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50
折扣购买: 思想光谱(印象阅读)
ISBN: 9787534762727
西闪,独立作家、学者、评论家。1970年代生于万州,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著有随笔集《思想光谱》等。作品常发表于《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等报刊。
人的问题 毫无疑问,回答“人是什么”是哲学的首要任务。自古以来,“认识你 自己”的内心呼唤不*如缕,可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至今得不到一个不具 争议的解答。相反,莫衷一是的答案倒有千万个。狡黠的哲学家宣称“人 是什么”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企图用魔术般的方法将其化为乌有,从 而使人类不再为之困扰。他们的努力往往卓有成效,可是总在某些关键 时刻功亏一篑——当一场8级地震夺走数万无辜者的生命,这个问题又 从每一个痛苦的心灵中浮现出来:人,究竟算什么? 人当然不是蝼蚁,也非刍狗。问题在于,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人不是 什么”的理由,却还是无法直接得出一个肯定答案。情感、记忆、经验、理 性,我们使用各种方法企图逼近真相的核心,但就像卡西尔(E. Cassirer, 1874—1945)所说:“即使我们成功地收集并联结了一切材料,我们所能得 到的仍然不过是关于人类本性的一幅**残缺不全的画面,一具无头短 肢的躯干而已。” 于是有人说,可能是揭示答案的方法出了问题。长久以来,人类引以 为傲的理性在许多方面高歌猛进,唯独在认识自我这一关键问题上疲态 尽露。可以说,当代的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一系列以人为研 究对象的学说,都是在失败的前提下开展的工作。人,既是这些学问的阿 基米德支点,又是阿喀琉斯之踵。或许就如维柯(G. B. Vico,1668— 1744)所言:“人只能了解自己的创造物”,人在数学、几何、物理等范畴 里游刃有余,那是因为这些领域的理论和规则乃人所创造所规定。而人 之为人,却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识你自 己”就不再是什么智者的箴言,而是人类狂傲的乱语。 中国式的“天人合一”与古希腊斯多葛派的想法颇多吻合。他们都 认为,天道与人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实为一体。只要以心灵去体察 天道,人与宇宙便可共处于平衡**之中。尽管**不认为人能体察天 道,“上帝的意志正在于隐藏其自身”,袍随心所欲地施与,随心所欲地拒 *,随心所欲地奖赏,但大多数**仍不言而喻地承认宇宙存在一个有等 级的秩序,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处于*高的和中心的地位——人是宇宙的 目的。可惜的是,如果说在“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上,理性的成败还多有 反复,那么这一“宇宙一人”的神学构架早在16世纪就崩塌了——人类 在寻找自身答案的同时也淘空了人作为宇宙秩序中心的权利基础。宇宙 不过是一个浩大无垠的沉默空间,它没有目的,也没有意义。正如帕斯卡 尔所说:“这无限宇宙的永恒沉默使我感到惊恐。” 孤独地身处这广袤无边的宇宙,怀疑与惊恐曾经一度占据人类的心 灵,但很快人类意识到,为这空洞的世界赋予意义,可能是迈向人类自我 解放的决定性的一步。伊甸园是回不去了,人类行走于危机四伏的道路 之上,未来迄今没有展示它的真实面容。也许,即在这一刻,“人是什么” 的问题发生了悄然的转换,被“如何成为人”的问题所取代——人并不具 备恒定的本性,人尚未完成,似乎也永难完成。诚如加塞特(J. O. Y. Gas- set,1883—1955)所说:“人根本没有本性,他所有的只有历史。”我要补 充 的是,还有希望。 再没有什么比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能凸显人类的处境了。那些深 切的哀痛、无奈的抉择,孤独与*望,所有人类的脆弱情感都不再可能寻 找*为恒定、**与宏大的依靠,都不得不从人类自身获取慰藉和力量。 自由、平等、幸福、尊严,在毫无意义的宇宙面前都仅具有相对的意义,但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认识到价值的相对丝毫无损于其神圣性。”它们是 人类自主的选择,因其稀少,弥足珍贵。 脚踏虚空,仍要迈步前行,这是理性的荒谬,却闪耀着人类**的光 辉。活着的人有责任为存在,也为死者赋予意义。“人是什么”或“如何 成为人”注定将继续困扰着每一个人,质疑着每一个答案。但是我想,只 要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只要每个答案都出自严肃,人类就不必过分担心世 界的虚无。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