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帷幕/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作者: (英)阿加莎·克里斯|译者:李杨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帷幕/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ISBN: 9787513317153

作者简介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最多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二日,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于英国牛津郡沃灵福德家中,被安葬于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八十五岁。

内容简介

我的朋友,难道我这封信的发信地址没有引起你 的好奇?它能唤起很多旧时的回忆吧?没错,我现在 就在斯泰尔斯。你知道吗?如今的斯泰尔斯庄园已经 变成所谓的“高级旅馆”了。老板是一位典型的英国 上校——他不仅是名校出身,还曾在印度任职。不过 实际的经营大权掌握在老板娘手里。她精于管理,不 过唇舌如剑,可怜的上校没少吃夫人的苦头。要换了 我可受不了! 我在报纸上看到他们发的广告,出于好奇决定回 来看看,毕竟这里是我初到英国之时的落脚之地。人 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是喜欢重温旧梦。 我在这儿遇到了一位绅士。这位准男爵是你女儿 的雇主的朋友。(这个说法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像法语 ?) 于是我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准男爵想邀请富兰克 林夫妇来此度夏,我想说服你也过来,这样我们就能 像家人一样团聚了。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所以啊 ,我亲爱的黑斯廷斯,赶快来吧。我让他们给你留了 一间有浴室的房间(你应该可以想象到,历史悠久的 斯泰尔斯庄园如今也现代化了),而且经过与勒特雷 尔上校夫人反复地讨价还价,她终于同意给我一个便 宜的价格。 富兰克林夫妇和你那漂亮的女儿朱迪斯前几天已 经到了。万事俱备,别磨蹭了。 再见。 你永远的 赫尔克里·波洛 听起来不错,于是我不假思索地遵从了我那位老 朋友的意愿。我没什么亲人,也没有固定住处。一个 儿子在海军服役,另一个已经结婚,在阿根廷经营牧 场。我的大女儿格蕾丝嫁给了一位军人,现居印度。 再有就是朱迪斯。我心里其实一直最喜欢她,不过我 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她。这孩子生性古怪,难以捉摸, 心里有什么事从不对别人说,这一点时常让我感到沮 丧。我妻子比我更懂她。她宽慰我说,朱迪斯性格本 就如此,倒不是因为她不信任我们。但我妻子有时也 会像我一样担心。她说朱迪斯的感情太强烈,太集中 ,而她本性中的内敛让她失去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 。她常常若有所思地陷入沉默,却又近乎顽固地坚持 己见。她的头脑比家里其他人都要好,因此当她提出 想上大学时,我们欣然同意。她一年前获得理科学士 学位,毕业后给一位研究热带疾病的医生当秘书。那 位医生的夫人似乎身体不佳。 我曾经疑心朱迪斯对工作如此投入是不是因为爱 上了她的雇主,但他们之间公事公办的关系让我打消 了这种忧虑。 我相信朱迪斯是爱我的,但她天生不是那种擅长 表达感情的人。她说我观念陈旧,太过感情用事,时 常对我报以不耐烦的冷嘲热讽。坦白地讲,我多少有 点儿害怕我的小女儿! 这时火车即将抵达斯泰尔斯圣玛丽车站,我也从 沉思中醒来。至少这座车站还没什么变化。分秒流逝 的时间似乎忘却了这里。它仍兀自矗立在田野中,与 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但当出租车穿过村镇的时候,我还是清楚地意识 到了时间的流逝。今天的斯泰尔斯圣玛丽与昔日完全 不同。加油站、电影院、两家旅店和几排镇政府修建 的简易房都是当初没有的。 转眼就到了斯泰尔斯庄园门口。这里似乎并未发 生太大变化。庭院跟我记忆中几乎一模一样,不过车 道保养不善,杂草长得老高。车拐了一个弯就看到了 宅子。房屋表面的结构和装饰并没有改变,不过油漆 已经退色很严重了。 这时,一位女士在花圃中弯腰劳作的身影映入我 的眼帘,一如多年前我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 一瞬间停止了跳动。待到那个人直起身向我走来,我 才哑然失笑。她跟那时精力充沛的伊芙琳·霍华德有 着天壤之别。 迎面向我走来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她满 头的白发浓密卷曲,两颊泛红。她的态度和蔼可亲— —老实讲,我觉得有点热情过度——但一双蓝色的眼 睛却显出极不相称的冷淡。 “这位是黑斯廷斯上尉吧?”她问道,“我满手 是泥,没法跟您握手。我们久闻您的大名,今天能见 到您实在太高兴了!我先向您做个自我介绍吧。我是 勒特雷尔夫人。我和我丈夫当初一时兴起买下了这座 庄园,之后就一直想着怎么靠它赚点儿钱花。我以前 从没想过我会开旅馆!不过我得有言在先,黑斯廷斯 上尉,我是个公事公办的人。我可一分钱都不会少收 你的。” 我们俩都笑了,就像刚刚听到了一个很好玩儿的 笑话,但是我心里觉得勒特雷尔太太说的完全不是玩 笑。在她和善老妇的面具下,我察觉到一丝强硬的态 度。 勒特雷尔太太说话偶尔会带点儿爱尔兰口音,但 其实她没有爱尔兰血统,只是装装样子。 我向勒特雷尔太太问起了我的朋友。 “啊,可怜的小波洛。他一直眼巴巴地盼着你来 呢。那种期盼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的。他身 体那么糟,我真为他难过。” 我们一起朝宅子走,她边走边摘掉园丁手套。 “还有您那位漂亮的女儿,”她接着说,“她多 可爱呀。我们都特别喜欢她。可是您知道,我是老派 人,我觉得像她那样一个漂亮的姑娘就应该跟小伙子 们出去聚会、跳舞,可现在她整天不是解剖兔子就是 弯腰盯着显微镜,真是太可惜了。要我说,那种活儿 就应该让那些土妞儿们干。” “朱迪斯现在在哪儿?”我问道,“她在这附近 吗?” 勒特雷尔太太做了一个孩子们所说的“鬼脸”。 P3-6