度过了童年、青年和晚年。她的父亲是位陆*中尉,性格开朗,心地善良,酷爱文学并且十分热爱韦姆兰家乡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祖母和姑妈心中又装着讲不完的韦姆兰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一切对拉格洛夫的文学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拉格洛夫出生后不久左脚不幸成了残疾,三岁半时,两脚**麻痹不能行动,从此以后她总是坐在椅子上听祖母、姑妈和其他许多人讲传说和故事。七岁以后开始大量阅读。她麻痹的双腿经过多次治疗后能像健康人一样行走,但是走起路来脚仍然有一点儿瘸。 1881年,拉格洛夫不顾父母反对设法筹借到一笔钱后就只身一人前往斯德哥尔摩求学,次年考入高等女子师范学院。1885年毕业后到南部的一所女子学校任教,教学之余伏案刻苦写作。 1**1年,她的**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是一部以古斯泰·贝林牧师为中心,记述19世纪20年代寄居在乡间地主庄园上的一群食客的故事。但是这部作品在瑞典**起初没有*到重视,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是一部“失败之作”。拉格洛夫虽然没有气馁,继续创作,开始写短篇小说,但是**作的失败毕竟使她*到打击,写作中,她常常感到疲惫和缺乏勇气。 1**3年1月,世界**的丹麦文学评论家格奥尔格·勃朗兑斯在哥本哈根的 《政治》 报上发表了赞扬 《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的评论文章,这不仅使这部作品在丹麦*到欢迎,而且也改变了瑞典**评论界对这部作品以及对拉格洛夫本人的态度。当她的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 在1**4年出版时一下子卖出了3500册,这在19世纪90年代的瑞典是十分罕见的。这一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拉格洛夫的创作热情,她辞掉教员的工作,走上了专心从事写作的职业作家道路。 拉格洛夫到了晚年仍然孜孜不倦地写作,她居住在出生地莫尔巴卡庄园里,跟她父亲一样,一面经营庄园,一面积极创作,出版了回忆录 《一个孩子的回忆》 (1930)和 《*记》 (1932)等。她出版的*后一部作品是《秋天》(1933)。 1940年3月8*,八十二岁的拉格洛夫不幸患脑溢血,于3月16*清晨去世。这位在瑞典享有崇高地位和声誉的女作家一生没有结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文学事业。 拉格洛夫的创作把幻想同真实交织在一起,把现实幻想化而又不**离开现实,把自然浪漫化而又不**脱离自然,她的这一特点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尤为突出。在这部作品中,她别具匠心的构思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得世上的万物都有了思想和感情。她在书中大量采用拟人的写法,把人类世界发生的事情搬到动植物世界中去,使整部作品有了动感,有了情节,人和拟人化的动植物活跃行动于其间并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满情趣,使作品极为生动浪漫。此外,她在书中还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穿插了大量童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的是为了向读者叙述历史事实,有的是为了讲述地形地貌,有的是为了介绍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规律,有的则是为了赞扬扶助弱者的优良品德,歌颂善良战胜邪恶,纯真的爱战胜自私、冷酷和残暴。前呼后应的情节同独立成章的故事相结合是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一书以尼尔斯从人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又从小人儿重又变成人为主线的故事中间穿插了许多独立成篇的故事、童话和传说,使得各章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连贯。拉格洛夫十分擅长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 为了使少年儿童能够看得懂、记得住,真正掌握知识,她基本上是用平铺直叙和素笔白描的写法,文字也很朴素,对景物除了必要的几句交代和叙述之外,一般不作重笔浓彩、长篇大论的描写。

这个故事鼓励少年儿童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旺盛的求知欲,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个故事能让少年儿童的心灵变得*纯洁、*善良。同时,小读者从尼尔斯的漫游中也饱览了瑞典的锦绣河山,学习瑞典的地理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也了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动物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